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爱新觉罗·毓岳谈父亲溥佐
爱新觉罗·毓岳在天津美术网创作中
爱新觉罗·毓峋、爱新觉罗·毓岳、赵毅、戴世隆、张明光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毓岳老师您好,您的父亲对您的影响也是应该非常大的吧,在绘画方面,您觉得爱新觉罗画派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您比较擅长画什么?您父亲又教了您些什么?
[毓岳]:我从小其实就特别喜欢画画,但是我父亲认为我很浮躁,毕竟年纪比较小,然后就让先从画竹子开始学习,然后就是画马。老爷子的特色就是马和竹子,这一张画面中什么题材都有,我就什么都想画,后来老爷子带我们去北京,拜望关松房先生,学习画松树。他也是溥雪斋大爷组建的松风画会时的老年辈,当时关松房先生就给我们画了一颗松树。先生问我见过龙形么?我说见过呀,那画松树就要把龙腾的形变化成松树的形态,龙的气势,转化为松树的气势,并当即挥毫为我画了棵劲松。松针是破笔(开花笔)方法画成的,枝子、树干、树叶老辣,笔触苍劲有力。松树针一挥而就,整体树形果然如腾龙一般,气势震撼,破笔松针效果真好。父亲看罢连连说好笔法“现在社会风气新,连老人画松的手法也新气象了。”当时用这种破笔笔法的人非常少,回来老爷子对我说,看似简单,其实能难,效果还真好。所以老爷子后来也用破笔,也就是开花笔画松树了。我呢,现在也基本都是开花笔画松树了。画马呢,老爷子就讲,画马主要注重勾线,着色在其次,勾线最重要,这一辈子要是把勾线掌握好了,你的马才能画好。
在造型上吸收加入欧洲汗血马的形体特征,由皇家宫廷马(主要是蒙古马)变形加入高大威猛西洋马的体魄的特点而还保持住中国战马的风采。不失蒙古马种耐力强的优点让人耳目一新,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且画马在细化方面老爷子也比较注重。比如说马的脚腕子一定要细,踢踏的感觉,眼神也要注重,腰要像刀背一样,这样画下来的马绝对不一样。所以我们在解剖方面,细节表现上面省略了一些东西,加入了一些东西,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画派特色。年近八十的老父亲一次见到曾在军马场工作过的朋友,当谈到马的蹄子大,脚腕要稍细些才跑的快,前胸宽厚,马背平滑,像刀背一样流畅才是良种马。父亲让我做记录,并告诉我画一定要观察注意到细节的变化,讲我爷爷当年相马、买马、画马的故事讲给我们。
因为我爷爷载瀛就是专门画马,因为当时养马,看到了一只白马,老爷子也很喜欢,想买回来,需要两千大洋,但是当时家里没有那么多现金,怎么办呢?就让人把“打鼓”的叫来,就是典当行的人,把家里藏了一个多年的躺箱给打鼓的看,打鼓的掀开一点缝一看,就同意了,给了两千大洋,当时老爷子就把那匹马给买了。我们后来也经常画那匹马,绝对是良马,爷爷爱马如命,给这匹马取名“小白儿 ”。画了很多遍,父亲说小时候也非常喜欢这匹马,特通人性。在家传画马的方法上,爷爷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注重写生,在渲染上准确把握马的形体、肌肉、骨骼的随动势而变化,把马的神气画到极致,并没受郎世宁西洋画用中国笔表现的影响。而是在唐朝“韩干”宋元“李公麟”的画法中加以创新、细化创立了爱新觉罗画派的先河,画出了潇潇去风俗的骐骥来。那时候老爷子不做官了,没事就画画,所以爱新觉罗画派的起源应该是从我爷爷这一辈儿开始的。父亲告诉我,虽然城里人看不见马了,但是现代社会有那么多先进的照相技术,一定要多看,多用,全世界的马种不一样,多参考和借鉴,结合古人传统,把家传的方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让人类最好的朋友在画面上骄傲的展示给大家。紧接着就是我大爷溥雪斋、五大爷溥毅斋,六大爷溥松窗都是画马的高手。特别是溥松窗先生是徒手勾马,画过万马图,有一千匹马,所以画马是爱新觉罗家的特色,所以我就在这方面一直用功,直到现在也还在努力。
我们再来说说画兰竹,老爷子说,你要是会画竹,那么画兰花就容易多了。因为一生竹子半生兰,在竹子方面我也没少用功,临摹历代名家的作品。兰花就是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象眼,这是最基本的要素。因为会画竹子,所以再画兰花相对就容易多了。因为手就放开了,能旋肘了,所以兰花就能画好。我在这方面上就用了点功。后来我们去香港的时候,在香港的兰花馆里看到了几千种的兰花,各种各样的,但是老爷子说万变不离其宗,得抓住它的魂,找出它的特征。所以老爷子画的那个鸢尾花,完全是兰花的那种挺拔的叶子,非常的有特色。所以老爷子的兰花也非常出名。其实在学习方面老爷子没事就带我们去各种地方。比如说有一次去广州,我和弟弟震峰跟父亲去广州开红学会的机会,老爷子说一定要去看看黎雄才先生,黎雄才先生是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和我父亲都是当年在全国政协开会时候的老朋友。老友相见,甚是高兴,不由得畅谈起了人生。父亲非常认同雄才老人谈人生感悟的四句话,应运而生,随遇而安,随心所欲,适可而止,并让我们用心记住。当时黎雄才先生家里一大捆古墨,都是好墨,一块捻,用来画山水,他说墨得分出来五色,只有好墨才能分出来,一般的墨不行,老人是中国山水画大家,全国知名,能见他画松树真是三生有幸,只见老人拿起笔,浓浓蘸了一笔墨,在纸上挥洒自如地勾画出一棵挺拔遒劲的松树,并且中间没在蘸一笔墨,而画面表现出松树上的黑白干湿浓淡焦都跃然纸上,将中国画的精髓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了不起,精彩!我们按捺不住高兴的心情一起为先生精湛的笔法鼓起掌来,老人都八十多了,每天坚持创作真让人敬仰,还问我都看见什么了,我说看到了您一笔就画出来了。当时我还纳闷了,老爷子说你看只有这一笔才能体现出来墨的五色,再来一笔就表现不出来了,所以当时我们就在墨的五色这方面,又有了一个深刻的记忆,另外看到老人画山水,从不用墨汁,研墨是几块古墨捆在一起研,用墨讲究也是雄才老人的特别之处。回来后,父亲总结说,你们年轻要好好用功,今天学的技法,是要把墨的五色能画出来,才没白来。这次去老人那收获太大了,对墨分五色的理解更深了,以后实际运用中更会体会到它的妙处。所以我们现在的绘画接受了各位大家之长,有自己的特点,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我们这个画派的作品。
溥佐作品
溥佐作品
溥佐作品
[天津美术网]:请您谈一下这个家传马绘画的特点。
[毓岳]:我们是满族,过去来讲是马背民族,所以满族人没有不喜欢马的,不会骑马的,然后到我们这代,受到了父辈的影响,在马上也用了功夫,在马的精气神上用功。因为马和人最贴近感情,所以马的那种眼神是非常善良的,是能和人类交流的一种眼神,所以我们在神上下功夫,重其神韵。在画法上,再接受历代画马高手的影响,在勾线和着色上不断进步,确实比一般画马的人在三矾九染上面更有成绩,最后把马的皮毛画亮,把马的表情画入神,我们主要下的就是这些功夫。
[毓峋]:其实画马从我爷爷开始就开始了专门的绘画之路,家里面养了好些马,都是品种特别好的马,但是他画的马用的是没骨法,就是没有线的存在,通过西洋画法的透视把马的肌肉和骨骼整个表现出来。后来,到我大爷溥雪斋那就开始改了,改成了用勾线条的形式,通过线条把这马的骨骼和肌肉表现出来,线条的阴阳顿挫和粗细把马的形象具体勾画出来,然后勾玩了线再去染,把马的整体表现出来,和没骨有区别,没骨是没有线条的。后来我们的画法也都继承了溥雪斋的画法,就是用线条来表现马。后来据我统计,全国画马的基本上都是以我父亲这种画法来绘画的,自己创作画马的好像很少,因为有自己派系的这个传统和特点。
溥佐作品
溥佐作品
溥佐作品
溥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