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他是世界“鳗鱼大王”。18岁时下海创业,38岁时,一手创办的“徐龙集团”,年出口鳗鱼达1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鳗鱼养殖与加工企业。
他也是知名的艺术品“收藏家”。1994年开始涉足艺术品投资市场,至今收藏有200多件中国古代宫廷艺术珍品。
浙江徐龙集团董事长徐其明,正是一个“鳗鱼养殖”和“艺术品收藏”的跨界传奇人物。在2014胡润富豪榜上,他以65亿元的身家居榜单第290位。
怀揣73元下海创业
1963年,徐其明出生于浙江慈溪的一个农民家庭。谈起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徐其明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饿”,“吃一顿饱饭”是当时徐其明的最大愿望。
徐其明一家有七口人,父母、祖母加四个兄弟,徐其明为长子。家里仅有父亲一人工作,家境贫寒。
为了补贴家用,身为长子的徐其明和二弟不得不一边上学,一边外出做工,主要是以贩鱼为生。18岁时,徐其明高中毕业,随后被介绍到宁波海洋渔业公司,从事“搬运卸鱼”工作。
在历经两年磨炼后,20岁的徐其明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每天都这样生活,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终于有一天,经人指点,徐其明毅然辞去了工作。他从外公那里借来了73元钱,下海创业,做起了贩鱼生意。
第一次,徐其明从宁波出发,坐船到台山,提着两个袋子,一早上就收购了100多斤鱼,然后再拉到上海周边卖,中间历经腾挪倒转,五天后赚了10元,此后,徐其明在水产行业的路上越走越远。徐其明的第一桶金就这样慢慢积累起来。
直到现在,徐其明有时候还会做梦,梦见全家重新又摆摊卖鱼去了,市场行情不好,鱼根本没有人要。他说:“我根本不需要再面对贫穷,但还是会梦见贫穷。”
触觉敏锐成就“世界鳗王”
20世纪80年代,日本鳗养殖技术从台湾引进到广东,养殖好的成鳗也主要出口日本。1992年,徐其明敏锐地观察到当时中高端水产所蕴藏的机遇,果断投资,第一次在广东中山开拓了1000亩的河鳗养殖基地。
1993年4月,徐其明还成立了徐氏水产有限公司,开始水产贸易的规模化经营,从广东和广西包租飞机贩运螃蟹等水产品到浙江,一个月最多能包70多架飞机。当时,徐其明的净资产已达到1亿元。
从1995年开始,日本鳗鱼消费进入低迷期。徐其明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他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规模,并积极消化存货。1997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令市场雪上加霜。那一轮危机中,全行业80% 的企业倒闭了,而徐龙集团因为预警及时,扛过危机。
2000年时,徐氏水产经营部已更名为中国徐龙食品集团,成为一家下属十家子公司,拥有鳗鱼产业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的企业集团。年出口额达1亿美元,成为全球鳗鱼生产与加工业领军集团的排头兵,徐其明因而也获得了“世界鳗王”的美誉。
据媒体报道,目前鳗鱼业务占到徐龙集团营业收入的1/3,其余为房地产和投资业务,在2014胡润百富榜上,公司主营行业显示为:水产品、房地产、艺术品收藏。
跨界至艺术收藏
徐其明对收藏发生兴趣,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余姚、慈溪一带开建高速公路,大量瓷器随之出土,徐其明看着新鲜。随着兴趣的增加,徐其明觉得里面的学问很大,渐渐迷恋了进去。
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这位鳗鱼老板出手大方,再后来,人们一旦有了好东西就会往他那送。1995年前后,国外的鳗鱼生意伙伴来慈溪,徐其明将藏品拿出来。朋友惊讶的同时也直言不讳,若想在这行捣鼓出更大的动静,必须提高藏品的质量。
2000年,徐其明开始涉猎国际大型拍卖会。2003年时,徐其明获知美国纽约DOYLE拍卖公司将拍卖美国船王遗产,部分拍品是慈禧太后赏赐的官窑珍品。因临时飞赴纽约,到达拍卖现场后,甚至连换服装的时间都没有,身着便装进了会场。这一形象,被第二天的《纽约时报》“调侃”了一番。
徐其明如今收藏的200多件藏品中,九成以上是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其中80%来自佳士得与苏富比[微博]每年春秋两季大拍。在国内专业收藏杂志上,他被定位为中国大陆顶级陶瓷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