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杜明岑山水画新作:《丝路胡杨骆驼声》(5.5米x2米)
天津美术网讯 为了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两周年,为了贯彻宣传党中央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我市82岁高龄的著名画家杜明岑经过长时间构思,用一个月的时间创作的以表现“丝绸之路风韵,大营商旅风云”为主题的丈六匹(5.5米*2米)山水画巨制《丝路胡杨驼铃声》日前收笔。
这是近年来杜老先生继30米长卷《赶大营风云录》、8米长卷《西域商旅图》、单幅画《津商百艺进疆图》、组画《赶大营》(合作)之后,又一件同题材的内容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作为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完成如此巨制,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体力,可以说是个奇迹。
本网小编近日来到杜老先生临时借用的某部队的近200平米“大画室”,一幅从南墙到北墙悬挂的大型山水画迎面扑来,画幅气势磅礴,气势恢宏,充满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宏篇巨制映入眼帘:犹如身临其境步入戈壁沙滩胡杨林,画幅中间一棵被称“胡杨王”的胡杨树,粗壮的树干,龟裂的树皮,弯曲而挺拔的枝条,金色灿烂茂密的树冠,乃至远处和深处死而不倒的胡杨,倒而不朽的胡杨,枯木逢春展新枝的胡杨等,显示了活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抗干旱、抗盐碱、抗风雪的英雄本色,并成为西北边陲塔克拉玛干的一道风景线。而画作的主题则是在画幅右下部一组骆驼队,领头的骆驼上乘坐一人,一只猎狗伴随骆驼队而行 这是画作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当年“八千路云和月,三千货郎满天山”的真实写照,也是当年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曾带领千头骆驼满载内地商品百艺进疆,行走大沙漠中的缩影和艺术再现。
作者没有选择大峡谷、火焰山、千佛洞、魔鬼城作为背景,而选择了胡杨树,意图十分明显,因为胡杨树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古代的骆驼客,近代的大营客靠的均是胡杨精神。
在艺术处理上杜老也独具匠心:占画幅面积很大的胡杨树与占面积很小的骆驼队;金色灿烂的树冠暖色调与重墨黑色为主的骆驼队的冷色调;以焦墨为主表现的“胡杨王”与以浅绛白描为主表现的背景深处的胡杨;宏观场面的气势与微观细部的刻画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就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据了解,杜老近十年中多次创作丝路津商赶大营题材的作品是有其原因的。杜老曾多次讲过:这一历史事件宣传不够,至今还鲜为人知。他说天津商帮赶大营有三大功劳:一是杨柳青人背井离乡,跟随左宗棠十二万大军,负责后勤供给,征战十余年,打败军事头目为首的叛军,在收复占国土六分之一的新疆中立下汗马功劳;二是百艺进疆为内地与边疆架起了一座商贸桥梁,促进了西北地区和新疆的经济繁荣,创造了近代商业史奇迹;三是自发大移民,建立了津疆友谊,促进了民族团结。而更大功绩大营客入疆路线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线,而是将古丝绸之路延伸至渤海之滨。
据他身边的几位助手介绍:杜老的创作态度十分感人,他画胡杨小样若干幅,他为画好骆驼,画了近20张单图,为了一只猎狗画了10多张不同动态。在创作中,近一个月吃住均在部队,每天工作7、8个小时,时而登高,时而伏案,时而坐地,时而蹲下,时而跪下,时而沉思,时而挥毫。因为年事已高,经常头晕,但从不间歇。我们都担心他老的身体,他却十分乐观,经常为我们讲笑话。完成作品后,他告诉本网,虽然创作遇到很多困难,但还是比较顺利,因为我曾在近年八次赴西北、四次进新疆、三次入胡杨林,手中占有大量素材,有强烈的创作冲动。
“我所以热衷于主题性的创作,是因为几十年秉承一个理念:为历史树碑,为人民立传,为江山写照,为时代放歌”杜明岑说。 (张晶)
老画家杜明岑向慕名前来观赏画作的客人讲解《丝路胡杨骆驼声》。
老画家杜明岑向慕名前来观赏画作的客人讲解《丝路胡杨骆驼声》。
杜明岑与爱新觉罗·毓珣、李萼群、邴玉林、唐仕昌等在《丝路胡杨骆驼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