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百年湖社-天津湖社美术家作品集》
领略古法生新奇
——《百年湖社-天津湖社美术家作品集》后记
孙长康
天津湖社画会成立了,这是天津美术界的一件大事,是振兴津门画派的一件大事,是传承天津中国画优良传统的一件大事。
提到湖社,这是近代中国美术史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组织,是影响百年画坛、开创京津画派的一个重要组织,是汇聚大师、推动中国画继承传统有所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百年湖社,有过兴旺,有过消沉。兴旺之时,巨星云集,称得上占据中国传统绘画半壁江山;消沉之际,我们的前辈亦不妄自菲薄,仍然坚守中国画之精神、固守寂寞之道。斗转星移,无论兴旺与消沉,永远不会被时间和时俗所改变的是百年湖社“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艺术宗旨与追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经过近乎一个世纪的探索实践甚至斗争,中国画的前进方向越来越清晰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继承传统、固守本根;兼收并蓄、大胆创新。传统就是笔墨、就是古法,这就是中国画的根和魂。离开笔墨古法、丢掉根和魂来谈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倘真能缘木得鱼,这鱼定然不是水中之活鱼,也许是一盘天津罾蹦鲤鱼,也许是一盘法国鱼子酱,总之不能谈自然而为美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中国画历史上有过数次论争,先有南宗北宗之别,后有拟古与师造化之辩,再有中西体用之争。正因为有论争的存在,中国画才始终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南宗北宗之别造成了文人画的兴盛和院体画的势弱,最终导致了“四王”的拟古之风。拟古与师造化之辩诞生了以“四僧”为代表的一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伟大画家。在这里要着重说的是中西体用之争。在这次论争之中,一部分画家强调西化,否定中国画之传统,极力介绍西洋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一部分画家死守传统,对西洋艺术的介入极力反对,不敢接受新鲜事物。这次论争空前激烈,甚至发生了秦仲文、寿石工、李智超三教授罢教事件。这次论争影响深远,现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随之形成。在这样的体系下,理解中国画笔墨精神的人越来越少,懂得西洋绘画空间构图色彩透视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画究竟应当向何处去?“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湖社艺术宗旨给了我们答案。既不能泥于传统走不出来,也不能一切都是外国的好,要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合理吸收、勇猛精进。
“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核心是以传统为根基。当我们走进各大中国画展,很多作品不能说造型不准,不能说空间有问题,不能说色彩不够突出,但这些作品共同的缺陷就是少了“味道”二字。缺少“味道”的原因就是少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精髓。用中国的笔和中国的墨未必能画出中国的传统笔墨精神,用西方的油彩未必不能画出中国的传统笔墨精神。关键不是工具,关键是否把中国的“意”写了出来。中国画的笔墨追求的不是形式,而是通过技法展现出的“道”。这“道”是高度凝练的艺术规律和宇宙规律。渐江和尚的绘画简练到只有线,他的线通过干湿、粗细、浓淡、燥润以及有韵律的节奏变化,仍然反映了内心世界,反映了事物存在规律,反映了中国哲学思想,这就是中国笔墨的魅力,也是中国画传统之根的所在。
“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目的是发展。中国画要发展,津门画派要发展,发展便不能死守传统,还要信奉“拿来主义”,一切有益于我的都要吸收。立足传统与死守传统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一切都向传统讨生活,始终在传统中打转转是不可能实现中国画的发展的。发展离不开眼界,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基础越牢站得越稳,站得越稳才能争取更高,站得越高博采新知的机会才会更多。但要注意不要站错了地方,站在西洋绘画的基础上谈发展,那是西洋绘画的发展,与中国画的关系不大。只有双脚稳稳地踩在中国画传统的肩膀上,放眼世界,才能稳定心神、不被五光十色所迷惑,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才能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也才能坚定中国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天津湖社画会成立了。画会的主要任务是传承,传承湖社“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艺术宗旨,传承老一辈湖社画会画家扎根传统而不忘开拓创新的艺术精神。如今,中国画的发展即将从迷雾中走出,必将走上正确的光明之路。老一辈湖社人将发展中国画的重任传到了我们肩上,我们没有理由不担起应担之责,不尽应尽之义务,在中国画发展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长康 2017年5月8日于天津湖社画会
天津湖社美术家作品欣赏
孙其峰作品。
焦俊华作品
陈冬至作品
王书平作品
孙长康作品
关尚卿作品
胡嘉梁作品
何延喆作品
孙贵璞作品
纪振民作品
陶家元作品
赵毅作品
郭金标作品
李燕华作品
彭连熙作品
向中林作品
姚景卿作品
萧惠珠作品
崔燕萍作品
马俊卿作品
邢立宏作品
陈福春作品
刘文生作品
张永敬作品
王慧智作品
喻建十作品
高原春作品
李澜作品
李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