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高凤楼》。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高凤楼》。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高凤楼》。
天津美术网讯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高凤楼》卷近日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天津著名书画家高凤楼,字雨侯,号蛰斋,又号点石斋主,1955年生人。现任天津南开画院副院长,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印社理事。他自幼酷爱书法及绘画,受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吴玉如先生精心指教,画虎师从著名画家慕凌飞先生,花鸟授业于孙其峰、萧朗、梁崎等诸家。他笔下的花、鸟、禽、兽,或灵巧温顺、含情脉脉,或威风凛凛,充满生气,画面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表现手法上,他力求笔墨润秀,情趣盎然,特别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搭配,达到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效果。出版有《高凤楼画集》、《高凤楼金石书画精选》。
高凤楼近影。
落笔草木深——写在《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高凤楼》卷出版之际
文/非白
草木繁盛来自荒野,老藤坚韧来自岁月。对于高凤楼来说,六十年人生浮沉入草木,五十年书画质朴入性情。一步步走来,他像位现实而拙朴的老农勤于耕种,又像位勇攀高峰的行者跋涉其中。画如其人,每一笔都是世态人情,每一画都是自然流露;人如其画,每一撇都力透纸背,每一捺都栩栩如生。落笔生根处,人间烟火多于明月清风。
熟悉高凤楼的人都知道,他走上书画这条路,源于幼时的喜爱。如果说他的书画分为四个阶段,那么第一个阶段就是书法篆刻阶段。从7岁写毛笔字临《九成宫碑》,到青年时一横一竖推敲琢磨,楷行隶篆处处用心,摸索出自己的笔意。笔者个人比较推崇他的隶篆,简洁、安静、磅礴、大气,有宁静的力量。篇幅小的,则一字如一动作、一情绪、一顿挫;篇幅大的,就重整体布局,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巨幅书法拉出来就是一列整肃的军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李白的《将进酒》,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隶篆往往一气呵成,如刀砍斧刻,熠熠生辉。
岂不知,在这些笔力的背后,由于功底深厚,把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书法,形成了富有金石味道的书法作品,篆书笔力老辣醇厚,气势雄健。他在写小篆的时候,为了布局美一些,参考了一些大篆的笔法。笔贵有力,力贵有势,这势便是字的精神所在。正如高凤楼的恩师吴玉如老先生(号愚叟)所说:“学问之道在于自家用心,心专则可至,完全在于信不分神耳。”七分的学问,三分的书画,说到底再高超的技艺,还是需要有文化底蕴的,那是精神所在、境界所在。
第二个阶段是高凤楼的早期绘画作品,这与他五年多的知青生活是分不开的。他的根来源于下乡的生活,来源于辽阔平原的村民百姓,来自泥土的味道,来自画中的每棵草木。凭着惊人的勤奋和对绘画超乎常人的执着,从未受过专业美术院校培训的高凤楼,以个人的视角和对生活的感悟、凝练,逐渐创作出《玉米地》《金秋情趣》《满地金黄》《育雏》《跪乳》等具有农耕之趣的作品。他画农令时节的周遭景物,既透着乡土野趣中的生机盎然,又透着浓郁粗放中的奔波劳顿。
这时候的农村生活体验,给了他《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挥洒自如,也给了他率意点染而显得色彩艳丽的《富贵牡丹》。他常常运用跳色来调色,画风稳健又华美,亲切又熟悉,特别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他笔下的花、鸟、松、鹤等,或灵巧温情,或调皮乖张,画面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表现手法上,他力求笔墨润秀,注重情趣,意中有实,实中有意,达到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效果。
第三个阶段是在他经历了农民、工人、木匠、画家、商人这些角色转换之后,孕养了他心怀恩义,一腔热血,虎啸山林的豪情,他即便不作画,也必定是仗剑天涯的热血男儿。
作画让他乐在其中,他常常把自己想象成山水中人,如果身在此山中,面前的景色该是怎么个模样?虎啸山鸣那百兽之王的威猛和山林的回应,一呼百应的气势又是怎样?很快,他的笔下就出现了以虎喻人,形象生动的《十二金钗虎》,用时四年创作了长达24.6米,收录108只虎的《百虎图》长卷,既有猛虎下山,又有群雄争霸、独虎称雄……或坐或卧,或立或行,形态各异,气韵生动。通过画面,可以感到他笔墨挥洒静气内敛,勾勒晕染恰到好处,线条流畅而不涩,造型准确而有骨,其构思之独特,意境之深远,笔墨之生动,看似漫不经心的偶得,实际却是画家多年的艺术修养所致。
拿《虎啸山鸣》来说,就是画家和朋友们一起到昆嵛山探访的偶得。当大家登到峰顶,肆意呐喊的回声响彻山谷的时候,一下子激活了他的灵感,他仿佛见到了猛虎长啸后的泉鸣应天,回到画室瞬间便画出了《虎啸山鸣》。从画虎那一刻开始,虎就是他,他就是虎。画就画别人达不到的极致,走就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攀就攀别人上不了的峰顶。“不畏山陡峭,勇者可登天”应该是他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的真实写照。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凤楼绘画的笔法有了亘古的幽远,有了落笔草木深的浑厚,有了笔性墨情的淡然,有了在纸上活起来的境界,也就进入了第四阶段的青绿山水。
绘画中,他或白描,或点染,逐渐追求意境的揭示与追问。墨色的《山居益寿图》清冷绵延、淡泊幽远,好似“天凉好个秋”的处变不惊,又似负手苍山的云淡风轻。四条屏上讲究用色,取传统青绿山水之精华,在用笔及用色上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的风格。一幅幅“秋光美景为君开,绿水青山入卷来”的《无际江山》,或层峦叠嶂,或泉水叮咚,或旭日高升,或放钓抚琴,一派“春山春水起春风,天地山川已共融”的景致韵律。大青绿山水灿烂明艳,小青绿山水温润俊秀。整体布局紧凑,层叠错落,追求和谐有致,而不是磅礴变化。
从模糊到清晰,从青涩到圆润,中年以后,高凤楼澎湃激情的技艺,渐渐成为智慧哲思学养。有一种放笔的真意,透着时光的肌理,凝重、深邃、空旷,不论来去。画中敛去锋芒,有虚静的中和之美,又用宁静素雅大方的实来衬托。不浓艳也不轻傲,不奇古怪诞,却也俊逸灵秀,有可共享的美感。
而最值一提的是,高凤楼在绘画的点睛题跋上另辟蹊径,以旧体诗创新定位,体现画的来历和传统哲学意蕴,文字贴切生活,诗词也与时俱进,题款不连笔,突出服务大众的艺术,有自己的吸引力,容易让人心生欢喜。他常说,内心的东西要用画表达出来,创作一幅画,题上一首诗,赋予作品一种灵魂。让欣赏者能与画家产生一种共鸣,从而了解画家创作的本意,提高作品的魅力。
《中秋邀月》中这样写道:“明月中秋挂碧霄,皎洁玉色更娇娆。”在印章组成的《百寿图》中题诗:“百行德为本,寿者有吉祥。”更有《虎啸山鸣》的七绝:“抖擞虎威生正气,一声长啸众山鸣。”墨色山水中的题诗:“平时最爱画丹青,胸有山川笔不停。每日案前勤点染,三山五岳任吾行。”青绿山水中的题诗:“眼中景似翠仙来,云过青山晓雾开。”或祈福或祝寿,或锵行或隐逸,悄然百变,通俗易懂。画出诗意,诗入画中,内容与形式及位置与作品密切配合。书、画、题跋、印章之间互相联系,相映成辉,成为统一的整体。
高凤楼能诗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解鉴赏。他所创作出的书画艺术以创所未见和所见所闻来共同体现笔性、纸性、心性的合一,低下来,弱下来,是理解了的混沌,收敛了的包容,虚实相生,是有生命力量的,向内心寻找深度,向现实寻找广度,淡化匠心又贴近实际。
书是心的画,画是心的书。本册已是他的第三本画集,既凝聚了书画的精华所在,也是对人生一甲子最好的纪念。只见落笔处,如草木已深,一生入画,一画便是一生。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作品。
高凤楼与他的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