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贺
原本这样一个话题本不值得讨论,真正收藏艺术品的专业藏家是并不会把所谓的“大师瓷”这一类工艺品当艺术来收藏的。但近期一类热门话题,将“大师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中央媒体将“大师瓷”与雅贿挂钩,在深入反腐败斗争中,确实抓住了一个大要害。当所有有识之士为此拍手称快的时候,我却隐隐感觉到,这有可能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来说,帮了倒忙。
“雅贿”一词故名思义,第一是“雅”,第二是行贿。“雅”就是有品位,“行贿”就是送值钱的东西。“雅贿”这个词语用在“大师瓷”的身上,实际上是从侧面把“大师瓷”定义为既高雅,还值钱的东西。这恐怕是属于打老鼠把猫害了的蠢事。打的“老鼠”是腐败,害的“猫”是陶瓷艺术的“正视听”。
“陶瓷艺术”这一桂冠,长期以来,被所谓“大师瓷”这类伪艺术所霸占,导致绝大部分公众一谈到“陶瓷艺术”,首现想到的,就是那些“花瓶”。甚至于一些收藏陶瓷艺术的俗语都变成了“搞几个瓶子”。这种现象实在是太可怕了。它已经长期阻断了陶瓷艺术的当代发展,包括理论体系的构建,让陶瓷艺术原本是中华文明的母语系统的话语权拱手相让,旁落他人。
从严格意义上说,所谓的“大师瓷”,其实只是工艺品,而且在文化上说,属于“近亲繁殖”的文化肿瘤。原本是个陶瓷文化的累赘,现在因为贴上“雅贿”的标签,大有名正言顺要继续充当陶瓷艺术的主体的意思。这让收藏界面临一个天坑级的巨大陷阱。 其实“大师瓷”之类的工艺陶瓷,只是一种民俗的东西,它甚至不属于非物质文化。“大师瓷”的批量生产式的“创作”,大量的代笔代工行为,毫无艺术创作新意的其他门类艺术的抄袭。这样的工业化产品,如何具有严肃艺术品的价值?“大师瓷”的所谓创作,就是买别人现成的坯子,抄袭几笔纸本的画面,这样的行为从学术上看,严格说属于反陶瓷的。陶瓷本身成为了画画的载体(我们就不说某些“大师瓷”其实就是涂鸦),它如何成为主体性艺术?如果这样就是陶瓷艺术,那水墨画就是纸的艺术,油画就是亚麻布艺术了!
所以,我不禁为那些收藏者担心,一旦这层窗户纸被捅破,这几乎就是灾难性的。“大师瓷”作为工艺品,说高点,最多值三五万,还是确实具有创造性设计特征的原创的东西,那些抄袭纸本画的、长期以来一个题材,甚至一个构图,一种内容画到底的涂鸦,甚至价值更低。这让动辄花几十万上百万购买的收藏者,看得见的,必将血本无归。“大师瓷”值钱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骗局,若还贴上“雅贿”的标签,这一谎言还真一时没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