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义
刘有义,1960年生,现任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理事,书画文玩分会副会长。自幼受祖父影响,喜爱瓷器、字画等艺术品。其中对鸣虫葫芦情有独钟。几十年来,他在家藏的基础上,凭借过硬的眼力不断扩充自己的藏品,至今收藏的清中后期以及民国鸣虫葫芦藏品达近百件,并对其潜心研究,具备了一定的鉴赏水平。
清晚期大漆竹子油壶鲁葫芦
清晚期笸箩纹葫芦
官模子喜庆油壶鲁葫芦
清中期官模子木纹油壶鲁葫芦
津模和尚头油壶鲁葫芦
匏器中的匏字在古代泛指葫芦,所以匏器又被称为葫芦器。在如今的收藏界,最为常见的匏器就是鸣虫葫芦。最早出现在明末的宫廷,盛于康乾时期,延续至今。旧时的大玩家们多喜爱这种能把虫儿藏纳其中的移动居室。在天津,就有一位专门收藏鸣虫葫芦的玩家,他是刘有义,收藏了不少葫芦中的“重器”。
“长”出来的玲珑画面 葫芦内部得“装修”
在刘有义的收藏当中有一个官模子喜庆油壶鲁葫芦,名字得于葫芦器上的仿佛浮雕式样的图案,画面中八个身着古代服饰的孩童玩爆竹,或点引线,或捂耳,或惊走,动作不同,神态各异。喜乐画面中透露出浓浓的年味儿。八个人物以及背景的屋舍、草木都在葫芦光滑的表面清晰凸现。相较于浮雕的精工之美,葫芦上的图案却拙朴、自然,岁月留下的光亮表皮也未曾有破损。其实这是范制葫芦,是将尚未长成的葫芦放进刻有阴文图案的模具当中,葫芦长成后,阴刻图文便显示出来,也使葫芦融入了匠人的才思和玩家的审美,使它不再是简单的实用器。
不仅仅是外表,葫芦的内部也有玄机。据刘有义介绍,葫芦的内部是一片仿天然的环境,能让鸣虫在里面如同在野外,地形、气味、湿度都很宜居。刘有义详解了古人的这种“装修”工作,首先地形要用上好泥土,要有点儿崎岖,光滑的表面会让鸣虫不能攀爬,容易死亡。地形的纹路甚至要模仿真实的土地,地面上要铺设“三合土”,主要材料是三种皮,柿子皮、石榴皮以及核桃皮,另外加上一味中药材和江米熬成的汁水浸泡黏合。除此之外,后期还要用江米汁和印度红茶掺水每天“养”。刘有义介绍说:“这样的环境能让鸣虫闻到土地的芳香,在里面会感到很舒服。”看来,为了能给鸣虫提供好环境,旧时的能工巧匠可谓费尽心机。
夹层纹路各不同 梆子口上有门道
在官模子喜庆油壶鲁葫芦蒙芯内部还附着了一个夹层,槟榔材质镂雕的心形纹饰,这种纹饰并不多见,而且看起来有点儿现代感,刘有义解释说:“这个心形纹饰其实叫做掏心纹,掏心的寓意是掏心窝子,可见主人的诚信、诚恳。”除了这个葫芦,几乎在每个葫芦的蒙芯内部都有一个夹层,而且夹层的纹路各不相同。刘有义介绍说,这个夹层是为防止里面的鸣虫将盖子咬坏而特制的保护层。除了槟榔材质的,后来还出现了用铜簧替代的。他说:“现在不少人认为铜簧是给鸣虫的叫声增加响度的,就连一些传统相声中都这么讲,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其实它能起到的传声效果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保护鸣虫的须子和蒙芯。”
除了这种夹层,不少葫芦的“口”也十分讲究,刘有义收藏的乾隆时期的葫芦口内部都没有螺丝纹,而蒙芯也并非直接挤压进葫芦,只需要轻轻一旋,蒙芯就牢牢固定在葫芦口上了。其中的玄机就在这口上,刘有义介绍说,这叫做梆子口,其实就是一个椭圆形的口,并非圆形的设计使得盖子很容易就“咬”上劲儿,但是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发现。这种设计不仅十分实用,而且不破坏自然的造型,让整个葫芦藏着简约风。这种梆子口的运用,也是看葫芦好坏的重要环节,密合性和手感越好说明制作越精良。除了鸣虫葫芦,这种梆子口在其他材质的罐子中也有使用。在刘有义收藏的一个瓷质蟋蟀罐上,亮点不仅仅是外面描绘的粉彩人物,行家也会注意黄花梨木盖子上的山树、房屋的恬静构图之美,还有就是这彰显匠心的梆子口。
这种追求自然的审美也在葫芦的外观上得以体现,在刘有义收藏的一个清代中期仿木纹葫芦上,用模子压出的仿制木头纹理的外观令人赞叹。这种追求自然的欣赏水平在当时看来也是非民俗的,虽然只是玩物,也是难得的“雅物”。
结识大玩家王世襄 找回同胞“葫芦兄弟”
在刘有义收藏的鸣虫葫芦当中,一个晚清时期的安肃模笸箩纹蝈蝈鸡心葫芦令他格外珍视,这个葫芦看起来像一个微型箩筐,生活气息十足。刘有义曾经带着这个葫芦参加了1998年在天津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天津市第四届民间收藏展,展览吸引了不少观众参观,刘有义说:“没想到北京大玩家王世襄看过之后竟然十分欣喜,不久就到天津来找我看葫芦。”刘有义回忆道,当时王世襄带来了一个安肃模笸箩纹蝈蝈鸡心葫芦,竟然与他收藏的这只基本相同。王世襄比对了两个葫芦之后,告诉刘有义,这两个葫芦来自同一个宜兴紫砂制作的模子,当时的人担心不能一次成型,就多做了几个。如此说来,这两个葫芦可以说是失散多年的“同胞兄弟”。
刘有义告诉记者,王世襄还观赏了他收藏的鸣虫葫芦,看过十分高兴,把自己编写的《中国葫芦》一书送给了他,并嘱咐他一定要把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老葫芦种子已经绝迹 沧桑之音已然远去
传世的葫芦珍品都是皇家或贵族的玩物,在刘有义的眼中,小小的鸣虫葫芦能有这么多讲究和门道不仅仅是前人智慧和审美的结晶,更能直接体现旧时王公贵族的生活状态。但也正是王公贵族的奢靡风气,让这种玩物往往在不经意间被损坏丢弃,留存较少,所以,刘有义收藏的葫芦多是来自“家传”,已经历经三代,他说:“我的爷爷就酷爱收藏,他自参加工作后就对收藏传统文化及文物古玩格外重视,我现在的很多藏品都是他留给我的,很多知识也是他传授的。”
为了更能看懂老葫芦,刘有义自己也曾尝试种植新葫芦,以对比差别。他曾寻得一片安静之所,种植葫芦,不施肥料,只用净水灌溉,但结果仍旧让他不满意。刘有义得出结论,现在不能仿制出老葫芦,是由于好葫芦的种子已经没有了。作为匏器的葫芦始于明末,盛行于康乾,长期受宠于皇家和贵族的岁月中也培育出了一种优质的本长葫芦,专门制作匏器,它是区别于野生葫芦的。如今再培育的葫芦都不能达到老葫芦的皮色和质地。他说:“一些老葫芦的皮色如今看来依然是从里往外透亮,而今的葫芦再经历多少年都不会呈现这样的皮色。用指尖轻弹老葫芦,发出的清脆、沧桑的声音如今也越来越少听见。”
如今,收藏匏器的玩家越来越多,不少精品葫芦也能卖出天价,藏家也愿意拿出自己的藏品“斗一斗”。可是刘有义认为,精品老葫芦如今已经少之又少,是可遇不可求的藏品。相较于挖尽心思据为己有,不如大家多探讨、多研究葫芦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才是收藏的意义。(作者:回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