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康作品:《深山雨后》
孙长康作品:《春归太行》
孙长康作品:《杨柳岸晓风残月》
孙长康作品:《春江桃柳》
孙长康作品:《巫峡起航图》
孙长康作品:《流瀑红树图》
孙长康作品:《长白杉树林》
孙长康作品:《贡嘎十月》
天津美术网讯 “不求形似、不离形似、貌离神合、似非而是”,这是著名国画大家孙其峰先生从事绘画艺术80多年的感悟,而这句话对其长子孙长康的影响更为深远。如今年逾古稀的著名画家孙长康谈起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时,他说了如下这番话: “对于绘画技艺,我没有师从父亲,我深受其影响的是父亲的精神、父亲的勤奋、父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对父 亲艺术感悟的另一种诠释。”
在中国山水画家中,孙长康的画以其散锋、泼写的独特技法卓然成家,气势雄阔、生动飘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父亲的画重文,他总说一个人积淀的文化底蕴越厚重,呈现在画纸上的意境、内涵就越丰富,讲究‘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父亲的艺术修养、人格修养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孙长康谈起父亲,语气中无不透着崇敬。他说,这种崇敬 更多的是父亲为人为艺彰显出的风范:低调谦逊、胸怀宽广,这对他对家人影响极大,对世人而言也是学习的榜样。
从小并不想生活在父亲光环之下的孙长康,在绘画技艺上没有学习父亲擅长的花鸟画,而是选择了山水画作为主攻 方向,一心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初期他拜天津市北宗山水名家黄士俊为师,后受业于天津著名山水画家孙克纲、赵松 涛。在学艺期间,他临遍石涛、梅清等大师的作品,又反复研摹了近代山水画大师傅抱石、黄宾虹先生的精品之作,得 其精髓。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画进入了潇洒自如的艺术佳境,画山山动,画云云飞。
庄子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说。庄子崇尚自然,赞颂自然,认为人与自然相融合,才能达到美的极致,庄子的 理论便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理论的奠基石。孙长康先生山水画创作离不开这一理论,他的山水画即表达自然的博大雄伟, 也表达自己对山川江河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孙长康每年坚持数次“写生”,如他所言,只要走得动,画家就应坚持写生 。因此他从不放弃任何与自然交流的机会。学生们每次跟他去写生都觉得很累,因他再高的山也要上,身体累了,就让 学生搀扶也要攀登到山顶。站在顶峰,他无比享受群山峻岭之秀美,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感悟群山大 川之后,孙长康总是静心来思考,每幅作品都有新的情感。作品不仅有峰岭交错,重峦叠嶂,群山起舞,林木覆盖,流 云穿行,瀑布垂挂。他还运用丰富的笔墨技法,糅入了意境情趣,顿时呈现出山川自然的博大气象,生机盎然,将自然 山川的灵魂和绘画者的思想真趣“天人合一”。
在孙长康看来,多亲近自然是画山水画的优势,真正的老师就是大自然。西洋画的写生,一座房子,后面是树,画 完之后,把写生的作品拿来跟实际的景物作比对,画面和实景必须八九不离十,但这不是中国人说的写生。中国古人有 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要走到自然里写生,可能也在现场画,但是不能画得跟自然景物一模一样,画家 得回来思考自己看完以后的感受,然后再画出来,这才叫中国画的写生。写生应该贯穿山水画家的一生,不能说我20多 岁写生,到了30多岁我就不写生了,无论到了多大岁数,都得写生。按照自然规律,人的身体是一个不断走向衰老的过 程,如果到了80多岁都爬不动了,还非要到黄山写生,就有点勉为其难了。这就是孙长康——他有士者之风,于人于事 豪爽淳朴,胸怀坦荡,于书于画,执著真诚,宁心静气。他以传统东方哲学为画理,以传统与创新为一体的笔墨艺术语 言,成就了其气势豪迈,意境深远的画风。他笔下的山川,蕴含着无限激情与生机,是他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力和丰富的 精神结合的产物。 (记者 东云)
孙长康简介:
1940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天津市津门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山水画高研班导师及高级美术师。孙长康幼承家学,得其父孙其峰先生尽心指教。于书法绘画日课不辍,恳恳矻矻数十年如一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众家之长,于山水之作形成了散锋、泼写、厚重浑苍、气韵生动的特点,卓然成家,为时所重。其山水之艺初拜天津市北宗山水名家黄士俊为师,后受业于天津著名山水画家赵松涛、孙克纲先生,遍临石涛、石溪、梅清大师的作品以奠其基,兼研龚贤,以及近代山水大师傅抱石、黄宾虹诸先生深得其神韵。孙长康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得艺界人士好评。中央电视台、《中国书画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电视台曾专题介绍其艺术成就。作品先后为中南海、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站等文物收藏单位所宝爱,并入选《当代中国画精品选》《中国画名家小品集》《津门名家作品选》等多种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