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等装饰的如意,如今已经成为有着几分“仙气”的陈设,不是被人拿在手中把玩,就是放在博古架上欣赏。但是,最初的如意,却与“痒痒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周日,收藏爱好者董先生向藏金鉴宝专刊特约专家展示了两柄木制如意。一柄为小叶紫檀打造,整体造型颇为传统,头部仿制灵芝的模样,有细密的花纹,通体雕刻各式吉祥纹饰,上中下各镶嵌小块象牙作为点缀;一柄为海南黄花梨制成,头部则是一朵祥云,抽象了不少,根据木材的造型,雕刻师融入了“貔貅衔钱”的造型,颇具美感。
“两年前,我在市场中买了这两件如意,摆在家中天天欣赏,却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样的如意难道就是简单的摆件,没有什么特殊的实用意义吗?”董先生询问,“如意”的名称由来究竟与它的造型是否有着联系。
“很早以前,如意其实就是‘痒痒挠’。”专家表示,现在的如意不是名贵木材雕刻,就是玉琢金镶嵌,还真是鲜有人把它们与挠痒联系到一起。
专家点评
“尽管现代人听起来用如意挠痒很奢侈,但论及如意的起源,其实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搔背工具,它还有个比‘痒痒挠’更为含蓄的名字叫‘不求人’。”天津家具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会员童云介绍,正是因为用途,最早的如意顶部并不是灵芝或是祥云模样,而直接是手指之形,以代替手够不到的地方,给自己的背部挠痒“不求人”,自然也就“如意”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意慢慢从单纯的“痒痒挠”到兼具“笏”的用途。笏板也就是大臣上朝时手中拿着的记事本。“融合大俗大雅的如意,形态和用途也随之慢慢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继续在民间做‘痒痒挠’,而另外一支就承载了吉祥含义,成为陈设品。”
“董先生带来的两件如意,应属于现代人制作的木雕作品,雕工均属上乘。”童云表示,虽然紫檀如意的雕工更为复杂,但由于材质等原因,海南黄花梨如意的价值更高,应在前者价格的10倍左右。
采写/摄影 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