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2016年6月,刘国胜(中)与马寒松、史振岭在画展上。
段守虹
画家创作大抵都有一个分期,三五年或六七年,或躲入深山或藏于画室,以寂寞为甘醇,辛勤执着于水墨蒙化数载,心性精诚所在,世人方可读出其面貌稍许变化,可谓追寻艺理真谛之难难于蜀道行。
画家刘国胜十多年前拜书法家尹连城先生习字,颇有心得。然而,他一直以来也对大写意国画情有独钟,得华非和刘荫祥二位先生的悉心指点,多年来尽管事务缠身,不得全身投入,也不曾放下笔墨之好。刘国胜总不忘师恩,志学之年跟随马翰章先生学习绘画,得到很大的激励,打下很好的艺术表现基础。成年之后又得忘年交师友的精心点拨指导,他转益多师,求教于多位前辈大家,悉心体会教导,都被他时时提起。
说及多年前所画作品,刘国胜认为可归为以气势胜的作品吧,这样的自我评价,应该说很中肯。他有一付自撰的对联,“观大势,不必拘细节。抒胸怀,倾力写性情。”看看他画的众多鳜鱼,是殚思竭虑地思考帮助了他免于形式的僵化,多年来没有离开文笔也成为他很好的积淀,这一点难能可贵。刘国胜曾写深秋疏竹,笔意纷披,多用渴笔写之,气可扛鼎,并做题跋:吾观秋后诸叶落,大写残竹傲风霜。以此来写出内心情怀,颇有士大夫风度。
这次画展中,他的鳜鱼画有了更大的变化,从构图的形式感上,双鱼或群鱼经营及运笔墨色的使用上,更加地讲究。画家常常读八大的画,细究古人在画面上如何用简约的方式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他很得意自己在四尺整纸上画的两条鱼,位置经营得当,用笔豪放用墨也酣畅,确有夺人效果。为此而赋诗云:绝非老夫惜笔墨,两鱼已觉满纸春。另外画家刘国胜在本次画展中也对河豚有着很精心的描绘,他参考搜集了不少有关河豚的绘画和图片资料,打造了自己的河豚形象,在笔墨的处理上也是松紧有度。笔墨已经不是他旨在塑造鱼的形象,更多是以舒展笔墨的性灵为尚,这一点看似容易,其实做到很是不易,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没有先前对鱼烂熟于心的刻画,何来今日此“鱼”的神完气足,鱼者,“余”也。他画有许多种鱼,鲤鱼、鲶鱼、金鱼等等,从中也可以看到他艺术表现功力的纯熟。画家刘国胜作为一位文人画家,不啻也是以画鱼自况,遨游在博大精深的艺术汪洋中。
画家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的,一类是才子型的,水墨像是灌注了魔气,点点戳戳,洋洋洒洒,可比喻为撒豆成兵,诡谲鲜活。另一类是苦学型的,学养深厚,数十年砥砺磨练,三更灯火五更鸡,渐入佳境,成绩斐然。本文认为画家刘国胜属于后一种类型,更近于传统文人绘画的类型,含蓄、简拙、平和、清奇,读来很有回味。
实在地说,一幅画作摆在那里,观众喜欢不喜欢,随意的很。对于作者来说,真是甘苦自知。绘画中表现老藤的画作不在少数,特别是在大写意的作品中,紫藤就是绘画的常用题材之一。有花有叶,藤身拧转恣意也适宜笔意的表现。然而画家刘国胜在一幅作品中画了一截枯藤和鸟儿,这不是惯常的思维方式。有一句成语是“无出其右”,不时地使用一下逆向思维,要“出其右”,应该说也是打破现有思维模式,寻求灵感新意的好方式。文人不循前迹行,试为自家开新风。刘国胜近一段时间的作品,却有此等意蕴。
画家刘国胜的绘画趣味仍在探索之中,这是艺术家的天性所在。
段守虹 2016.6.3
刘国胜作品:《杏花河豚入诗篇》
刘国胜作品:《四条屏》
刘国胜作品:《桃花游水鳜鱼肥》
刘国胜作品:《九鳜呈祥》
刘国胜作品:《以和为贵》
刘国胜作品:《鳜鱼》
刘国胜作品:《喜从天降》
刘国胜作品:《鱼戏图》
刘国胜作品:《祈丰年》
刘国胜作品:《金玉满堂》
刘国胜作品:《九月》
刘国胜作品:《竹林飞雀》
刘国胜作品:《三鲜图》
刘国胜作品:《清趣》
刘国胜作品:《富贵有余》
刘国胜作品:《得闲赏鱼》
刘国胜作品:《相濡以沫》
刘国胜作品:《虾蟹图》
刘国胜作品:《傲风霜》
刘国胜作品:《飞雀盼春》
刘国胜书法作品
刘国胜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