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一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 [公告]第九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 • [公告]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
- • [公告]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初评入围结果
- • [公告]“十艺节”全国美展作品征集启动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 [展览]天津文交所下周举办书画精品展
- • [展览]西部多所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将亮相中...
- • [展览]海峡两岸孔孟文化书画展台北开展
精美的浅绛瓷壶。(资料图)
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资料图)
精美的浅绛瓷壶。(资料图)
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一度被轻视、进入门槛低……
十年前,若收藏浅绛,可能会被人嘲笑甚至是轻视。因为晚清民国瓷器历来不为世人所重,更何况彩质轻薄容易湮没的浅绛彩瓷。不过这几年来,浅绛彩瓷因为它兼具很好的欣赏价值与不错的投资价值,逐步成为人们的投资新热,不乏一件精品过百万元的例子。
在去年的中国文人瓷画研讨峰会上,全国300多位浅绛彩瓷收藏专家汇聚一堂,一下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浅绛彩瓷为什么如此受重视?
最近两三年,浅绛彩瓷在收藏拍卖市场上屡被重视。中国嘉德、中拍国际、北京长风等拍卖行2010年陆续推出浅绛彩瓷专题,2011年天津海天、英国宝龙也推出了自己的文人瓷画专题。2012年10月份,在英国的宝龙拍卖会上,众多华人藏家展开激烈争夺,其中程门山水板以49.66万元成交,其他画师的浅绛彩瓷也有不俗的表现。以2010年为一个转折点。2008年以前,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三大家的瓷板、琮瓶、成对帽筒等器型价位在10万至15万元之间,而2012年已跃升到40万至50万元之间。2011年,程门父子合作琮瓶一对,以84万元成交。
民间交易也较活跃,2012年10月,王少维作、王凤池题款的浅绛彩大瓶以120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单件浅绛彩瓷民间交易的最高纪录。
有行内人士发现,浅绛彩瓷的行情近十年间涨了10多倍。多年经营瓷器生意的庞老板透露,十年前5000元左右就能买到俞子明的作品,现在开价要在5万元至10万元之间。“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年初,朋友在古玩市场以5250元的价格购进一只浅绛彩四方瓶,不到半年时间就以2万元的价格转手。”他说。
不过有行内人士指出,浅绛彩瓷虽渐热,但是还未经历大面积的话题炒作,和元青花以及年代稍晚的新粉彩瓷器相比,价位着实很低,以此来看未来市场,应该还有一波拉升空间。
收藏浅绛彩瓷不可不知的两件事
一要注意画面完整性二要收藏名家的作品
“目前市场上,浅绛彩瓷的精品已经不多了。”某收藏专家康树森介绍,浅绛彩瓷价值高低的关键在于艺术性。一般工匠作品和名家作品的价格可以相差10倍甚至更多。
因此,在收藏浅绛彩瓷器时,首先,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性。浅绛彩瓷器是低温烧成,受彩料与烧制工艺的限制,彩料与胎釉的结合不够紧密,容易脱落。
其次,要注意收藏名人作品,浅绛彩瓷在制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们的作品艺术水平高,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同时,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保存的相关资料并不是很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才对他们有一定的认同,当时的代表人物有:程门,字松生;金浩,字品卿;王廷佐,字少维;王凤池,字丹臣等等。
浅绛彩瓷的艺术价值:
它是“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的完美表现
浅绛彩瓷是一种瓷器彩饰品种。“浅绛”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它是中国元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山水绘画技法,浅绛彩瓷则是清代晚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彩瓷新品种。它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纹饰,再染以淡赭、草绿、淡蓝等颜色,经低温烧成的釉上彩瓷。题材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卉等。从事浅绛彩瓷制作的艺人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他们大多通书画,能诗擅文,制作浅绛彩瓷时,从图稿、勾画到渲染都是由一人来完成的,使画面自由洒脱,充满了艺术表现力。
浅绛彩瓷,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其标准工序是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
浅绛彩瓷有一大突破是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或题诗、署款兼备,这在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
三大原因让浅绛彩瓷成为不错的“冷收藏”
浅绛彩瓷兴起于同治光绪年间,至多不过存在70年,便被新粉彩取代,在瓷器史上素来不受重视。大约十年前,即便是浅绛彩瓷名家之作的一个瓷盘,5000元亦可入手。
然陶朱公有云:“人弃我取,人取我弃”。此乃经商致富之诀窍,亦是收藏的不二法门。浅绛彩瓷一度不为人重视,如今十年倏忽而过,基本上所有的浅绛彩瓷,涨幅都在10倍左右。虽然和某些当代艺术品一路狂飙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其进入门槛低,风险小,收益稳定,也可以说是一门不错的“冷收藏”。
浅绛收藏为何由冷转热?首先,它产生于乱世,存世不久,为一现之昙花,可以引人兴趣。
其二,其确实在中国瓷器史上,以文人气质入瓷画,
诗书画三源同现瓷胎,使得中国文化最精华的情致,和瓷器造型艺术结合。承前启后,有其特色。
其三,其最大的缺点,也就是低温烧就,颜料容易脱落,尤其是绘人之作面目漫漶模糊,反而带来一种古旧残缺之美。这种缺陷美,使得在浅绛彩瓷中,精残品的价值往往胜于普全品。(收藏周刊记者 曾贵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