-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齐白石作品
主持人语
特邀主持:范美俊
近年国画作品按平尺论价已成趋势。画廊及拍卖图录上除标明作品详细尺寸外,往往还要特别注明约多少平尺。一些莫名其妙的“画家作品市场行情排行榜”也多以每平尺的价码排序,每平尺万元以上的画家比比皆是,还有类似股票价格的升降或持平的箭头指示与投资建议,而大部分的建议是:宜大量购入。书法作品也常常按平尺论价。油画近年来也有这种趋势。而一些当代艺术家动辄数十米甚至数公里的作品,那又该怎么算呢?
作为特殊的商品,国画作品的定价机制及计价方式可能要比土豆以重量计、快递以件数计要复杂些。画纸是二维平面的,无法如木材那样以立方计;像扯布那样以单位面积计价,看似合理,但真的就合理吗?
以平尺论价之弊端
汪新林
我是一个花鸟画创作者,多年来兢兢业业地搞创作。但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不免走向艺术市场,用作品换一些柴米油盐。据实而言,我非常不适应市场上以平尺论价的传统规矩。
国画以平尺论价是一个不成文的商业模式,这种规矩沿袭已有多年。应当说,用传统的计价观念来衡量绘画,考虑到它的不可再生性和市场交易的便易性,还是有必要的。但对于画家而言,却有着不小的弊端。
我自小热爱艺术,中国画在我心目中伟大至极。她历来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离开了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自身的修养来谈国画,都是舍本逐末的弯路。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画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表征,代表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立场,是中国文化的表率性载体。具体到画家创作的个别作品,好的创作都凝聚着创作者的主体情感和文化担当的自性表达。其价值衡量理应从绘画本体着手。显然,以平尺论价则把艺术品降低到商品范畴,将艺术品和商品画上了等号。
事实上,艺术品和商品画上等号与画家自身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与画家无限膨胀的欲望有关。众所周知,日新月异的社会早就进入了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生活的人,无法逃避也无法反抗消费意识的引导。而消费活动的展开,不是被动接纳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能动过程;消费的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物质产品,而且还包括一种符号化关系;消费活动也不仅是生物活动的基本消费,还包括文化层面的高级消费。它不仅满足了人们消费的欲望,而且还建构了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欲望。
正是这种欲望建构导致很多画家的创作滑向浮躁、盲目、急功近利的境地,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艺术敏感性和天赋的发挥。而以平尺论价使画家在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不自觉地陷入“赶订单”状态,出现批量生产的现象,而忽略了画面本身的气韵和品质。更有甚者,为追求更大利益,会把画尽量画大。而一些宣传者似乎也很会与画家合谋,把尺寸作为宣传点。
由此看来,在利益驱使下,一些经不住市场诱惑的画家,其作品的审美品质会很自然地下降。更何况,有些画家与批评家、商人乃至官员合谋,以取得利益最大化。加之当下美术批评缺失“整风”式运动,史学界也并没有责无旁贷地走在前面,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因此没能在公众中普及,这更使一些所谓的“画家”不自觉地放弃了美学追求,有意无意地把追求平尺价格的最大化作为作品价值的衡量器。如果说民众缺乏美术认知,以平尺论价尚可以解释;那么对于一个有担当的画家而言,这样的追求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在以平尺论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中国画创作也遭到了破坏。画家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应是自己的美学观及形制、构图等表达方式。而一些画家在创作之初便有意把作品放大,将本来用小幅就能完美表现的作品加工成大尺幅。于是,大而空、缺乏笔墨与内涵表现的“巨制”纷纷涌向市场,既扰乱了市场,也使画家自己离真正的创作越来越远。比如,在市场上就很难看到四尺三裁的作品,斗方倒是常见。实际上,斗方作品悬挂起来并不见得好看。另外,扇面、册页等形制的作品似乎也比以前少了。这种以放弃中国画美学品格为代价,退而强求出来的“大作”,很难说有多少艺术价值。
以平尺论价还有另一个弊端,即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市场的选择会有意无意地抛弃精品。中国画的艺术性并非体现在画幅大小上,以平尺论价必定削弱人们的精品意识。用一个固定的标尺人为地为所有艺术品画杠,而且所有画家不分水平高低都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平心而论,绘画作品有了市场,对画家是大好事,起码会让画家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但显然,艺术并不是为市场才存在的,它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那些一味求“大”的创作者也应明白:物质欲望的满足并不能完成自我灵魂的救赎,用钱去标榜艺术价值的人距真正的艺术相去万里。
而市场方面,也应形成一种新型定价机制:以绘画水平为标准,以画家自我评估为基础,作品的题材及精彩程度等因素起制约价格的主要作用,而不应受尺幅的羁绊。如此一来,无论对创作者还是对市场而言,都能形成更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