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二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 [公告]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展初评结果
- • [公告]中国西部大地情作品展初评结果
- • [公告]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征稿
- • [公告]中国美协关于发展会员的严正声明
- • [展览]第一届黄胄艺术收藏大展将在炎黄艺...
- • [展览]首届艺苑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在京举...
- • [展览]百余件意大利绘画珍品长沙展出
- • [展览]巅峰之作——毕加索的沃拉尔版画
- • [展览]尘影无华—赵东中国画个展
随着当代艺术市场环境的逐步宽松,除了占较大份额的架上绘画,另外一些在国内市场长期处于冷门的“新艺术”开始一再被提起。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系列重要的当代中国摄影及录像作品被放进了“当代亚洲艺术”专场,让藏家们看到,以前认为不太可能具有市场流通性的媒体作品现在也进入了二级市场。
只是每次涉及“新艺术”时,“如何去收藏”总是很多藏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不过越来越多的藏家认识到,艺术的媒介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无论是图片、影像、装置、行为还是观念,重要的不是载体,而是载体背后,艺术家的精神。
并非艺术与科技的简单跨界
“新艺术”是个难以准确定义的艺术形式,也多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笼统地说是当代艺术范畴内区别于传统架上绘画而存在的媒介形式。策展人孙冬冬认为,我们一般见到的“新媒体艺术”可能集中体现在影像艺术以及带有互动性的、以电子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包括互联网艺术。之所以统称为“新媒体艺术”,是因为它和传统的雕塑、绘画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且有着非常复杂的创作过程。
“新媒体艺术的‘新’字体现出未来感,总是展望未来才会有的新东西。”孙冬冬称,“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新媒体艺术更多的还是跟科技相关,包括生物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环境科技方面的艺术实验等。”
正是因为大多数的“新艺术”与科技的相关性很强,这些作品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容易被简单地当作艺术与科技的跨界。新媒体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老师吴珏辉道出作为艺术家的困境:“很多时候我身边的一些艺术家更多的是在考虑怎样弱化科技色彩,转换成自己表达的方式,任何艺术形态都有极端,从乌托邦阶段到理想化阶段,最后到边缘化阶段,‘新艺术’更多还处于乌托邦阶段。”
培养抽象思维 媒介不是最重要
青年藏家林瀚,从上大学时就对数字新媒体与动画很感兴趣,在以曾梵志作品为突破点进入当代艺术收藏后,开始逐步关注“新艺术”。然而在收藏的过程中,他曾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艺术家用很长的时间研究、制作一个议题,放在一个很好的空间展览。但问题是,新媒体艺术品往往对空间要求很高,需要的环境条件比如温度、湿度很苛刻,在这种情况之下,是要先买房子再买作品吗?我现在就正建设一个自己的收藏空间,为一些好作品打造一个家。”
尽管不是每一位买家都能为“新艺术”作品量身打造一个空间,但也并非人人都会介意“新艺术”的媒介形式。青年藏家赵友厚便认为:“今天我们去买一件作品,任何的媒体、材质、形式都无所谓,还是要找一个精神的东西,要不然它就变成了装饰品,我觉得不管是影像、图片还是装置,都无所谓,因为那只是一个艺术精神的载体。”
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青年藏家周大为,曾在加拿大随美术史家曹星原学美术史,他认为藏家首先要尊重美术史。“我不相信任何人一进来就收藏新媒体和装置,一定有个过程,我们都经历过收藏传统的作品,通过传统的看得懂的作品,慢慢地培养从具象思维方式变得更加抽象的思维方式,这时候媒介就没那么重要了。”
价格出现普涨 前景看好
2006年,北京嘉德秋拍上,肖鲁1989年参与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装置作品《对话》,以150万起拍,最后以231万元成交。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艺术家蔡国强利用火药创作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最终以人民币(6.2332, 0.0028, 0.04%)7424.75万元成交。而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杨福东的影像作品《我并非强迫你》估价18万-25万港元(7.7519, 0.0003, 0.00%),最终却以68.75万港元成交。
这让藏家们看到,以前他们所认为不太可能有市场流通性的新媒体作品如今也能在市场上拍出高价。周大为称:“香港苏富比的拍卖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杨福东的作品三、四年前基本在10万-15万元左右,可想而知新媒体艺术价格的上涨真是非常厉害,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长征空间创始人卢杰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收藏与推广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在长征空间里,大部分收藏“新艺术”的藏家来自欧美。卢杰表示,“花两、三万美金购买一个录像版本的展示形态,里面的观念、思想和内涵绝对不亚于一张10平方米的油画。”
对于“新艺术”的定价,卢杰坦言:“和传统艺术没有太大的差别。同样是汪建伟的作品,为什么挑这件,不挑那件,因为它的展览记录不一样。一个艺术家不同阶段作品的风格、语言、深度、广度不一样,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一个媒体艺术投资大概多大,投入时间多长,难度多大等,还有影片的长度,都是选择的标准。比如,一个五分钟的片子和一个一小时的片子有区别,一个杨福东用胶片拍的片子和一个用DV拍的也有价值上的区别。”
对于终究只是一张DVD的收藏品,藏家更多考虑的是自己花重金买下的一个版本,会不会遭遇侵权。其实,大多数的影像艺术家作品的版本都是五个,而它们最重要的保障就是五个版本的β带。尽管技术一直在发展和变化,但原来保存最根本的带子就是画廊所提供的β带,藏家买了一个版本,就拥有展览、播放、观赏和研究的权利,这是β带的意义所在。(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