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画家杨德树做客天津美术网。
杨德树,1939年生,天津蓟县人。1960年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现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杨德树主攻工笔重彩人物画及书法、篆刻。自上世纪60年代初始,他一直从事中国人物画的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和时代面貌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天津美术学院工笔人物画教学的奠基人。其带领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教育与创作团队共同实践完成关于“当代中国画人物画的时代(发展与转型)风貌”的重要课题;至上世纪90年代初,以写实主义为特征的崭新工笔人物画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与肯誉。天津美术学院培养出的一批卓有成就的中青年中国画人物画家多出自杨德树门下。
1979至1981年,杨德树三次组织并指导古代经典壁画的临摹工程,首次完成了对甘肃敦煌、山西永乐宫、天津蓟县独乐寺等诸多古典壁画群中精彩画面的大量临摹,填补了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市乃至国内多项历史文物资料的空白。这些临本被收藏于天津美术学院和天津市文物局,至今仍在天津美术学院的人物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至本世纪初,杨德树在教学和研究中还陆续完成了多部古典工笔重彩人物卷轴画的临摹。这些摹本成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教学体系中重要的教材临本。同时,他还兼及书法、篆刻创作与教学工作,并长于写意花鸟画。
杨德树重视生活、勤于实践,绘画多取材民间农牧及民族风情和古典人文史话。他把灵动的线条和洋溢着情感的色彩统一成诗的意境,使画面极富感染力。其《摇篮》《启蒙》《江音》《涌绿》《天山白鸽》《热风》《心弦》《特使西行》《贵妃遗韵》《澜沧江畔》《朝阳图》等大量作品曾在国内外展出并被收藏。他善于总结,勤于著述和创作,出版有《中国工笔人物画画法图集》《中国工笔仕女画画法图集》《中国古代人物画线描集》《杨德树人物画作品集》《中国古典工笔人物画临摹教程》《杨德树丹顶鹤画法》《杨德树篆刻集》《中国近代名家画集—杨德树》《大匠之园—杨德树艺术作品集》等多种技法图集和作品集。
左起:刘学峰、张岩、晏平、杨德树、李耀春、李津在“长征路写生展”现场。
杨德树的教学与创作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 坚持立足生活,用心创作,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二、坚持打好传统绘画基础(包括传统理念及画理与技法),弘扬时代精神(发展创造),发挥个性风格(流派纷呈)的研究和创作方式。
三、改变“门户教学”,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四、在当代写实主义取得辉煌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寻踪写意”的艺术理念和教育思想,并以此面向中国人物画未来的更大辉煌。
杨德树与王春涛、纪荣耀、任庆明、杨葵、尤金、李勇等在“长征路写生展”现场。
铭记——我的1976年重走长征路
杨德树
40年前,1976年10月,我和我的同事、学生一行四人,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重走长征路。我们从陕西延安的宝塔山启程,踏过崇山峻岭、皑皑雪山,越过险关隘路和一望无际的草地,穿过腊子口、白龙江、大渡河、金沙江、遵义城,经南昌往赣南,到达红色根据地瑞金。此行历时4个月,每日一画,几日一点,置身其中,领略当年红军将士们跋涉万水千山,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英雄气概。穿越时空的万千思绪,使我们体会到他们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守信仰的乐观主义情怀。时光匆匆,已走过两个40年。值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欣然捧出这批尘封的写生旧作,抚今追昔,浮想联翩。望能借景喻情,邀您共同追忆和纪念先人曾经的岁月……
杨德树、李耀春、杨建国、刘学峰、杨宏宇在“长征路写生展”现场。
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和精神力量
——观杨德树长征路写生作品有感
□江丽红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德树重走长征路写生展于10月22日在天津图书大厦美术馆开幕。
为弘扬、践行长征精神,1976年10月,杨德树教授从陕西延安的宝塔山启程,沿着红军长征走过的足迹,历时4个月,到达瑞金红色根据地。他一路跋涉,一面领略当年红军将士们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体会他们在极端艰苦环境下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一面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40年过去了,杨德树教授已从风华正茂走向两鬓霜华。在即将迎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他捧出珍藏了40年的写生旧作,感慨万千。当年崇敬的心情、涌动的灵感,已和长征精神定格在这些值得纪念的瞬间里,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和精神力量……
杨德树教授多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卓有成果,培养出了何家英、刘泉义等一批当代杰出画家。他书、画、印兼擅,尤以人物画见长。他的绘画题材广泛,技法纯熟:既有散发着古典气息的历史人物,也有洋溢着欢快气氛的当代生活;或工笔重彩,或水墨氤氲。在今年策划召开天津市人物画发展研讨会和筹备成立天津市美协人物画专委会前夕,我和何东社长几次拜访杨教授,聆听他介绍早年天津美术学院的教学情况、天津人物画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教学思想、从艺理念。他为人谦和,谈吐儒雅,不矜功自傲,不高标自许,平和谈吐中透着对艺术的赤诚与执着。他向我们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场临摹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的往事,那份刻苦与勤奋已让我折服不已。如今,他又捧出一段更为令人震撼的经历,让我深感成就艺术经典之不易和老一辈艺术家爱国情怀之浓烈、深沉。杨教授这次展出的40件写生作品分人物写生和山水写生两部分。他用饱含深情的画笔追溯当年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也写下了新时代人物、山川的新面貌。线条里、色彩中,深蕴的是画家对历史的敬意、对艺术的虔诚。
这里暂不对杨德树教授在长征路写生中的艺术探索做更多的评论,我推重的是这次写生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榜样力量。愿年轻艺术家如老一辈一样,多一些对社会、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多一些对艺术理想和事业的忠诚,多一些历练,多一份担当……
长征足迹
天险腊子口
金沙江边无尽宝
长征草地变新颜
遵义人民庆胜利
金沙江畔大庆花
腊子口民兵包谷工同志
大凉山彝家写生
腊子口女民兵包西加同志
彝族民兵鸠提古同志
什尔木呷同志
兰尖铁矿
稻熟千顷南泥湾
岷山脚下白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