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写意花鸟画的教学与承传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难题之一。其艰难性,说得更透彻一些,就是笔墨写意技艺的难度和对艺渻体曲折人生经历的诉求,对于接受图像信息和在高考体制下训练、成长起来的这代人来说,其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时代跨越和艺术错位。这种教学与承传的艰难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和当代中国画创作与市场构成某种深层联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展览与市场的追捧,工笔花鸟画持续火爆、发展强劲。这一方面体现在花鸟画题材的扩大,致使南国热带、亚热带雨林的花卉禽鸟成为新的表现对象;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工笔花鸟画在色彩的丰富、自然生态空间的多变、绘写的精微和抽象形式感的凸显等方面都获得了极大拓展。与此相反,写意花鸟画却少有这种突破性的时代增长点,甚至于写意或兼工带写的花鸟画在承传方面呈现出整体性的式微状态。
李汉平求学、从事花鸟画的时间,正处在工笔花鸟画上升和写意花鸟画的式微年代。作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硕士研究生,他系统而深入地对传统花鸟画谱做过扎实而深入的研习。在那个阶段,他以工笔花鸟画为主攻方向,笔下不乏当代工笔花鸟画的一些现代性创作风貌。但作为人才引进到北京林业大学创建艺术与设计学院之后,他的精力大多投入到新建院系的教学管理与师资梯队建设上,只有零碎的时间才能从繁重教学事务中回到心爱的花鸟画创作上。由于受时间的限制,随着积累的增长和兴趣所致,让他逐步转向到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上来。在此阶段,他有幸成为中央美院教授郭怡孮先生的访问学者,在重彩写意和兼工带写花鸟画创作上用工尤深,这决定了他此后专攻小写意或兼工带写花鸟画的创作路向。
2017年 绿园听竹(兼工带写)70cmx70cm
2017年 竹石图 (兼工带写)50cm×110cm
扇面 2017年
听雨观石(中国画)70cmx70cm 2017年
故园(兼工带写) 69cm×46cm 2017年
多年的美院教学,让他养成了常年写生花卉的习惯。从植物园到西双版纳,从槟榔树、鸡蛋花、橙脉棕到一品红、曼陀罗和美人蕉,他写生的范围几乎囊括了所观赏到的一切花木;这些白描作品,用笔细劲,并非死描,而是在体察植物花木的生命情态中婉转使笔,既呈现了花木的自然生动之美,也体现其用笔的简劲概括及疏密节奏的变化。他尤其注重花木出芽那些在枝节间微小细节的描绘,注重不同叶片筋脉与叶尖那些颇能显现花木种属的类别特征。可以说,他的这些白描是滤除了色相却不乏生命脉动的至纯语言艺术,犹如音乐的旋律、芭蕾的舞步,让人们在纯粹的绘画语言中体验生命的华丽与繁盛。
正是得益于白描的提纯,他兼工带写的花鸟作品,并不只是全以水墨或色彩来塑形,而往往是在某些画面中依然保留了白描式的勾廓。如他画的整幅斑竹或写意墨彩的局部枝竹等,这种勾廓既体现了他从白描演变出的双勾与淡彩渲染的细腻柔美,也体现了他的观察体验在画面上所形成的鲜活形象,这和那些用概念去描绘符号化的花卉形成了鲜明对照。或许也正是因为长期细微深入的观察,使他不忍放弃那些微小生命的细节,而一直用小写意的方式来勾画花卉的情态逸趣,这便决定了他严谨缜密、舒放有度、雅正淡逸的艺术个性,而不是张狂狷介、纵横霸悍、孤高畸残的风格流韵。
记忆家园(中国画) 69cm×138cm 2017年
江南三月风自香(局部)
蕉黄时节 (写意) 70cmx47cm 2014年
蕉林小景 (中国画) 46cm×69cm 2017年
蕉园双禽 (中国画)59cm×74cm 2015年
他的这些被称作小写意的花鸟作品,颇得赵之谦、任伯年、虚谷那种墨彩与笔线相结合的画法。藤花、牵牛、莲荷、杜鹃等往往以淡彩没骨直接点厾而成,花形随笔法多变而自然形成花绽之娇态娆姿;叶片往往大笔挥洒,湿墨淋漓,放逸生趣。笔线则上下左右贯穿画幅,形成整体性的构架。这些笔线,既有结构大线,也有微小枝丛点缀其间。结构大线,起到了谋篇布局的整体贯通作用,而小枝丛点则充实、填补了花朵与叶片之间的空隙,起到丰满、活化空间的作用。如果说他的小写意花鸟画,尤其注重以小笔点厾来格物传情,以收敛的墨彩钟情于花鸟生命情态的表达,那么,笔墨的恣肆,收放的自如,则无疑更使他的这种小写意升华到一种雅正平甘、疏淡静心的境界,不火不躁、不浓不烈,或许这正是汉平本人的情志所然。
当然,汉平的小写意也有着某种看似不经意的现代形式趣味。譬如,他对墨彩的视觉管理就极有分寸。笔下的荷叶、花朵极少在墨色上用到浓重的极致,往往是淡彩中适度加以淡墨,如此,他的画面总有着某种整体的色调。再如,他画面最浓的墨色只施于精彩处,如雏鸡、水鸟、墨竹等,而不是随心所欲地乱用;显然画家是以淡彩烘托浓墨的方式来设计画眼,并以此形成看似散乱画面上的中心区统领。还如,他对淡彩与浓墨的理性控制也颇有主张,总是力求拉大彼此间的色阶对比,从而鲜明地显现出淡彩与浓墨之间分明的层次感,而且,往往以疏淡的大面与惜墨如金的细节构成一种面积与色度的反差和对比,等等。
丽秋 (兼工带写) 69cmX138cm 2017年
南国四条屏 (中国画) 138cmx138cm 2016年
山野 (中国画) 69cm×69cm 2017年
紫荆花正红(兼工带写)138cm×69cm 2017年
李汉平花鸟画的这些特征,粗看很易被忽略。因为这是个追求视觉刺激的时代。绘画一旦被图像消费所裹挟,绘画语言的审美意味与文化品味也便丧失殆尽。而汉平的画正像他的名字那样是在平淡朴实中显现出某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隽永的审美意味。他的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画面,却在草书式用笔的洒脱遒劲中呈现出当代画坛上一种久违了的雅正之美,而且,这种雅正又如此自然熨帖地融入了他散淡飘逸的情志。其实,雅正的审美正是一位艺术教育者应有的审美品格,如果说当代花鸟画教学与承传所遭遇的困境是这个图像时代的浮躁所致,那么,李汉平所体现的这种雅正与淡逸正是这个时代所需求的一味美学补药。
2018年5月23日于北京22院街艺术区
(作者 尚辉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