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名称:饮湖清澜——天津博物馆馆藏刘子久作品展
展期:2020.9.30—2021.2.28
展厅:四层7号展厅
主办:天津美术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画再度复兴,艺文荟萃,名家辈出。在当时京津画坛活跃的诸多名家中,刘子久先生当属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
刘子久先生学养深厚,勤勉好学,不仅擅临宋元明清诸名家,又于青年时代在北京师从金城先生,专工花卉山水,对传统笔墨的研习颇为精进。刘子久先生山水画取南宗、北宗之所长,又兼明清大家之墨韵,泥古而又出新,于苍浑里见清逸,雄强间含静穆,全然流露着隽永的书卷气。花鸟画在坚守宋元传统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的诸多元素,化平常为奇丽,变素朴为绚烂,不断开创花鸟新境。而书法在汲取古代书家精华之外,又显其不俗之功力。
刘子久先生是造诣颇深、技法全面的画家,亦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在“湖社”和天津市立美术馆任职期间,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为中国书画的发展积蓄了后继力量。
天津博物馆馆藏刘子久作品,大部分源自家属捐赠。今天,我们展出其中的90件(套)作品,不仅是为了天津市立美术馆(天津美术馆前身)建馆90周年的纪念,还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缅怀。刘子久先生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为世人留下的精神财富,足以令人仰慕,并致以诚挚敬意。
刘子久
刘子久(1891年-1975年),原名光城,号饮湖,天津人,画家,美术教育家。初学测量,继嗜国画。1920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向金城学习山水、花卉。1927年参加湖社画会,任湖社评议。1934年回津后,任天津市立美术馆秘书、馆长。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天津文史馆馆员,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刘子久的国画作品章法谨严,笔墨苍劲,赋色沉静,既有古人传统,又具个人风貌,体现了传承与创变的画风。另外,刘子久从事国画创作和教学20余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美术人才。
第一部分 林泉高致
刘子久的山水画苍劲峭拔,沉雄高迈,皴擦点染间融合了历代山水名家的笔意精髓。从宋代郭熙、李唐、马远、夏圭到明清戴进、樊圻、石涛,他在临摹诸家名作的基础上,取北宗山水之雄浑厚拙,又兼南宗山水之清俊秀逸,整体上呈现淳古秀润的清新样貌,为当时的天津画坛拂来丝缕清风。无论尺幅大小,他所构筑的是中国文人审美理想中的天地之美,充斥着清寂幽邃的诗意画境,亦承载着画家自身对山水自然的主观体验和独特感悟。其作品用笔细腻,施墨厚重,腾挪变幻之际,足见笔墨内蕴之丰沛,颇具老一辈艺术家的审美风范。
给军属拜年
秋山萧寺
瑞雪观梅
深山闲居
长城放牧
支援前线
第二部分 花语妙境
刘子久的花鸟画风格多元,重彩、淡彩、素墨等交互映现,纷呈中西绘画融合之风。其作品构思新奇,色墨相衬,清新明快而意兴盎然,展露不同于传统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花鸟,既弥散着水墨的韵味,又浮动着色彩的妍丽,体现了画家笔墨技法和表现语言的多样性。对于传统他广为取法,书法、绘画兼收并蓄,主要受沈周、赵之谦、恽寿平等明清诸家的影响,在写意、没骨等方面有所吸纳,生成东方审美之意境。同时,他又擅借鉴西法,在构图、色彩、颜料等方面敢于创新,营造淡雅清丽,妙趣自成的笔墨新境,实现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跨越与转化。
百禄图
柏树绶带
苍鹰睥睨
春月诗意图
第三部分 书以焕采
刘子久自幼秉承家训,坚持研习书法,涉及行、草、隶、楷、篆等多种书体,基本功扎实深厚。在书法艺术实践中,刘子久将书法的精神内核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上,在博览历代碑帖的同时,感悟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他多年临柳公权、赵孟頫、黄自元三帖,深入领会三位名家的书法奥义,逐渐将各自精华融为一体,遂成具有文化内涵的个性风貌。其楷书章法严谨,端庄挺秀,工整匀称而又蕴含变化之趣。行草则笔力刚健,饱满挺拔,畅若行云流水,变如疾风骤雨,起承转合之间跳动着生命的节律,满蕴出神入化的意境神韵。
行书 毛主席《七律·长征》
作为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刘子久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改造与革新,并取得了卓著的艺术成就。其捐赠藏品的首次面世,不仅还原了一个画家创作的各种状态,亦是画家不同时期艺术轨迹的真实记录。这些捐赠既是对国家大爱的具体体现,也是对社会无私的奉献和付出,此义举令人敬佩。从学术角度而言,这些藏品促进了艺术的进步与繁荣,也为深入研究京津画坛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直观丰富的佐证。
刘子久先生赋予世人的不只是精湛的笔情墨趣,还彰显了一代名家的学识、风骨和品格,如泛起波光的清澜,在过往的岁月里潋艳。当我们重新回顾刘子久先生的艺术历程,依然会被其作品折射出的艺术精神所感动,在敬重和感怀之外,更多地沉淀为珍藏经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