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2013年全国油画作品展初评结果
- • [公告]第三届桐乡廉政漫画大赛评选结果
- • [公告]201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
- • [公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征文启事
- • [公告]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展复评结果
- • [展览]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征稿启...
- • [展览]北京艺博会首推新写实油画展
- • [展览]马泉从艺60周年书画展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贾长华洞收藏的奇石: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南盘江石)
贾长华洞收藏的奇石
“石奇含天地,趣雅意隽永”。在奇石收藏家贾长华眼中,奇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是无声的诗,是不朽的画,它留给人间无尽的爱。难怪古今名人多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他爱石、藏石成癖,把感情寄托在石头上,怡情明志,留下脍炙人口的趣闻。
泰山“石敢当”献母校
天津师范大学今年恰逢55周年校庆,作为著名的新闻人,同时也是师范大学的著名校友,贾长华为母校献上了一尊“泰山石”。这位天津师范大学75届的政教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曾在天津师大学报编辑部工作三年,至今依然是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对于自己捐赠的泰山石,贾长华表示这是有典故的,“泰山石很有名,而且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送给他们以后,我还为它写了两句话——‘多见中华石争奇,独闻泰山石敢当’。这里面有一个典故:‘石敢当’这三个字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意思是石头能够抵挡邪气,所以从西汉时代起,用石头辟邪这个形式就已经开始出现。比如在宅院里放一块石头,邪气就进不来,可以辟邪、镇宅。而把‘石敢当’和‘泰山’联系在一起则是在明代初期。泰山是五岳之尊,它具有很大的正能量,‘泰山石敢当’说明这块石头辟邪的威力更大,所以现在一说泰山石都会提到‘石敢当’。”
贾长华表示,赠送“泰山石”有两层含义:一是希望为天津师大带来平安吉祥;二是爱石兴业,祝愿母校根基永固、兴旺发达,愿大家都具有爱石人的特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工作。有人说贾长华的人生为奇石人生,他有着石头般的质朴,保持着传媒人的本色;他有着奇石般的杰出,掌舵中国晚报中的名旦;他有着石头般的缄默,保持着低调的风格;他有着石头般的坚韧,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
大冯送字“醉石斋”
贾长华的书房里挂有一块匾额:“醉石斋”。“醉石斋”这一雅号,是他非常尊敬的好友——著名作家、画家、民间艺术家、收藏家冯骥才先生给起的,并由他亲笔书写了这三个大字。
1999年春节的一天,墙上挂钟的时针已经指向了午夜时分,贾长华家里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原来是冯骥才打来的。他和大冯有一个共同的生活习惯,就是每天都会很晚才入睡。所以,尽管是深更半夜,家家户户都已熄灯,他俩之间的通话都属“十分正常”的事,“大冯在电话里兴冲冲地说:‘我刚刚写完三个字,是写给你的。’我一听,立刻问:‘什么内容?’大冯慢条斯理地说:‘我写的是醉石斋,我正和夫人端详着这三个字,都感到写得最得意的是醉字。’我又追问:‘为什么?’他接着说:‘你对奇石非常陶醉,可每天的小酒也是让你不断地‘醉’,这个醉字写得好。’说到这儿,我在电话里听到他和夫人都忍不住地大笑起来……”
其实,作为报社领导的贾长华并不爱喝酒,在家吃饭时也从不喝酒,但在工作中忙于各种应酬,又不得不喝酒,而且喝得特别实在,经不住别人一劝再劝,便一杯又一杯地饮酒下肚,所以不时有“喝高”的时候。他的醉态、醉话……冯骥才都有身临其境的了解。“当他说:每天的小酒也是让你不断地‘醉’之际,我无言以对,因为这是不争的事实。说实在的,对这个‘醉’字,我从内心并不讨厌,反而在有些时候还觉得挺有情趣的。当然我绝不赞成毫无节制地喝酒,更不赞成喝得酩酊大醉,这样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还会造成种种不好的后果。”
提到“醉”字,其实没必要一味地跟“醉酒”联系起来,不妨可以理解为“陶醉”。何谓“陶醉”?就是热衷于某种事物或者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之中。有了陶醉,就会迷恋,有了陶醉,就会钟情,就会有热忱。贾长华是一个“工作狂”,平日每天清晨六点多钟就从家里出来,晚上八九点钟回家是“常态”。但由于对奇石的爱,他再忙也要挤出一些时间“玩石头”。这令他的生活得到调节,情绪得以放松,心情也就一下子轻松了起来。虽对奇石分外陶醉,但这不仅没有影响到贾长华的工作,反而还能养精蓄锐,可以更加努力地工作,把所承担的工作做得更好。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陶醉于奇石之中,妙不可言。”
珠峰“飞”来菊石化石
石头凝聚着大自然的精、气、神,正所谓:石上有乾坤,石中有文化。贾长华搜集奇石,订阅奇石杂志,学习地质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以石会友,长了见识,增了灵感。
对于奇石爱好者和奇石收藏家来说,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收藏到“独有”的奇石。这里所说的“独有”就是其他奇石爱好者和奇石收藏家都很难搜罗、很难占有的私藏。这样的奇石,既是值得炫耀的,也是弥足珍贵的。贾长华所收藏的一些奇石就称得上是“独有”,“我有一块‘菊石’的化石,采自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2006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家在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非常幸运地采集到一些‘菊石’的化石。‘菊石’是一种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地球上早已灭绝了。它有一副美丽的外壳,种类达十几个,形状差别不大,只是体积大小不一。‘菊石’原本栖息在浅滩之中,与中国南海现存的鹦鹉螺分外相似。”贾长华的这块“菊石”化石,是他的朋友——陶宝祥和陈思亮赠送的,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专家,贾长华与他们有着频繁的交往。他说,这块“菊石”化石具有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因为虽然国内不少省份、国外不少国家都有出产过“菊石”化石,但这块“菊石”化石,却是来自人迹罕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是十分罕见的,是其他的奇石爱好者和奇石收藏家很难得到的,因而在奇石收藏界博得一片赞叹声。
“偏要”贱卖的山川奇石
贾长华收藏的奇石,多得可以令参观者眼花缭乱,而这些缤纷的奇石当中,贾长华最钟情的是两块“文字石”,一块为棕色,石纹形成一个山字;另一块为黑色,石纹形成一个“川”字。两块文字石放在一起,就组合成“山川”字样。
说起这两块石头,贾长华说是他“很幸运求得的”。“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平安里一带的一栋大楼的地下室里举办了一个奇石展销会。我从一个朋友口中得到音讯,立即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时间风风火火地赶去,不停穿梭于一个个奇石摊位之间,突然发现了这两块文字石,并得知主人是来自广西的一个农民。看到这两块石头,我的内心一阵兴奋,马上就与主人搭讪,进一步了解到这两块文字石出自广西柳江,售价6000元。我费尽唇舌经过再三划价,划到2600元,就再也讲不下来了。当时的2600元对我来说是一笔不算太小的负担,我难以下决心去买。于是,我带着一种遗憾离去了。”
回到天津之后,这两块文字石始终被贾长华挂念。平日里,他每天的工作很紧张,而且从来不会偷懒、不会走神,但奇怪的是,只要稍有闲暇,这两块文字石就不时地在他的脑海中浮现。终于在某个星期天,抽了半天的闲空儿,他又跑到那个地下室,惊奇地发现那两块石头还在那里并未售出,不禁暗自惊喜。因为那个奇石展销会转天就要闭幕了,这两块石头主家要是卖不出去的话,怎么运来的他还要怎么再运回去。贾长华抓住这样一个机会,再次与他划价。经过一番艰巨的“谈判”,他只好忍痛以几百元的价格将这两块“写”有“山川”字样的文字石卖给了贾长华。
俗话说好事成双。时隔不久,贾长华又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了一块出自北京市平谷县的“金海湖石”,其间金灿灿的石头上有巍峨的山峦,也有湍急的河流,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川图”。“山川”的文字与“山川图”凑在一起,相互补充,相映成趣,凡有观看者无不拍手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