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夏明远关于好画的艺术质量标准的思考德艺双馨,精神永存-恩师夏明远先生三周年祭品读夏明远作品:朴拙厚重 清雅苍润夏明远教授访谈录:夏柳荫荫期颐后 伏枥老骥思千里2017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津门二JI榜上有名戊戌华彩-华刚年书法绘画作品展在天津群艺馆开幕新时代、新艺象-天津市河北区水墨名家精品展开幕顾光明——传统笔墨精神的守望者与革新者吴昌硕和他的时代: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得大名江苏太仓出土元代龙泉窑青瓷在浙博展出陈子庄:书画,精神至高无上中国丝绸之路艺术精品粤港澳巡展开幕雪竹印象:走进孙阳老师的绘画艺术肖芳凯:从游园惊梦到油画的中国方式甲骨文在篆刻创作中的运用2017年文化遗产领域回望:充满创新、活力王肇民:画家中的画家“小鸟踏荷”:许以冠水彩画的东方情怀杜曦云:当代语境中的前现代蛮梦陆林汉:当下山水画何以难畅神闲情偶记-张耀来2018年台历欣赏新时代、新艺象-天津市河北区水墨名家精品展在鸿德艺术馆开幕戊戌华彩-华刚年书法绘画作品展在天津市群艺馆开幕何家英专程来津观看“天之瓷—天瓷画院陶瓷艺术展”天津市武清区诗词楹联艺术家学会揭牌 张文华任学会会长视频:天津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尹沧海任会长视频:天津画院青创中心首批入选青年油画家作品展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选举尹沧海为新一任会长新年伊始田门再添新丁 著名书法家田中荃喜收九位弟子京津冀书画家迎新年乡村笔会在黄庄镇小辛码头村举行对素朴之美的一往情深——霍春阳2018年台历天津画院青年美术创作研究中心首批入选青年油画家作品欣赏迎新年走进新时代—津门画家欢聚西青邀请展亮相书平艺术馆天亮即到——常晓军油画展在先农大院书房开展《金陵十二钗》杨德树2018农历戊戌年台历欣赏
首页 >> 中国画 >> 正文

夏明远教授访谈录:夏柳荫荫期颐后 伏枥老骥思千里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1-07 12:20

夏柳荫荫期颐后 伏枥老骥思千里

——夏明远教授访谈录

访谈地点:夏明远教授寓所

访谈时问:2011年5月26日

访谈人:  路洪明、安夜明


2013年9月,夏明远在天津美术网。

夏明远,1912年生,安微怀宁人。天津文史馆馆员,1932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有幸亲聆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等一代国画名师的教导,后被黄宾虹收为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他的山水画工写兼长,画作清新朴拙,尤善画柳,素有“夏柳”之誉。他笔下的柳树千姿百态,生机勃然,实是其百岁人生的真实写照。其作品《柳荫泊舟》,是他90岁高寿之后极具个性的代表作品,彰显着意境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并被美国密尼安波列斯美术设计院收藏。他一生淡泊名利,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无偿捐赠作品给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其作品和传略分别编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词典》、《中国美术家书法家名人名作博览》、 《世界美术集》、 《世界美术家专辑》等。出版有《夏明远画集》、 《夏明远捐赠画作品集》、《中国近现代国家名家----夏明远》。老人的艺术人生经历是中国画坛尤其是天津美术学院的一笔宝贵艺术财富。今年是夏明远教授的期颐之寿,他至今笔耕不辍,对当下的诸多艺术问题仍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我们于农历小满后对老人进行了一次专访。

夏明远作品-2001年-柳荫泊舟(风日晴和人意好)
夏明远作品-2001年-柳荫泊舟(风日晴和人意好)

夏明远作品-1996年-隋堤柳
夏明远作品-1996年-隋堤柳

路洪明(以下简称路):夏老,在您上寿之后,创作了像《柳荫泊舟》、《隋堤柳诗意》这样的作品,兼具意境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同时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纯朴的乡土感情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这和您丰富的生活体验有关,您觉得艺术创作与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同时在中国画创作上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

夏明远(以下简称夏):我认为,艺术创作一定要有生活基础,像画山水画,就必须写生。我这里说的写生应该是广义上的,不仅仅是指现在艺术院校的学生到外面对景写生,还包括目识心记的游历等等,实是对生活的观察、认识以及感悟。也就是说写生并非如实照搬照抄自然景物,画家在写生过程中,必须加以取舍剪裁,这样才会使山水画作品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意境,而其中的可游、可居更是难得。石涛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刭大自然中去,为创造独特的艺术作品而深入生活。因为画山水画要到处写生的关系,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许多地方我都去过,比如说泰山、黄山、华山等五岳名山,还有许多不太知名而景色优美的地方。有些地方我都去了很多次,在各地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到现在还都走动,这也是我年龄大了之后与外界保持联系,能及时获取画坛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我主张艺术创作要向自然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也是画家修养的一个方面,这样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也能够涵养画家的心性,对白己的健康也很有益处。石涛所主张的“借笔墨写天地而陶泳于我”,就很好地阐述了山水画创作与自然以及与画家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画家来讲技巧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若无技巧的训练,不能掌握笔墨的表现规律,虽有好的意境,亦是无从表现的。

具体到艺术创作上,我认为中图画创作所要遵循的标准应立足于三个方面,一是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严密到严密,经过千百年来许多代的画家积累起来的。因此,我们在研究艺术创作的标准时,不能割断历史而“另起炉灶”,要能很好地借鉴前人的经验,同时又要根据需要努力开拓创新。二是时代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在历代画论中,就集中体现出当时当地的艺术精神,例如:六朝人重“神韵”,故“传神论”、“气韵论”生焉;宋代士人心态常呈迟暮落寞之状,故多主“萧条淡泊”、“平淡”、“荒寒”之论;元人多“逸气”,故“逸气论”风行不衰。可以说,一部中国画史的发展,就是不同时代精神在绘画艺术上的叠加。明乎此,对于当代的中国画创作,就要在变中求新,深入挖掘当代中国画的时代精神。三是个人风格。在个人风格的形成方面,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出现或任何一种艺术流派的建立,都不可能离开前人的经验和现成的土壤,即使被称作20世纪艺术革新家的毕加索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前人的经验,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和借鉴。然而,继承与借鉴不是最终目的,对于一个画家而言,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往往是其一生追寻的标的。个人风格的形成对于画家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急于求成的心态是要不得的。我认为对于艺术创作,首先要有明确的艺术质量标准。标准明确,则努力的方向也明确,优劣的评判也可以明确。因此,一幅画能体现出这三方面即是好画,以这样的原则努力创作,我想是可以把艺术实践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夏明远作品-2001年-青溪秋色
夏明远作品-2001年-青溪秋色

夏明远作品-2002年-毛主席念奴娇词意
夏明远作品-2002年-毛主席念奴娇词意

:能谈谈在您的山水画创作方面,有怎样的绘画理论作依托?又是怎样跟您的绘画实践保持统一的?

夏:我认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全身心地与所表达的自然融而为一,把握山水的灵性。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过,山水画要达到“夺其造化”的地步,应该“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我想这其中所潜藏的“林泉之心”是要画家与自然交融,而不是简单地描摹自然。对于山水画的创作,我通常将《林泉高致》中的艺术思想与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一同寄情于我的山水画之中,并常常揣摩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总结的经验:“凡一景之画,不以大小多少,必须注精以一之,不精则神不专;必神与俱成之,神不与俱成,则精不明;必严重以肃之,不严则思不深;必恪勤以周之,不恪则景不完。故积惰气而强之者,其迹软懦而不决,此不注精之病也;积昏气而汨之者,其状黯猥而不爽,此神不与俱成之弊也。”可以说,这构成了我绘画的理论依据。加之我对山水画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所以我的山水画通常都体现着一种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我觉得山水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品,也透露出一种生活情怀,这对于我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在绘画实践中,经常翻阅画史画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我绘画之佘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刚才所谈的时代精神,我想也应该从宏观意义上去理解和挖掘,这其中也必然含括着政治、科技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画家要具有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我很庆幸自己赶上好时代,我亲身经历了中国百年来的发展变化,这三十年整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是近百年来最好的状态。对于这诸多方面的关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绘画实践,所以,在我的创作中,作品的面貌会自然地流露着一种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气息,这与我对新事物的关注应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认为,一个好的画家,首先要有较高的自身修养,也就是说,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能熟练自如地运用艺术表现的种种手段,并能博采众长,融汇贯通,这样才能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夏明远作品-2002年-万山红遍
夏明远作品-2002年-万山红遍

夏明远作品-2003年-歙县3丰乐水库
夏明远作品-2003年-歙县3丰乐水库

路:夏老,百余年来对西方绘画的借鉴和学习应该是中国画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目前也有一定的成果,您如何看待“洋为中用”这一说法?您觉得中国画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夏:关于“洋为中用”的问题,早在上世纪初就为人们所关注,并有不少人士在这方面发表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鲁迅都认为应该用西方绘画技巧来改造中国画。与此同时,如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也在实践中做了不懈的努力。我认为“洋为中用”可以在技法上有所借鉴,但是以西洋画的方法来代替中国画那是不行的。在中图画的创新观上,对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意义是要予以肯定的。我所主张的中国画创新,既要尊重、继承传统,又要努力创新、追求发展,善于借鉴西洋画的技法,最终的结果是要在笔法、构图以及意境上达到和谐统一,形成纯正的中国气派的绘画风格。

对中国画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使我认识到创新必须立足于民族传统的基础之上,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画所具有的民族精神、美学思想和相应的造型规律及笔墨形式。同时,还要积极学习传统技巧,这样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传统技巧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像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说:“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其实,山水画的发展远非只经历这几大变化,中国山水画在发展中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营养的过程。所以,中国画要创新,就不能抛弃民族传统,割断历史,而是要在继承民族传统和吸收西方绘画之长的基础上创新,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敬业”精神。苏轼曾说过“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由此,我认为,对于中国画的创新,如果离开了“难”和“美”的“创新”实在不是真正意义上创新。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画贵在“意”的传达,强调虚实相生、气韵生动,这些都离不开“骨法用笔”,抛弃这些基本点去创新就不是中国画。中国画的创新必须以能否体现时代精神为标准,而笔墨技巧只不过是为内容服务的。由此,我也总结了自己山水画创作的原则:不远离传统,亦不囿于传统,必求有时代精神与个人风貌,未必如此,但力争如此。

夏明远作品-1998年-新安江畔-89cmx48cm
夏明远作品-1998年-新安江畔-89cmx48cm

夏明远作品-1999年-雨后云山48cmx31cm
夏明远作品-1999年-雨后云山48cmx31cm

路: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古代的“文人雅集”与当今社会的“笔会”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提高中国画的艺术品位,您觉得古人有哪些优良传统需要我们秉承和发扬?

夏:所谓的“文人雅集”,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聚会的一种方式,这种集会之所以称为“雅”,是因为没有经济的利益,完全是文人之间的兴致所至的诗画唱和。而当今存在的“笔会”现象与过去“文人雅集”相比性质完全变了,是市场化的产物,在这种场合下要想画出好画是比较难的。真正的“雅集”是需要幽雅的环境、闲逸的心态以及趣味相投的人,是文人之间互相交流畅谈,切磋艺术的活动,所写所画皆由心出,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不掺杂其他的杂念。在古代绘画中就有许多作品记载了当时的各种“雅集”活动,像南朝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唐代孙位的《七贤图卷》、元代唐棣的《松阴聚饮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雅集”的文化内涵。

与此相比,“笔会”这种社会风气是不利于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在“笔会”越来越多地成为画家们谋生、追求经济利益的今天,必然要涉及到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画的品位与质量。对于古人在艺术创作中所呈现出的“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心境,也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艺术家在创作中认真品味和揣摩的。在中国画创作中,粗制滥造是不行的,绘画提高品位必须要敬业,保持创作的心态。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一诗中,用这样的诗句来体现王宰对待创作的态度:“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严谨、敬业的绘画态度。我想,中国画必须如此地惨淡经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创作的质量与品位,才能画出一幅好画。

夏明远作品-1989年-瑞雪下的柳树-孙其峰题
夏明远作品-1989年-瑞雪下的柳树-孙其峰题

路:对于青年教师与画家,您有什么希望和建言?

夏:作为青年教师与画家,我建议要提升全面的艺术修养。我反复提过,青年画家们要增强对画史画论的了解,这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方面。此外,要善于捕捉最新的文化信息,善于将新时代的精神融入到民族传统与个人的创作风格之中。因为文化底蕴的积淀不仅可以增强个人的修养,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艺术取向。如果没有理论修养,我想,青年人是很难成大家的。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一方面,要掌握教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于教师和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在教学中融入应有的民族特色,树立起民族的自豪感。我认为,就中国画来说,不仅中国所独有的中国画应该姓“中”,外来的油画同样也应该姓“中”(即油画民族化);不仅精神文明应该姓“中”,物质文明同样应该姓“中”。国家一再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吗?在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独立于民族之外的“世界性”,“世界性”就是众多的“民族性”。黄宾虹曾说,他所担心的不是没有共性的“民族性”,而是没有个性的“独创性”。所以,对于中国画的教学来说,我所担心的也不是没有共性的“民族性”,而是没有个性的“民族性”,这也是青年教师所要思考和关注的。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传授技艺,更要教书育人。人品方面的修养也是画家非常重要的内在品质,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往往追求经济效益,使得艺术创作变成了市场化的工具与商业化的附庸,从根本上失去了艺术的源动力与激情,这是对艺术的亵渎。从大的环境来说,学院是应该出学术的地方,要具有良好的学术风气,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艺术人才,而不是只懂得画画的工匠。

路:夏老,不再打扰您太多时间,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老茶寿之后双稀、双庆。

夏明远: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路洪明:天津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天津美协艺术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

安夜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研究生

1993年-万里客经三峡路
夏明远作品:1993年-万里客经三峡路

 


夏效刚:父亲夏明远眼中的世界

夏效刚:怀念父亲夏明远
·夏效刚:
怀念父亲夏明远

夏明远自叙:不远离传统 亦不囿于传统
·夏明远自叙:不远离传统 亦不囿于传统

百岁画家夏明远:我的人生轨迹处处打着时代烙印
·百岁画家夏明远:我的人生轨迹处处打着时代烙印

从容百年 夏明远的教育在继续
·从容百年 夏明远的教育在继续

观海——访103岁老画家夏明远教授
·观海——访103岁老画家夏明远教授

淡泊一生 艺术求精——记百岁画家夏明远教授
·淡泊一生 艺术求精——记百岁画家夏明远教授

讲述夏明远:一位百叟一本书,一生经历一长卷
·讲述夏明远:一位百叟一本书,一生经历一长卷

缅怀世纪老人、著名画家夏明远
·缅怀世纪老人、著名画家夏明远


·百岁画家夏明远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来源:天津美术网 责任编辑:正轩
53K
>>相关新闻
• 夏明远关于好画的艺术质量标准的思考
• 德艺双馨,精神永存-恩师夏明远先生三周年祭
• 品读夏明远作品:朴拙厚重 清雅苍润
• 夏效刚:父亲夏明远眼中的世界
• 从容百年 夏明远的教育在继续
• 缅怀世纪老人、著名画家夏明远
• 夏明远艺术年表(2015年)
• 夏明远自叙:不远离传统 亦不囿于传统
• 夏效刚:怀念父亲夏明远
• 侯北人:夏明远兄人与画
• 夏柳荫荫期颐后 伏枥老骥思千里—夏明远访谈录
• 观海——访103岁老画家夏明远教授
• 冯其庸:拜读夏明老画作有感
• 最具人生价值的启迪—深切悼念我崇敬的夏明远先生
• 淡泊一生 艺术求精——记百岁画家夏明远教授
• 张蒲生:纪念世纪老人、著名画家夏明远先生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