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他认为,古籍收藏不仅要收、藏,更要研究
“盛世修典,和世存典,乱世毁典,末世忘典。”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薪火相传延续了5000年的中华文化。对于世代文人来说,古籍善本是无法割舍的珍宝,而民间更曾流传“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
在书画、瓷器收藏如火如荼的今天,古籍收藏是否墨香依然?日前,记者采访了临海古书收藏爱好者龚泽华老先生,探究古籍收藏的那些事。
《四部备要》让龚老结缘了古书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面积不小却意外有些局促。
原本是客厅的位置,却没有客厅,只有一排排书架和满当当的古书,书架均高顶到天花板,书架间留着不足一米的过道,窗户边放着一张桌案,案上堆着古书,门口的那排书架是最整齐的,这里按经、史、子、集整齐摆放,再往几个卧室走,这里还是摆放着大大小小的书箱,打开看,里面都是品相很好的古书。
一本本古书即使经历了上百年时间,大部分仍然保存得较为完整,最多只是纸张微微泛黄,翻开夹在书中的名签,看到上面标注的年份时,才知道它们的历史有的竟已跨越了几个世纪。
这些古书的主人叫龚泽华,是一位年逾七旬的退休老教师。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人,在龚老看来,与古书的结缘像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1967年,龚老被分配到台州中学教书,当时住在朱自清先生曾住过的宿舍楼里,与一名姓应的老师做着邻居。
“有一回去串门,我意外看到,应老师那里有很多线装书,用报纸盖着。当时是要破“四旧”,老先生问我这些书要不要上交,我建议不要上交,替他保密,他就把这批书保存下来了。”龚老语露怀念,他说,后来,应老师去世后,他的儿女便把这批古书转让给他。查阅资料后,他才知道,这批古书名曰《四部备要》,是中国最早的铅活字印刷品,一套2000多本,这批里就有300多本。
古籍收藏不仅要收、藏,更要研究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在龚老看来,书最主要的功能是传播知识,传递思想,而作为这些知识和思想的载体——书本身也不该被忽略。
几十年来,龚老先后收集了200余部,1000余本宋代以来的各类古籍藏书,样式包括了木刻本、拓本、手抄本、轮抄本等10余种,每部藏书都附有他的名签,注明丛部、书名、作者、版本、册数和纸张。
“古籍收藏不仅要收、藏,更要研究,与其他收藏不同,它要求收藏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试问,如果连古文都看不懂,还怎么收藏?”龚老告诉记者,“古籍”这个门类是复杂而多变的,作为古籍收藏爱好者,必须要做好功课,“比如要了解某个年代出版过哪些代表书籍;原本、影刻本、复刻本等不同形式的古籍应该是什么样子等。”
拿到一本古籍,怎么确认年代?龚老说,除了看版本外,也可以从字体、避讳上窥知一二,“从字体来说,元前的字体大多是颜体,明代的字大如钱,清代字体扁方;从避讳上说,避的是哪个皇帝的名字、封号,一般就是哪个朝代。”
“另外,古籍珍贵与否也取决于很多方面。”他从盒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李长吉集》,告诉记者,此书为李贺撰,黄陶庵评本,黎二樵批点,“这个版本是石印本,但它不像普通的石印本那么便宜,因为它是初版,印刷很精美,还有完好的收藏印章,收藏过的人、编者、评注者也都很有名,这就比较珍贵了。”
手抄本里有一个老台州
龚老藏书不“挑食”,收藏得很杂,在他的藏书中,记者还看到了比较特殊的一种——本土的手抄本。
“琴瑟谐静好,钟鼓乐和平,夭桃花艳庆,玉镜通平开。”这出自清末民初一本黄岩的手抄本,泛黄的手抄书页上,字迹端庄丰腴,使人见之忘俗。龚老介绍,有些手抄本上还会有藏书章和各种批注,内涵非常丰富。
这些手抄本大多来源于台州本地,龚老认为,手抄本是研究地方文化珍贵的文献资料,是除了正史外,遗留下来的珍贵的“民间记忆”。
“你知道在古代临海有多少城门吗?”他指着一本《民间道教诸经抄》告诉记者,这是光绪年代的一本手抄本,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
翻开其中的《请诸神》,记者细细查找,还能看到“白塔桥”、“宗和门”(现为崇和门)等熟悉的地理名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变迁,更多的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在这些手抄本中,不乏一些台州方言写成的农经、话本等等。
龚老笑道,“说唱文学轶本、古地理军事、城防,甚至祭文录,手抄本里面的内容确实是五花八门。”
古书收藏,尚在升温
俗话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龚老却说,在如今的收藏界,人们青睐古钱币、玉器、瓷器、书画等,收藏古籍的却要少得多,古籍价格也远不及它们,普通的一本只要百来元。
不过,或许因为这样,古籍市场将大量浮躁的散户排除在外,泡沫很少、造假的不多,算得上是一片净土。龚老介绍,“古书来源渠道较单一,再加之我国古籍制作很严谨,许多书籍都可根据书目题跋进行考证,而且造假成本太高,所以假古书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少。”
龚老认为,书有水、火、兵、虫“四厄”,由于易毁难存,古书存量越来越少,相比前些年的默默无闻,古籍的价格已有较大提升,5年来翻了2-3番,“在瓷器、字画、古家具热之后,随着收藏者品位的提高,古书收藏热正在逐步到来。”(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