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文化学者姜维群在《萧朗书画大系》首卷签售仪式上为读者签字。(2017年7月 天津美术网新闻图)
姜维群
《萧朗书画大系1942—1977(第一卷)》已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这是有关人士用了三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搜集到了收藏在各处的画家萧朗的早年作品,然后再一集一集出版下去,准备出版8到10卷。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它的起点是从去年秋天开始的。
去年初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萧朗书画艺术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整整百幅精品书画,盈庭满室,挟着萧朗先生特有的舒朗快爽,扑面而来,不禁使人澄怀顿开,满眼丰盈。
去年,恰逢萧朗先生百岁诞辰,中国国家博物馆先后入藏他的精品书画100幅并出版了《萧朗书画艺术》画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这样评价萧朗先生的画:“取材广泛,形象简括,笔墨洒脱,设色典雅,韵味生动,秀润清纯。”句句中的。
“萧朗画展暨《萧朗书画大系》首卷签售仪式”人气火爆。(2017年7月 天津美术网新闻图)
捧读《萧朗书画艺术》画集,抬眼窗外的一天澈蓝,会从内心说一句:萧朗,人画其画,画如其人,恰似这艳阳朗照,给人舒朗、明朗、豁朗。
萧朗先生为人,很像秋天,果实累累的枝不是两眼朝天的高昂,不矜不傲,谦和如风,在微煦中释放着舒润;观他的画,许多是秋光秋色,那般透明澄澈,就连每一只小小的昆虫,都在舒朗中舒展着清纯可爱。
萧朗先生是一位画画带着情感不忘思考的画家,别的画家把万物视之为“役使”,他却把世间万物都拟人化,把它们都看作能与自己对话的“人”,他平视着它们,从不轻视,更不蔑视,即使是植物,在画家心里,它们的生命依然跳跃着喜怒哀乐。
著名文化学者姜维群在《萧朗书画大系》首卷签售仪式上为读者签字。(2017年7月 天津美术网新闻图)
萧朗先生不堪回首被“流放”到广西的岁月,但他喜欢回忆那个岁月邂逅的花花草草、禽鸟昆虫。从他年轻时入王雪涛门下学画,乃师就这样评价他,“当是时也,印鈢(玺)(萧朗的字)或郊游与写生,或竟夜而挥毫”。在那个从画谱到老师的摹写时代,他已经到大自然写生,捕捉真实,体悟虫草的内心世界。他说,在广西的时候,从没见过这么多的植物,太漂亮了;从没见过那么多的昆虫,太开眼了;从来没养过这么多的鸡,太开心了。
就是这些鸡,其“音容笑貌”深深印在他的脑子里,于是有了1991年深圳的“萧朗百吉画展”。萧朗笔下的鸡不仅是笔墨、笔法的卓然,其实已然脱离了技术层面,进入形而上的感情层面。像《不屈不挠》描绘的那只“落汤鸡”,翻遍历史上任何鸡画,从来没有对动物这样深刻的解读,这是一个人与动物的对话,一种人性的升华,只有悟透了人性的人才能有这样的联想和想象。“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这般舒朗的灵魂才有这般净朗的眼睛,才有了笔下这般正能量的“拍案惊奇”。
萧朗先生颇有个性,他是“创作机”而非“复印机”。有许多让人抚掌叫绝的画,但他从来不重复再画,像《阿肥》《白凤》等,他的观点是,任他长考无得,也不去不假思索重复上一幅画。
性格决定画风,内心的澄净舒朗使他的画也透着秋日静中的喧腾,朗中的明澈。那些丰收的果实、庄稼,有着蜜蜂的忙碌、蚂蚱螳螂的欢快。它们都被画家赋予了思维,于是就有了与观画人的互动,乃至对话……
萧朗先生在国家博物馆的画展引来观展的长队,引来大家对大师艺术的啧啧称道,也获得对萧朗先生德艺双馨品行的高山仰止。人们的目光不禁停驻在萧朗先生的后代身上,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一些画家后代为争夺遗产不惜闹上法庭的今天,把价值连城的近百幅精品画作捐出,不闹家务吗?
萧朗先生的四子萧珑在“萧朗画展暨《萧朗书画大系》首卷签售仪式”上发言。(2017年7月 天津美术网新闻图)
萧朗先生的小儿子萧珑说,我们现在兄弟姐妹六人,我的大哥第一个在捐赠确认书上签字,尔后大家一一签字。他们说,老爷子一辈子爱国爱民,为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奉献了一生,把自己的精品捐给国家珍藏,一直是他的心愿,我们今天的举动就是还老人家一个心愿,还原老人家的一种境界。
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他的成就,他的成就衡量的尺子来自社会,也来自家庭,社会的尺子能量出一位艺术家的高度,而常常家庭的尺子却“矮化”了艺术家。恰恰是萧朗先生的子女,承载着上一代秋天一般舒朗的阳光,继续播撒着光热,让艺术不仅有高度还充满温馨。如今,他们继续奔波着,为了“书画大系”的下一卷。
艺术不死,温情永存。
(姜维群 著名文化学者)
萧朗先生的孙女肖冰女士陪同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耀春在“萧朗画展暨《萧朗书画大系》首卷签售仪式”上观赏画作。(2017年7月 天津美术网新闻图)
王振德、贾宝珉、阮克敏、姜维群在《萧朗书画大系》首卷签售仪式现场。(2017年7月 天津美术网新闻图)
《萧朗书画大系》首卷签售仪式现场人气火爆。(2017年7月 天津美术网新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