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藏家买什么画:从四百元到一千万的收藏方案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12-18 12:34
在收藏的最初,你必须将它与投资区分开。做生意讲手段,但是搞收藏不同,只要你喜欢,那就是赚了。
新艺术家层出不穷,新买家在哪里?
在并不算大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里,年轻人是一股引人注目的新力量。他们的品位与父辈有关又不同,与商业社会相连又疏离,谢晋宇、宗龙、周大为、陆寻、包一峰、李慧娜、林正是谁?安迪·沃霍尔、马琳·杜马斯、傅丹、草间弥生、坎迪德·霍夫和杰里·尤尔斯曼、徐冰、周春芽、陈箴、史金淞都在他们的收藏名单上,这些年轻人的收藏已经足够北京匡时拍卖搞一场足料的“两岸三地青年收藏家邀请展”。
在与展览同步的“新声:资深与新生代的收藏对话”研讨会上,年轻藏家也亮出了他们的世界观。他们中有受家族影响的藏二代,有具国际背景的收藏新势力,有专门收藏中国潜力股的年轻藏家,他们开始收藏的理由千差万别、经历千差万别,但对艺术的喜欢是相同的。那些亲手挑选出的好作品,让他们激动而沉醉。日本工薪收藏家宫津大辅感叹:“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中国年轻收藏家,他们提出不同的收藏方式表现如此积极。”
谢晋宇:“一定要开始,不开始的话永远在旁观。”
入门收藏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谢晋宇建议:“先把它作为装饰你家的装饰品买,尤其现在网络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可能几千块就可买到。一定要开始,不开始的话永远在旁观。”因为收藏,原在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教的谢晋宇,今年调至四川大学从事艺术管理研究,彻底转向钟爱的艺术事业。
谢晋宇被称为中国版的宫津大辅,他是用大学教授微薄薪水换回满屋作品的工薪收藏家。“我真正称得上收藏品的东西其实很便宜,那幅作品在‘嘉德在线’拍卖标价400元,加上佣金也就440元。艺术家郑维如今在业界已经有一点影响。”谢晋宇一开始买了很多算不上艺术品的作品,2004年买下的郑维作品是他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藏品。
谢晋宇的收藏名单中有许多正当红的年轻艺术家,如臧坤坤、闫珩、郑维、李明、黄亮、潘泓钢、胡有辰等。谢晋宇2008年就认识臧坤坤,是臧坤坤的第二位藏家,最早收藏了他的《有阴阜的环形沙发》和《中国熊猫》。谢晋宇认为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是‘穷人帮穷人’,碰到超出预算的作品,甚至不惜卖掉房子。
谢晋宇2007年收藏闫珩作品《心灵的透支》,收藏闫珩开启了他和一群鲁迅美院学生的缘分,关注贾蔼力让他的鲁美之缘更深。看着他们成长,他欣慰地发现,“现在这群年轻艺术家在传统绘画上的坚持和探索已成壮观的鲁美现象,评论界很关心他们对绘画的专注。”而他的收藏对这个线索显然有所贡献。
宗龙:“单纯喜欢也是重要的收藏脉络,个人情结很重要。”
宗龙开始收藏的方式和谢晋宇相似,最早通过网络进行。“在艺术类网站看年轻当代艺术家,大量看,一个一个人看,然后挑选出来,将他们的学习背景进行综合比较。”他曾在网上用几千元买下两幅陈列的作品。臧坤坤还是学生时,宗龙就买他的作品。李青、屠洪涛、陈益军、冷广敏等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在宗龙的收藏单上。
“在收藏里,个人喜好占很重要的比例。单纯喜欢也是重要的收藏脉络,个人情结很重要。我父亲对艺术品特别喜好,有很多情结,他有三百件,我自己收藏三四十件。”宗龙的父亲2005年开始收藏,从美术史角度考虑收藏脉络。张晓刚的作品,叶永青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谷文达的早期创作,王兴伟的早期作品,曾梵志、周春芽的很多系列都有收藏,甚至有何工作品完整的收藏。宗龙的收藏则主要以年轻艺术家为主。
在英国留学时,宗龙接触到艺术品收藏,他学习中国古代家具,瓷器瓷杂,也对齐白石、张大千等近现代书画感兴趣,然后开始关注当代艺术。2009年宗龙到央美进修,“认识了很多专业人士、机构和画廊,和经营者、批评家交流,开始购买好的艺术”。
尽管已收藏徐累、李津等人的当代水墨,宗龙近期仍将对当代水墨加深学习和研究,“这些艺术家回归到中国本身,说得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宗龙收藏的周春芽的《桃花》非常耀眼。此作2010年于英国伦敦参加“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大展,登上展览海报和画册封面。“不管是青年还是成熟艺术家,一定选择他很重要、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购买。作品不在乎尺幅有多大,更重要的是内容,是否是上一个系列到下一个系列转型期的作品。”对于看好的艺术家,宗龙经常和父亲探讨,和批评家交流。
“我希望有个脉络来收藏,关注的艺术家,每个系列的重要作品都要拥有。这个很重要,回头来看是一个很完整的体系。”宗龙说。
周大为:“我不用担心哪天卖它,因为一定卖不掉。”
信都国际董事长周大为,曾在加拿大随美术史家曹星原学美术史。1985年出生的他,视鲁贝尔家族为收藏榜样。他认为藏家首先要尊重美术史,他的收藏也遵循美术史发展线索。他的第一件真正藏品是2005年从香港佳士得拍下的吴大羽蜡笔画。目前,周大为已收藏三百多幅老油画。他既找寻着徐悲鸿、刘海粟等第一、第二代旅法、旅日艺术家的脉络,又在当代国际化脉络上找寻新的语境,收藏刘韡、徐震、傅丹等人的当代艺术作品。
“我觉得我比较幸运,收藏艺术品并没走太多弯路,我读完大学回来,读了美术史,也读了经济,这个方面来的更小心一点。”周大为已是“越收越知道怎么收”。
周大为收藏的傅丹《百威淡啤》是一件争议性作品。傅丹2012年用金、纸板、邮票创作的这件作品,外表朴实得就是一个纸箱子。“我通过美术史的角度来收藏。”周大为说。
傅丹是1975年生的观念艺术家,2013年获古根海姆Hugo Boss艺术大奖。“这个艺术家是越南籍的美国艺术家,跟我经历相同,我也是在美国长大。他在世界各大展得到策展人和美术界的认可,这也是带有社会性和目的性的收藏品,当然我也喜欢,跟我也有关系。这个作品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不用担心哪天卖它,因为一定卖不掉。” 周大为说。
陆寻:“如果你收藏了一幅作品,就该为它负责,了解它,滋养它,不能随便就抛弃它。”
陆寻和周大为在加拿大读同一所大学,住同一栋公寓,但从不认识,后来却因艺术结缘。“以前生活是封闭的,接触艺术后,很多门被打开,认识了很多朋友。到现在为止非常感激能够进入收藏的世界里边。”
学纳米技术的陆寻也是藏二代,从小耳濡目染。“我父亲的艺术感觉非常好,收国画,民国文人、政治家的手稿,从小就经常看他回家时手里拿着一卷国画的兴奋劲儿,当时我也不懂,他非常想跟我分享,我都不理他。”
但父亲的收藏基因还是显现了。2005年创办南京四方美术馆,陆寻对艺术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他跟策展人朋友去威尼斯和巴塞尔。“在巴塞尔见到殿堂级艺术家也有价码,可以购买。比较安静、冷静的东西是我喜欢的。”他买下马琳·杜马斯的《关联区域》。杜马斯被称为“精神表现主义者”,作品曾在2005年佳士得伦敦拍卖会上创下新高,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在世女艺术家”。
陆寻认为收藏与金钱最好能分开,“收藏怎能用单纯的金钱来衡量?”他强调:“如果你收藏了一幅作品,就该为它负责,了解它,滋养它,不能随便就抛弃它。”
包一峰:“我也是靠自己的双手,赚到钱来投入。”
“他是工薪族收藏家,我也是靠自己的双手,赚到钱来投入。”包一峰1994年就开始收藏艺术品,和宫津大辅的收藏几乎同步。“九十年代买一张画要8000元人民币,但那时我的工资也就100-300元,后来慢慢涨到一两千。对打工的人来说,工资的数额是有限的,但我那时就对自己说,每一年在自己生日时都给自己买一件小作品。”
包一峰的第一件藏品是在上海香格纳画廊买下的肖小兰丝网版画。他是香格纳画廊的第一个“本土买家”。艺术家薛松也对他感叹“你是第一个买我作品的中国人”。
如今,包一峰是霖杰公关董事总经理。这位“中国时尚公关一哥”,爱艺术品远胜于爱奢侈品。他从小作品入手,慢慢买得多一些、大一些。他公司的墙壁上、角落里充满油画、版画、摄影、雕塑、装置等。从欧阳春、王玉平到刘野、曾梵志、丁乙,以及近代大师关良等的作品,他都有涉猎。他对版画情有独钟,目前收藏了苏新平、康剑飞、邱黯雄、孙逊等艺术家的作品。
对装置他也有浓厚兴趣。赵要的灯箱,邬建安的剪纸,史金淞的树均被他收入囊中。他喜欢史金淞《树》的文人情怀,史金淞的大多数树都是1:1比例,而他2011年用木钢等综合媒介创作的《树》,是专为包一峰定制的作品。这两年包一峰也更多关注年轻艺术家,“尽我所能地帮助他们”。
“我买入的艺术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卖过。”包一峰说。
李慧娜:“好的东西大家都看得懂,所以你不要想好作品以便宜的价格买到。”
李慧娜的父亲是上海紫砂壶收藏家李铭。“父亲的收藏只是告诉我你可以走收藏这条路。一开始他也是希望我和他能有一样的爱好,但我还是喜欢油画。”2008年李慧娜就开始看油画,“看了两年油画,没办法下手,很难有人让我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艺术家。”14岁就开始画画,又毕业于美院油画系的李慧娜以审视的目光看作品,没有内容的绘画无法打动她。
当代艺术激发出她极大的热情,她从具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着手,陆续收藏了蔡国强、徐冰等艺术家的作品。“蔡国强、徐冰在国际上代表的是中国,他们的作品表达方式很西方,但是内容又是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我非常接受、认可,所崇拜的也是他们代表的这种中国文化。这是我开始收藏这两位艺术家作品的初衷。”
李慧娜收藏第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是在嘉德义拍上,用100万拍下的蔡国强的《小船》。2011年台湾罗芙奥春拍上,蔡国强的《向日葵》300多万起拍,“我们叫到900多万还没拿到,就非常不开心”。第二天就是徐冰最大尺幅的新英文书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北京匡时拍卖,从600万元起拍。“那时也有人跟我们抢,我爸就跟我说:你一定要买到对的作品。假如你真的喜欢,价格高一点可以买到好作品的话是没关系的。好的东西大家都看得懂,所以你不要想好作品以便宜的价格买到。那张是徐冰非常重要的作品,你就狠心买吧!我就狠下心叫到900万,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035万。”
徐冰的作品李慧娜收藏了四件,“我为什么收那么多徐冰的作品?它们对我是思路上的开拓,我之前看不懂他的新英文书法,而当看懂的那一瞬间,那种茅塞顿开,他是唯一一个可以给我这种感觉的艺术家”。李慧娜收藏的最贵的作品就是徐冰的,父亲对她说:“你不要去想投资这件事,不要去想赚钱,买艺术品不要那样想。”
林正: “我从国外回来,有自己的方式了解国外艺术家。”
林正是798艺术区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负责人,其父林明哲是台湾著名收藏群体“清玩雅集”成员。“清玩雅集”成员有自己的一套收藏观,林明哲的收藏总将家里库房堆得满满。“父亲收藏一段时间的美术史,例如要收藏四川的这一段,就要收藏罗中立、何多苓等艺术家那段时期所有作品。”而林正则认为收藏应该是很精的,要买就买最杰出、最经典的作品。
林正从“清玩雅集”那学到一个好的收藏方式:好作品比贵是没错的,可以花重金购买。他的第一件藏品是花了约20万美元买下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对性的痴迷》。“草间弥生在美国有段历史是非常辉煌的。这个价格不算很贵,以她的身份和创作历程来讲的话。我把国际上知名艺术家和中国知名艺术家作比对。周春芽那时100×280cm的画可能就200万-300万了,草间弥生这么大的作品也就80万-100万。以性价比来说,还是草间弥生比较合适。”
《对性的痴迷》曾在蓬皮杜展出,它还有很多衍生品。如今已比林正购买的价位高出许多,“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买得贵一点没关系,但是要买得对,买对比买贵更重要!”林正说。
林正本科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史与艺术创作专业,硕士毕业于澳洲雪尔顿学院多媒体艺术专业。“我学的是国外的美术史,我从国外回来,有自己的方式了解国外艺术家,这个跟我父亲不一样。很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我们家的收藏里都有了,我再去买一件收藏体系里已有的,对我来说没有帮助,对整个收藏历史也没有帮助。”
他喜欢收藏新的艺术,检验自己的眼力。他认为美国艺术家菲力普·佩尔斯坦未来可能达到弗洛伊德的标准,尽管这位超写实主义最重要的元老之一被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埋没了。“他的人体创作构图方式很特殊。在拍卖上,180×140cm的作品5万美元,和弗洛伊德相比便宜太多了。现在库存里已经有了几件,我还会持续购买。”
2009年,林正还在拍场上买了一件印尼现代艺术大师阿凡迪的作品。“父亲绝对不会买这样的作品。那时30万-40万元,现在价格也非常高了。他在印尼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吴冠中。”林正说。
林正的收藏还“拯救”过曾以“科学小飞侠”闻名台湾的日本插图画家天野喜孝。和奈良美智一样,天野喜孝也独立出来当艺术家,但作品在香港铜锣湾展了一月,一件没卖掉。画廊正犹豫是否要让艺术家转向或和他解约。“我买了二十幅,把他展出的作品全部买下了。画廊对他就蛮有信心,后来把他推到了台湾。这件事发生在2007年上半年,2007年下半年,他的作品被带到台湾展览后,价格翻了三倍。”
“中国还有95%的人没有收藏艺术品”
董国强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董事长
2010年左右,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拍场上。我们推出“两岸三地青年收藏家邀请展”系列活动是基于我们对国内收藏整体状况的了解和对年轻一代收藏家的了解。他们有些是富二代,有些在国外受过很好的教育,个人创业也比较顺利。作为年轻人,他们的观念和老一辈有所不同:第一,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收藏,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不愿跟在别人后面收藏。第二,自己的收藏、选择,被专业、被市场认可,会有成就感。
我一直和很多人说,不要把眼光放在高价艺术品上,不要一看齐白石就以为卖一两个亿,其实绝大部分齐白石卖一两百万,甚至也有就卖二三十万的。艺术品市场和百姓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年轻一代藏家和上一代藏家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国际视野,他们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判断。就像那个纸盒子,我对周大为说,我看你收藏这个东西,我对你要刮目相看了。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这个市场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我一直在讲,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春天是在下一代人的身上。不要看今天的市场价格和当年相比已经贵了很多倍,任何数字和零相比都大。我们是因为文化的割裂,让文化价值,艺术品价值,甚至连人的价值全部归零。从零以后的变化当然很大,但这种变化是不够的。
今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不匹配的。中国还有95%的人没有收藏艺术品,甚至还没有涉足艺术品。中国还有多少人没有去欣赏艺术,这是未来市场的最大潜力。这个希望寄托在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身上,他们对艺术有更多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更多地买能打动他们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收藏方向。
投资和收藏完全不同,这是两件事。我对新手永远都提一个建议:买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买打动你的东西。就像谈恋爱一样,谈恋爱是不问结果的。收藏就应该抱着谈恋爱的心态,买你喜欢的。你今天花十万买一个东西,因为喜欢,十年以后它还是这个价格,喜欢的东西陪伴了十年,你觉得自己赚了。但如果抱着投资的目的,十年以后还是十万,你肯定觉得亏了。
艺术品赚钱的门槛是比较高的,风险也比较大。如果你想把它当生意来做,就要以做生意的方法对待它,就必须要有专家团队、专业人士、专业顾问来做可行性分析,就像做一个项目。 (章润娟)
来源:新周刊 责任编辑:易安
- >>相关新闻
- • 老金币:品相决定价格 收藏者可先有后精
- • 生活收藏家李俊杰:小小烟标 价值几何?
- • 石奇含天地 趣雅意隽永—记奇石收藏家贾长华
- • 民间收藏家一个亿的藏品皆假货
- • 天津兵器收藏家艾春海珍藏古代冷兵器400余件
- • 收藏家杀价买假古董 事后赖账还控卖家欺诈
- • 天津收藏家康国庆:收藏也是一种缘分
- • 中国首富王健林热衷收藏 颠覆房产商土豪形象
- • “80后”紫砂收藏家王艳奎:收藏是一种生活态度
- • 收藏家余德耀:艺术面前,我是穷人
- • 红色收藏受追捧:市场价格屡创新高
- • 湖北收藏者花费数千万赌木建金丝楠木民间博物馆
- • 蒋小平:紫砂中青年实力派作品受藏家追捧
- • 汝瓷鉴定专家赵青云:存世汝官窑不止“67件半”
- • 青花瓷或成收藏热点 陶瓷市场两极分化
- • 老照片揭珍贵历史:胡适题诗望与章士钊停论战
- •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摸底 望寺庙及私人藏家配合
- • 企业家十年收藏20多幢徽派建筑 建博物馆保护
- • 琳琅满目的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 • 2013年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第22届作品年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