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画家潘晓鸥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潘晓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理事、陈少梅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国艺术学会副主席、《中国艺魂》杂志社副社长。
简介:潘晓鸥,涉足画坛40年,前20年以擅绘《百鹰图》《百龙图》《百鸽图》《百鸡图》等八部百字系列工笔长卷而驰名津门画坛,是本市绘画长卷最多的画家,荣获“津门实力派画家”美誉。后20年专门打造鱼画品牌,从民俗中发掘创作灵感,以“追梦路上”为主线,先后绘画“九如图”“跃渊腾云”“激流勇进”“清流姿荡漾”“水漫鱼知乐”等500余幅鱼画作品。素有“渔翁”之称的潘晓鸥,在画鱼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可称得上是画鱼专家和大师,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荣获国家和市级金奖,深受国内外知名人士及资深艺术收藏家的推崇。范曾、刘开渠、王学仲等多次为其画作、画集题辞。中国邮政公司将其作品印制连体邮资明信片向国内外发行。潘晓鸥潜心绘画,在艺术创作上孜孜以求,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灵动的诗思情采,善以诗人之眼观物,画作格调高雅、意境深邃,细腻传神,有超凡脱俗的真挚美感,用独具审美的艺术语言,诠释着对工笔国画的深刻理解。他的绘画作品涉猎广泛:山水、人物、翎毛、走兽、花鸟、重彩、淡彩、工笔、写意,在绘画种类上虽各有千秋,尤以擅绘“百字系列工笔长卷”和“画鱼”而享誉画坛。潘晓鸥是一位用心智创作的画家,他在多项系列题材的创作中,造型精妙,格调高雅,不仅体现了扎实的传统基本功,又吸收了大量的现代艺术营养。值得一提的是,具有时代气息的工笔长卷《百鸽图》获联合国教科文奖,该卷已由我国著名苏绣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建萍亲自带领40余名苏绣创作人员,历时两年6个月手制完成鸿幅苏绣《世纪和平―百鸽图》,并在天津文交所以3200万元高价成交。《百龙图》问世后,经紫砂之都宜兴九位工艺大师联合制成中国首例九连体紫砂壶,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由中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收藏。
著名画家潘晓鸥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像您山水、人物、翎毛、走兽、花鸟、重彩、淡彩、工笔、写意都有涉猎,这种孰重孰轻的关系是怎样的?
[潘晓鸥]:我觉得它们彼此是一种互补,但是也有相克的地方,但是得分你去怎么看,我想把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们就会相生而不会相克的,话在说回来,我的那个鱼的水草,就有点类似于小写意,但是它还不是,它还有一些工笔的味道,这个来讲就是相生的,这个写意能给画工笔的人注入一些灵感,注入一些激进的东西,但是工笔又给写意的人带来的,就比如有时候得意忘形了。还没了解透事物的存在,事物的造型能力不够强的时候,它可以帮助写意的人不要偏离轨迹,这就是彼此互补的关系,一个是具象的,一个超然的。
[天津美术网]:您对工笔国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我们谈一下您的看法吧。
[潘晓鸥]:我觉得我自己对于工笔国画也是一直在研习和学习,走着自己的路,我觉得工笔画很好,但是很容易画不好,就画到一种僵制的状态,显得拘谨不太活,现在我走的这条路就是打破这种工笔,让它还是那个字还是那个画,但是让它放得开,收的住,实处充实渐进,虚处施展空灵,我每张工笔画里都要有虚和实的东西,我不是全部都用工笔,让它们互补,相持。
潘晓鸥作品《兰竹图》
潘晓鸥作品《守望》
潘晓鸥作品《问春》
[天津美术网]:你特别擅长画“百”字系列的工笔长卷,当时是怎么接触到这种题材的,单独的想表现一种大的东西还是有其他寓意在其中?
[潘晓鸥]:我想这和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从小就喜欢干大的事,弄大的东西,比较喜欢尝试和冒险,很小的时候就用镊子去拼那种贝壳贝雕,也很不容易的,因为比较繁琐,那时候就彰显了我的一些小胆识,我就想从大处,难处锻炼自己,所以后来我就开始画我的长卷作品,也是我的第一个长卷作品《百鹰图》,《百鹰图》我用了大概3年6个月的时间画成的,后来又画了《百鸽图》、《百鲤图》、《百龙图》、《百猴图》、《百猪图》等等,我觉得这个长卷对我来讲,首先是一种锻炼,锻炼出来我敢画大画,你比如说写意画画大画一般都是采用大泼墨的手法,大色彩,大分量。我觉得还是相对容易表现一些,工笔要是画丈二或者丈八的大作品,首先来说不太容易表现出来,工笔这个东西讲究轻、雅、丽、淡,用大色彩大分量感觉不是特别舒服,所以来讲我觉得还是先练练长卷再画大画心里就比较有底了,首先就知道在线上要放,要使什么样的色,这张画有多大的分量,简单来说我觉得给你一个军队的人马让你来操练和给你一个游击队操练是不一样的,我想从大处难处入手,去锻炼自己,这其实是好事情,画大画其实也比较复杂,构层、设色、立意,最主要的其实是它从头到尾的一气贯通,长卷就跟一部长篇小说一样,有头有尾,连贯性比较好,其实他它还锻炼一个人的一个控制力,锻炼一个人的耐力,锻炼一个人的毅力。一部长卷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耐得住孤寂,在社会上不做一些跟风的事情,因为一旦创作起来,就是一年多,两年多的时间,它没有别的时间接触别的东西,一般我们画一幅小幅作品到时候,他有那么一段的时间画完了,就可以放松休息了,长卷就不是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绘画过程,首先要牵扯到一个人的精力,身体状况和控制力都需要非常好,这几年创作时间中,思绪要好,就跟写小说一样,不能半截断了,只要中断后,它的色彩、立意、它的好多东西都接不上了,内行人一看见就知道,所以你需要老保持在创作的那个状态,所以说有时候就比较累,我记得我画《百鹰图》的时候,用时三年零六个月,其中在第三年的时候赶上一个春节,过一个桥的时候,因为精神总是绷着的状态,骑车的时候躲着放鞭炮的小孩,就从车上掉下来了,就是这么紧张的精神状态,也非常的熬人,不过我觉得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一个锻炼自己的过程。
潘晓鸥作品
潘晓鸥作品
潘晓鸥作品
潘晓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