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刘正恽,号宗明居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
简介:刘正恽,为人行事低调,少于交际应酬,勤于笔墨耕耘,擅长水墨人物及花鸟画,宗师法继承古风画意。1972年开始接触国画,先向中央美院教授姚有多老师求教,后拜入书画大师梁崎先生门下,其后又成为大书画家、鉴赏家许麟庐先生的入室弟子。多位名师的言传身教,让刘正恽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勤学苦练的习惯,颇有旧学大家风骨。
[天津美术网]:欢迎著名画家刘正恽先生来到天津美术网,做客我们的访谈节目。刘老师您好,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绘画的,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艺术道路的?
[刘正恽]:我主要从小就喜欢画画,一直主要画西画,画点素描,画点色彩什么的,1970年的时候,天津成立了一个业余美术培训班,在二宫,当时王学仲先生给我介绍进去的,我和王先生认识是因为以前搞展览的时候认识的王先生的弟子陶家元先生,后来通过他认识的王先生。当时那个学习班学习的人,现在都挺出色的,其中就有孙建平先生、搞民俗的蔡长奎先生等,我们那时候都20来岁,平时就在一起画画。文革后期的时候,天津有个管文艺这方面的领导提出了少画油画和西画,主要以国画和连环画为主,所以就想改画国画了,当时我们是西画班,旁边就是国画班,国画班当时是孙克纲孙先生在教,我们是人美的老师教西画,那时候主要画素描,当时教我们的杜老师真了不得,当时是文革后期,他就敢在当时请模特,然后我们画模特就从下午画到晚上,晚上在二宫的食堂里吃饭。那时候完全是自己内心特别喜欢绘画,因为我当时去二宫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这样天天坚持学习绘画,当时自习的心气还特别的高,想考中央美术学院,正好有个亲戚是中央歌剧院的,介绍我认识的姚有多老师,因为姚有多老师的爱人也是中央歌剧院的,当时姚有多老师住在北京火车站对过的春雨胡同里,后来我就经常拜访姚老师,慢慢地就熟悉了,后来姚老师挺喜欢我的,就给了我两本帖,还给我了几块同治时期的老墨,还教我怎么用。和老师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国画中的线非常的重要,因为都是拿线表现物体,说我必须得拜一个花鸟老师,后来我在天津的时候,1972年左右,我就给杨柳青画社画一些卷片和书签什么的,那时候改成国画了以后,有点基础了,可以有点收益了。当时杨柳清画社里面还有个姓曲的先生和我关系特别好,年纪稍微比我大一点,我就问他我拜哪位花鸟先生好,他向我推荐了梁崎先生,所以我最后拜的是梁崎,梁先生。梁先生当时住在西北角的房家胡同,我当时也在老城里住,先生的家离我也很近,我骑车5分钟就到老先生家里,学习上也比较方便,所以我也是经常去,当时76年时候吧,先生刚从石家庄回来,在天津名气也不是很大,只有圈内人知道老先生的作品不错。梁先生常教导我,笔墨是跟着审美的思考来的,审美的思考是跟着创造的意境,这个意境是跟着你心灵中产生的激情。笔墨很重要,笔墨是为了表现心灵深处的东西,才会舒展的更好,更有表现力。当时,梁老先生还给我画了不少作品,都是主动给我画的,算课徒稿吧,所以我收藏的老先生的作品也是比较多的。我每次去都给老师买点东西,搬点煤啥的,所以当时的感觉就和父子的关系差不多。我也经常看先生绘画,先生画画也比较多,所以慢慢我就耳濡目染了,当时有人找老先生画画,老先生还亲自指导我,当时那个纸是很厚的,三层夹宣,老先生就说,这个很难画,因为很容易纸就把墨吸走了,笔头的水份特别足,才能把所需要的效果画出来,我拜先生的时候先生正好是68岁,正式艺术高峰的时候,当时的笔墨是最好的时期,后来1986年的时候,梁老就半身不遂了。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