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9月30日至10月18日,北京画院在该院美术馆推出了“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展览。此展曾于2019年在希腊雅典展出,彼时,白石老人妙笔之下讲述的中国哲学与美学,为希腊观众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次展览也见证了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热情。
齐白石曾刊刻过一枚小章,曰“此中有真味”。这一个“真”字,竟成了希腊观众解开白石艺术的钥匙。据展览的策展人王亚楠介绍,希腊人尚“真”,早期先贤不断追问万物与时空的真理,哲学、数学、科学、艺术……应运而生,成为欧洲文明的起源。中国人也尚“真”,用自己的胸怀去感受生命的真意,宏如浩瀚宇宙、微若花鸟草虫,皆与“我”相通,为“我”所感,经笔墨的流转,绘成丹青画卷。一个“真”字,竟将中国艺术与希腊文化最本质的内涵描绘得恰到好处。
《寒夜客来茶当酒》
此次展览聚集了齐白石艺术精品近百件,分别以“不似之似”“象外之意”“物我之际”为章节,借白石老人笔墨一探中国人的形神观、意境观与宇宙观。
展厅里,王亚楠带领观者逐幅参观展览,并细细讲解着策展的思路。
不似之似
“不似之似”始终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儒道两家对此都有论述。荀子云“形具而神生”,说出了中国人的形神观;而庄子言“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恰恰与柏拉图“三张床”的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道、神、形的相生,一个是理念、现实、艺术的显现。
中国画贵在以形写神,不必处处描写,却能与物象契合,寓神情于其中,这便是“不似之似”。齐白石作画,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是造型的真实,可以通过娴熟的笔墨训练以及日常的对景写生来实现。而“不似”,则是源自“生命的真实”,往往需要画者脱离形的束缚并上升到对物象本质的观照,才能彰显。齐白石曾在《群雏图》的题跋中说:“画过八千绢,方不似鸡子,不似之似乃真是。”可见,画似易,画不似难,在似与不似之间则最难。
齐白石1926年创作《雏鸡小鱼》时64岁,为其花鸟画成熟的前后时期。画面上方有两段题识。其中一段,齐白石将自己比作鱼儿,表达对自在,进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企盼。另一段的意思是,善于写意的人注重物象的“神”,而善于写生的人则注重物象的“形”,若将写生与写意结合起来,反复为之,那么就能做到形神兼备。这段题字阐述了齐白石对中国艺术中“神”与“形”理念的深层探求,作品生动活泼之余,溢满了哲思,耐人寻味。
《雏鸡小鱼》
象外之意
中国有句古话:“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善文者吟诗,旨在言外之味;善乐者赏歌,重在弦外之音;善绘者作画,妙在象外之意。那么,象外之意,其“意”为何呢?或因物喻志,或为诗造景,或寓以吉祥,又或慨叹平生。这样,画中的题跋就成了窥探画家心迹的线索。
齐白石出身农民,他的画中有中国民间天然自成的趣味,有宗教神话世俗化或者说个人化的表达。齐白石又是一介文人,他的笔下有中国士大夫修身立德的风骨,有文人墨客吟咏诵唱的诗意。这些,都使得白石之作超越了物象之美而充盈着诗意、道义和人情味。
展品中,《白菜蘑菇》异常有味。两棵白菜宛如刚刚出土,还带着泥土的芳香;几只大小不等的蘑菇,以墨色变化呈现丰富形态,布局灵巧、疏密有致。右侧的跋语记述了白石老人家乡菌菇的鲜美,可惜因为自己客居他乡,无法与家乡的亲人共享美食。此幅作品,充溢着浓郁的思乡情结,白石老人以农家的蔬果,唤起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也是他象外求意的典范之作。
《蘑菇竹笋》(《小品册页》之四)
物我之际
中国人的哲学观是入世与出世并举。因此,中国画里的山水,不只是山川、河流、曲径、烟云,它是“我”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存影,是与“我”生命相关的世界。齐白石的画饱含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他的山水,源自现实的图景,摆脱了“四王”程式化的束缚,并以一种大道至简的方式,传递出中国人对于家园、山川乃至浩瀚宇宙的认识。
这次展览中,有数幅白石老人的小幅山水画格外亮眼,如画于1910年的“借山图系列”之《洞庭君山》《滕王阁》等,均以简笔出之,构图清奇有趣,笔法稚拙笃定,画面中的大量留白白而不空,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得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而为数不多的笔墨,疏减概括,获得以少胜多的画面感,趣味盎然。(记者 王茜)
《洞庭君山》(《借山图》之四)
《华岳三峰》(《借山图》之十三)
《滕王阁》(《借山图》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