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石峰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于2016年12月8-13号在安徽泾县楷胜美术馆举办。
用山高水长”来概括中国山水画史,我以为是最恰当不过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上,在中国山水画领域大师名家辈出,远有五代宋元的荆关董巨、李成郭熙、大痴黄鹤等诸家构建了传统山水的古典风范,近有宾虹抱石、可染俨少等上下求索承古开今,重建了近当代山水画的时代精神。对于当代山水画家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国逢盛世,江山万里,盛世繁华为中国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无限生机。
石峰是国家博物馆为充实当代书画的研究与创作力量,首批调入的著名青年画家。这几年,我一直关注他的学术研究与创作。可以看出,经过在国博几年的锤炼,他的山水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高度,画得更加自信,绘画语言也更加纯熟精到。石峰重视绘画实践,也重视传统研究,在耕耘笔墨之余,又一头扎进了国博的经典宝库,开展了“山高水长”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课题研究。
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认为山水画的核心精要在于“以神法道”,道是自然之理,神是我心之思,山川的厚重实际上是画者的厚重,山川的雄浑是画者的胸襟。对于一个当代画家而言,能走的多远,不是看你走了多少路看了多少名山大川,而是关乎你的思考你的修养和胸襟。近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在废画三千之后曾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石峰在打进去和打出来之间,逐步找到了一个平衡,一方面他重视对古代山水画艺术的梳理与研究,面对经典孜孜以求,深入系统地研究历代经典作品的风格、语言以及笔墨法式;另一方面,石峰又重视笔墨的时代转换,师古出新,创作出了一大批既有传统精神又富时代气象的山水佳作,真正践行了吕章申馆长对于国家博物馆在新时期“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定位。
山水画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哲学的观照,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心物交融”的意境。当代的山水画不仅承载了传统人文思想,还需承载当代的“中国精神”,体现当代中国的广博、厚重、雄阔的盛世雄风。中国美协在近几年积极地组织优秀的艺术家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要求艺术家融入自然融入时代,真正地“沉下来”,梳理传统,用心关照时代和自然,实际上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
石峰山水师从龙瑞,承接宾老、可染衣钵,又远追荆关董巨、大痴黄鹤等先贤,得悟五代宋元山水画的精髓,重视笔墨传统,皴擦点染合乎法度,用笔在敦重中兼有灵动,蕴涵着简远沉郁的风度。从时代的视野来看,他属于从传统出新的践行者,以一种文人的内省,在萧散逸迈的笔墨中,真正关照了中国当代山水画“厚重壮美、飘逸雄浑”的意象,既关注中国画从传统发展的脉络,又自觉于中国山水绘画的当代性,逐步形成了他“清朗疏俊、朴茂厚重”的风格。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石峰用山高水长来概括他的研究课题,我认为是很恰当的。唐代刘禹锡在《望赋》中说,“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诗人被贬远游,在山水的沉浸与陶冶之中,有一种豁达和宏阔。中国山水画是养心养气的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心灵悠游,拥有玄妙而精深的思想内核,“山高水长”实际上是自然之魂山水之势,石峰以此为题,赋予了山川一种人格的厚重。
关山苍苍,山高水长;云山茫茫,初心不惘。
(文/徐里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展览信息
学术主持 张桐瑀
策展人 季英伦
主办单位 中国画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创研中心 楷胜美术馆
地点 安徽泾县 楷胜美术馆
时间 2016年12月8-13号
协办单位 《收藏》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