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墨彩描金耶稣复活图盘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1700-1710年青花出岛风景图盘
在18世纪中西方艺术与文化交流中,以西洋人物作为瓷器装饰的主题成为显著的中西融合的典范。无论是幽静淡雅的青花瓷还是艳丽多姿的彩绘瓷,都在以西洋人物这一特殊的装饰题材,表达着特定文化背景下,中西融合所体现出来的多样化艺术形态。
青花瓷
“最好的青花瓷器是为私人买家而作”
明清两代,景德镇产青花瓷步入昌盛时期。订制瓷器早在16世纪早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还只是为了满足少数葡萄牙皇室贵族或泛海东来的商人、传教士的具体要求而制作。明中期以后,民窑青花瓷的烧造数量已大大超过了官窑瓷,以致有人评说“最好的青花瓷器不是为皇帝制作,而是为私人买家和贸易者而制作”。外销瓷以民窑烧制,更利于外商提供画样。
17世纪,中国外销瓷在欧洲被视为奢侈品、收藏品和珍贵器皿,随着18世纪中西瓷器贸易的蓬勃发展,瓷器不但成为新兴的中产阶级的必用品,而且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外销青花瓷器上的西洋人物图像因之更加丰富,出现了以田园风情画为画稿的风景人物图像。
早期的青花瓷绘西洋图像以西洋花卉和徽章等较多,而西洋人物图像则出现较晚且数量相对较少。人物图像画面多表现皇室贵族宴饮、狩猎、演奏等娱乐活动,或表现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事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方面:
首先,以青花瓷表现西洋图像的器物烧造年代多集中在康熙、雍正时期,这一时期装饰有西洋图像的订制瓷价格昂贵,主要消费群体是欧洲的王公贵族。其次,景德镇地处内陆,瓷绘画工多依照送来的画稿描摹,徽章和西洋花卉等具有图案装饰性又容易描摹的西洋图像成为首选。再次,景德镇开始于18世纪初期烧制墨彩珐琅瓷器,能模仿欧洲铜版画和蚀刻画的视觉效果,所以在选择描绘西洋人物图像种类时,墨彩瓷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青花瓷的地位。
彩绘瓷
18世纪欧洲市场上的墨彩瓷价格比同类青花器高出四倍
相对于青花瓷上的西洋人物图像,18世纪中国彩绘瓷上的西洋人物图像种类更丰富。无论是明代出现的五彩、斗彩、素三彩、矾红彩,还是清代出现的珐琅彩、粉彩、墨彩等新品种,都绚丽而繁盛。
墨彩瓷兼美水墨画和铜版画
早在16世纪中叶,欧洲传教士就开始在景德镇订购一些宗教用瓷器。18世纪初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产品中,有一种“其底心绘有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像——十字架两旁侍立着圣母和圣约翰”。“耶稣瓷”的生产和艺术表现上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18世纪初期墨彩瓷的产生与发展。墨彩是釉上彩瓷器品种之一,以黑色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釉料,在瓷器上绘画,经彩绘烘烤而成。宗教题材人物多用墨彩描绘,以墨彩纤细的灰黑线条勾勒图像造型并敷彩,不仅符合宗教氛围,更能再现版画原作的色调。
墨彩不仅用来描绘“耶稣瓷”,更多地用来表现欧洲时尚人物和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浓黑的彩料在似雪的白釉或仿石、豆青、米黄等釉上装饰绘画,既类似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又能模仿欧洲铜版画和蚀刻画的视觉效果,因此受到中西文化的双重接纳,在18世纪中国瓷绘西洋人物图像装饰上得以普遍应用。康熙皇帝晚年对法国里摩日珐琅工艺品非常喜爱,并尝试将这种华丽缤纷的装饰手法移植到瓷器上去。法国传教士钱德明在1723年的报告中提到:“我们亲爱的郎世宁在宫廷里整天埋头于他的艺术……他先是在瓷器上彩绘着色,然后以普通的画技作些油画和水彩画。”珐琅彩瓷器在宫廷内部得以流行以及西洋画师参与绘制,促进了粉彩的出现和清代彩瓷的发展。官搭民烧,彩绘瓷日渐繁盛
当然,宫廷和民间瓷绘技艺并非截然分开。由于粉彩瓷的兴盛及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清廷采取了官搭民烧的措施,加之乾隆七年(1742年),清廷诏令“御器厂烧造之脚货瓷不必送京,即在本处变价处理”,彩绘瓷“由是日渐著”。
民窑中运用西洋装饰元素应该早于官窑。据记载,自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就不断有广东瓷商带外商到景德镇订购彩瓷,销往欧洲的彩绘瓷器被赋予“玫瑰族瓷器”的美誉,以致18世纪欧洲市场上的珐琅彩、墨彩瓷的价格要比同类青花器高出4倍。
雍正年间,广州出现了附属于洋行的彩绘瓷作坊,将来自景德镇的白瓷加工成适应外销的彩绘瓷,被称作广彩。广彩瓷绝大部分产品销往海外,出口数量庞大。一位美国旅行者威廉(William Hickey)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参观广州珠江南岸的“广彩”加工场后描述说:“在一间长厅里,约三百人正忙着描绘瓷器上的图案,并润饰各种装饰,有老年工人,也有六七岁的童工。”足见当时广彩瓷生产加工的庞大规模和兴盛景象。身着西式服饰的中国人形象
彩绘瓷的发展丰富了外销瓷品种。不仅如此,18世纪的西洋人物瓷塑更成为中国瓷器外销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康熙五彩、素三彩以及乾隆粉彩西洋人物瓷塑,还包括一直深受西方人喜爱的福建德化窑白釉人物瓷塑,让我们从立体的角度了解到小到服饰大到当时重要的历史事件等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趣的是,多数瓷塑西洋人物形象,虽然身着西式服饰,发金脸白,但是一望五官便觉得是典型的中国人形象,完全不见西方人高鼻深目的五官特征。这或许是因为中国瓷绘画工很少有人真正见过西洋人,也并不熟悉人体解剖知识及西洋艺术表现技法,使得多数18世纪瓷器上装饰的西洋人物图像,或多或少都打上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烙印。
中国外销西洋彩绘瓷的另一个特点是传统的俯瞰法与西洋透视法既融合又矛盾地处在同一画面中,中国传统的以线造型和西方以光影与体积塑造形体的方法共同塑造了人物的形象。从这些瓷绘西洋人物作品中,可具体地看出画工理解与接受西洋绘画技法的困境与出路,也反映了中西文化双方有选择地借鉴和吸纳的事实。
马未都说
如果知道猴子和鸟的含义中国工匠估计就不会做了
中西文化碰撞时,我们会发现很多差异。那么多外销瓷,直观上都不能认定那是我们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带进来的,又被返销出去,我们没有保留这样的文化。
中国文化表达跟西方表达在很多细部是有碰撞的,而我们有时候并不清楚。比如,我们文化中画猴子。猴子代表什么呢?对于中国人来说,猴子象征了官阶。比如“马上封侯”,猴子骑在马背上,意思是你马上就要升官了。还有“封侯挂印”,猴子去捅马蜂窝。猴子没事捅马蜂窝干嘛?因为“蜂”同“封”谐音,又是要当官了。
在欧洲人眼里,这就有差异了。我曾看到一个外销盘子上,画着几个猴子,欢快地打开一个鸟笼。西方人认为,笼中鸟是女子的贞节,猴子是男性性欲的象征。它打开这个笼子,就是要放这个贞节出来。今天觉得这可能有点色情,但在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含义,有一点妇女解放的意思。
然而中国的工匠不了解这个。中国人画猴子,就是当官的意思,鸟也就是花鸟鱼虫,都是怡情养性的事。中国工匠肯定不知道欧洲的含义,所以很高兴地给画了。如果当时中国工匠知道它的准确含义,我估计还就不给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