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张学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广州工商学院原院长。
一个地道的北方人结结实实喜怜上了南方的风物。壶石斋主人张学斌,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三十余年,客居广州已有八载。来广州前,最早在故宫看到了英石,被它别致的造型与浓郁的文化气息所吸引。知晓英石不但是古代四大园林名石之一,也是文人墨客案头喜爱之物,他萌生了收藏英石之心。
到广州后,张学斌多方打听英石消息,谁知不但市场英石很少,就连知道的人也不多,这与灵壁石、太湖石等奇石在产地的知名度形成巨大反差。
2011年1月,他听说英德市正举办首届英石节,立即赶到现场。展品使他大饱眼福,但在惊叹英石无与伦比造型的同时,他又为英石尚未在岭南广为人识而遗憾。高兴的事是,他用较便宜的价格买到了不少案头英石。
回到住处后,这些英石成了他心爱之物,只要有空就专心欣赏。他在原来造型奇特的英石上有了新的发现:婀娜的少数民族女孩、虔诚的祈祷者、梳头的少女、屋脊瑞兽、长白天池,一一生动展现。这让年过六旬的教授欢欣不已。此后,他又几次去英德寻石,成了名副其实的英石爱好者。由于也是紫砂壶爱好者,他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壶石斋”。
在欣赏把玩英石的同时,他阅读有关英石的文章,发现有些文章的说法存在争议,就产生了考证英石的欲望。考证的第一个问题是英石名字的来源。在他看来,英石首被文人认可的时间在唐朝晚期。那时朝政混乱,战乱频繁,许多仁人志士不得志,纷纷寻找远离政治的空间,这促成了山水文学的发展,文人园林也应运而起,赏石文化也就有了广大的文人基础。
当时,岭南聚集了许多北方名士和官员,他们有的是为避战乱客居此地,有的是被流放岭南的名臣后裔,还有因战乱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满地方官。这个群体有共同的特点,即坎坷不得志,清高有傲骨。他们发现了英石,就像发现了自己的知心朋友或是自己的影子。英石经历了千万年大寒酷暑,外表嶙峋峻峭,就像这些人经历的苦难折磨一样;英石色彩鲜明,挺拔傲立,就像这些人不服软的品德一样;英石扣之有金属之声,就像他们失意不失志一样。触景生情,英石成了这些人的感情共鸣之所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
收藏体会
英石为什么至今不像灵壁石或太湖石那样为社会和市场广泛重视?这主要不是政府和商人的责任。英石在历史上之所以出名,得益于文人墨客。今天,要使英石文化发扬光大,还需要这个群体的带头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