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庞黎明。
庞黎明,1947年生于天津。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及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包装协会副主任、天津图形协会理事、中国第五届广告评审委员会委员。1986—1987年曾赴日本照明社进修视觉设计,1993年赴韩国进行专业考察,并完成了天津市政府的出国展示设计任务。庞黎明教授长期从事装潢设计专业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工作,致力于识别系统(CIS)理论与设计的研究,为数十家企业成功开发并引进了企业识别系统,主持完成了多次大型展示设计项目,受到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经委和天津市政府的多次奖励。其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获国家级奖五次、市级奖八次。其艺术功底深厚,是知名度颇高的设计家和艺术家。有几十幅作品出版,十余篇学术论文发表,撰写并出版了《水粉画技法》《水粉人物画》《素描人像写生技法》等著作。1993年被确定为市级重点发展学科后备学术带头人,1995年被确定为装潢专业学术带头人。2003年荣获天津市名师奖,2005年主讲的《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被评为市级精品课,同年,所负责的艺术设计实验室被评为市级优秀实验室。
庞黎明,个子不高,小圆脸,头发有些稀疏,待人接物,低调而平和,然而一开口却充满哲思妙论;更令人惊异的是他笔下的功夫——数年来,他用画笔为300多位中外名人和身边成功人士创作水墨肖像画。
年届七旬的庞黎明原为天津美院教授、设计家和硕士生导师,在艺术教育和创作中多有建树,水墨肖像画是他近年开辟的一个崭新创作领域。
对庞黎明来说,画“追梦人”源于一个偶然的机遇。一次,庞黎明在九华山写生时遇到一只猴子,它用眼睛盯着画家,顽皮地用爪子挠了一下他的腿。这可爱的富有灵性的小动物诱发了他的创作冲动。返津后,他开始画猴。霍春阳看到庞黎明画的猴,十分惊讶,连声称好,并送给他一本挂历。挂历上印着霍春阳的成名作《迎春花》。这幅画是他与恩师孙其峰合作的,参加了“文革”后首次全国美展,轰动一时。一个念头忽然在庞黎明心中萌动:我何不画幅霍先生的水墨肖像,然后请他补个景?把想法与霍先生一说,后者欣然允诺,并在肖像后面工工整整补上一片生意盎然的迎春花。
这是庞黎明水墨肖像画的第一幅。此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短短数年时间里,为30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和身边的成功人士传神写照。
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画线索越多,越画越有使命感,而且画的过程全是“缘”。
例如,天津美院院内,有一幢带圆顶的欧式老楼房,是当年曹禺创作话剧《日出》的地方。庞黎明经常出入其中,他想,影响了中国剧坛数十载的《日出》,那位风姿绰约的交际花陈白露,就诞生在这座建筑里,感到既亲切又自豪。还有那位名满海内的中国近代音乐、美术、戏剧的开拓者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故居,就在离美院不远的小关粮店后街。名人,就在我们身边啊!通过南开中学校史馆一位朋友的帮助,他找到了李叔同、曹禺的老照片,并据此画出了李叔同、曹禺的水墨肖像。他还发现了康有为、李叔同、梁启超、张伯苓、严修和敬爱的周总理的有关图文资料,然后一一将其纳入他的“水墨肖像系列”。
人民文学家梁斌和他的不朽名著《红旗谱》,教育和影响了几代读者。庞黎明说,他年轻时不但看过《红旗谱》的小说、电影,而且“文革”大串联时,去过小说中描写的河北蠡县的千里堤。为纪念梁斌一百周年诞辰而创作梁斌肖像时,他又重温了小说中的情节,参阅了家属提供的丰富资料,以“高蠡暴动”为背景,描绘了年轻时的梁斌执笔伏案,构思和写作《红旗谱》的情景:作家神情凝重,眼睛放光,颇有几分书中主人公朱老忠的神韵。由于对表现对象早已烂熟于心,所以庞黎明提笔作画时,成竹在胸,一气呵成。
在庞黎明笔下,线条和泼墨式的渲染仍是主要造型手段,这些,都使他的画具有鲜明的中国画韵味;与此同时,他又讲究人物造型的精准,以及体积感和光线感的表现,使他的画又具有某些西画的特征。这种偏于素描式的写实路子,徐悲鸿走过,蒋兆和走过,很多当代画家也走过。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把西方肖像与中国水墨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这正是庞黎明的追求。所以,他的画中才有了西画的透视、解剖和光线,与“传神写照”“墨分五色”等中国元素水乳交融。“当然,我现在还在探索过程中,下一步,我的中国元素会越来越多,国画的皴法、染法都用上,并减弱形体,加上一些变形和意境,恰如其分地反映一定历史氛围下的人物情绪。”(杜仲华)
庞黎明作品-李叔同
庞黎明作品-齐白石
庞黎明作品-蒋兆和
庞黎明作品-孙其峰
庞黎明作品-霍春阳
庞黎明作品-里卡多·穆蒂
庞黎明作品-曹禺
庞黎明作品-康有为
庞黎明作品-刘奎龄
庞黎明作品-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