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纵览中国青铜冶炼铸造技术之辉煌历史,铜镜是最好的见证,从距今4000年的齐家文化至明清,每一时期的铜镜都折射了当时的生产力和审美情趣,这些信息都表现在铜镜背面华美的纹饰和精致的铭文中。
铜镜形成一门独立的工艺体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时的铜镜依其制作和装饰,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体系。北方铜镜,质朴简略,较少装饰。南方铜镜,精巧纤细,多花纹装饰。铜镜铸造发展到汉代,由于政府专设管理铜镜制作的官员,铜镜铸造得到规范,其造型、纹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唐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迅速成长,铜镜铸造空前兴盛。宋代以后铜镜铸造日渐衰弱。
就苏州地区青铜文化而言,马桥文化发现铜刀和铜凿,但不发达,一直到春秋后期才进入了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吴地青铜铸造多以兵器取胜,铜镜出土较少。由于六朝定都南京,汉至六朝铜镜在苏州多有出土。唐代铜镜铸造以扬州为中心,苏州也有一些唐镜发现。宋代以后苏州发现的湖州镜较多。
苏州博物馆自建馆伊始就注重铜镜的整理保管工作,曾举办过“百镜展”等专题展览。在此撷取馆藏铜镜若干,以窥苏州古代铜镜历史之一斑。
羽状纹铜镜(图1)
直径9.7厘米
圆形,三旋钮,低平卷边。饰颗粒状羽状纹。羽状纹,或称为“变形羽状兽纹”“兽纹”“变形兽纹”,是由蟠螭纹身躯一部分演变而来。这种纹饰又称纯地纹镜,即铜镜背面只满布一种花纹,不再添饰其他纹饰。流行于战国中期。
禽兽博局镜(图2)
直径13.9厘米
圆形,圆钮,弦纹方钮座。座外弦纹方框及凹面方框各一个,其间折绕12乳及12地支。方格外8乳及博局纹区分的四方八区内各鸟纹四种等。外周饰以短斜线纹,以两周锯齿纹夹双线波纹缘。此镜主要特征是在其装饰花纹中间有规则地饰着3个符号,国外学者依其形状像英文字母“TLV”,故称为TLV镜。其图案纹饰一般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故又称为四神规矩镜。其边饰有锯齿、卷云、卷草等纹样。关于规矩纹“TLV”的意义,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是与六博图纹有关。此类铜镜兴盛于王莽时期,为汉代铜镜最精美、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
四乳人物神兽镜(图3)
直径18.7厘米
圆形,圆钮,连珠纹钮座。钮座外4枚带柿蒂纹座乳钉纹将内区分为四区,两区为神人,均为一神二侍,中间神仙体态较大,面部正视,头着冠,身着圆领长袖衫,双手拱于胸前,端坐。侍者体态较小,侧身向着中间之神仙,二立二站于蒲团上。另两区均为二神兽并行,昂首翘尾,头相背。外区书铭文一周,鸟纹起首曰:“尚方作竟,封且于明,如日月之光,流上有东王父西王母,□□子高□□子。”再外区分别为短斜线纹、三角纹、连续云纹各一周,素缘。画像镜装饰多为浮雕的人物、车马、歌舞、龙虎、瑞兽等题材,流行于东汉中晚期。
重列式神兽镜(图4)
直径13.4厘米
圆形,圆钮。凸弦纹圆圈将镜面分为两区,素缘。整个内区从上至下分为5段。第一段中间为正面端坐神仙,两侧各一背向而立的禽鸟。第二段中间长方格内有直行铭文“君宜官”三字,两侧各饰一端坐的神仙。第三段中心为钮,钮两侧各饰一神仙,第二、三段神仙两侧,左饰以一龙,右饰以一虎。第四段中间亦为直行 “君宜官”铭文,两侧端坐神仙,神仙两侧,左边一人跪向神仙,右侧饰以神兽。第五段中间为一神仙,端坐,左右各饰以一神兽。外区近缘处铭文:“吾作明竟,幽□□□,周□曰帝天皇,白牙單琴,□帝除凶,朱鸟玄武,白□□龙,君宜高官,任□□三子□昌,皇□□□□□□□贞□。”时代为东汉或略晚。
龙虎镜(图5)
直径10.2厘米
圆形,圆钮,圆钮座。一龙一虎夹钮对峙,龙的身躯部分压在钮座下。其外一周饰短斜线纹带,边缘为一周锯齿纹和一周双线波状纹。属禽兽纹镜类,该类镜多圆形、圆钮、圆钮座,镜钮厚大,占据中心十分突出的地位。时代为东汉或略晚。苏州狮子山晋墓出土。
八棱葵花形花枝镜(图6)
直径19.4厘米
八出葵花形,半圆钮,无钮座。钮外浮雕4枝大折枝花,均为椭圆形叶片。花枝分为两种形状,一种叶片多,另一种花枝上端为繁盛的花瓣。花间近缘处饰以鸟、蝶各一对。花枝镜主题纹饰多以4株、6株或8株折枝,形成枝叶茂盛、花绽枝头、蝶恋蜂绕的形态,纹饰富丽多彩,惹人喜爱,流行时代在盛唐及以后。
八棱菱花形牡丹镜(图7)
直径25.8厘米
八出菱花形,圆钮,无钮座,窄卷边。饰以一株四花二花苞卷曲牡丹,环钮满布镜背,柔枝细叶,秀丽美观。此类花卉镜是宋镜中最流行的一大镜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从北宋一直流行至南宋。
五兽四凤镜(图8)
直径27.4厘米
圆形,圆钮,花瓣纹钮座,宽平缘。以一周宽平素圈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绕钮饰同向配列5个瑞兽,外区四凤同向展翅穿飞于牡丹花间,外围作14出菱花形纹圈,外饰云气纹14朵。此镜纹饰为高浮雕铸造,布局紧凑,纹饰富丽,为典型的明代大镜式样。苏州虎丘茶花村出土。(江苏苏州 姚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