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说藏史
藏之路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等,我国的连环画兴起于上世纪初的上海。1925年至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首次题为“连环图画”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岳传》等,这一叫法一直沿用到上世纪50年代,后改为“连环画”。
连环画情结萌芽于幼时
现在的孩子爱看动画片,而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吕明从小就有连环画情结。吕明说,自己最开始看的是老一辈手中留存的连环画,到了70年代,出现了连环画出版发售的高峰,那时候书店门板上贴满了小人书的封面,自己每次路过心里都痒痒的。爱看也喜欢收藏,吕明说自己青年时期就收藏了2000册连环画,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电影题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项爱好也随之搁置了。
直到进入90年代,有一天,吕明无意间路过旧书市场,勾起了他的连环画情结,从此他开始正式
收藏连环画。吕明不只关注连环画的年代和作者,更有意识地搜集连环画形式的中外名著,至今他藏有名著连环画3000多本。同时,吕明也特别注意收藏与天津相关的连环画,如根据冯骥才同名小说改编的连环画《神鞭》、《鹰拳》、《铺花的歧路》等,还有张孟良以家乡为素材创作的《血溅津门》、《儿女风尘记》改编成的连环画作品。其中,《血溅津门》是一本由天津作家创作、天津画家绘画、天津出版社出版的反映天津人民英勇抗日的连环画,是吕明的珍贵藏品。
抢救津城连环画“财富”
吕明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成为五大连环画出版基地(北京,上海,天津,河北,辽宁)之一。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7000名美术干部由河北胜芳入津,其中就有胡一川、马达。同年11月底,天津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为了响应号召,大力发展通俗美术,代表就是创作新年画、新连环画。天津连环画的三位先驱分别是曹世琦、刘继卣和张鸾,作品《炼钢工人》、《鸡毛信》、《东郭先生》、《陶行知画传》等在那个时期家喻户晓。
1952年4月中联书店在天津成立,这是北方最具影响的私营连环画出版社,到1956年结束,中联书店云集了大量著名画家,出版了不少经典之作,其中就有“民国四大家”之一陈少梅创作的《孔十爹》、《相思诉》,还有孙之俊、王恩盛等著名画家的作品。
1954年8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出版两大连环画优势产品:一是革命战争题材系列,如《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等;二是《聊斋故事》系列连环画。1963年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80部作品获奖,天津占了12部。
吕明感叹道:“当时连环画的作者几乎都是顶尖画家,所以创造了中国连环画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峰。”但目前天津的连环画史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吕明称,由于当年的连环画家都已80、90岁高龄或已故去,连环画历史研究即将断代。因此,他在已有藏品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史料、拜访老画家,用了近十年的努力“抢救”天津连环画的历史。
感谢老画家热心相助
说到收藏,吕明频频提起自己与老画家们的情谊。2000年前后,吕明偶得一本1956年出版的连环画《航空信》,说的是一位农村姑娘挣脱世俗偏见替心上人照顾母亲的故事。这是《扫盲连环画》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天津著名画家王恩盛。吕明带着《航空信》去王老家求签名,当时已经80多岁的王老看到这本连环画,十分激动,就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他反复翻看,久久没有放下。老画家叹道:“这本书太珍贵了”,甚至不舍得在上面签名。吕明见状,索性把书送给了王老。幸运的是,根据这一版本,连环画《航空信》后来得以再版。此后,王老热心地为吕明陆续联系了许多其他连环画家,两人也因此结下了十几年的情谊。
在天津市档案馆查阅中联书店的原始材料,则翻开了吕明连环画研究的新篇章。在此之前,吕明研究连环画历史只能通过藏品上的作者署名,以及夹杂在美术史里的零星资料。令他没想到的是,天津市档案馆关于中联书店的资料十分详实、完整,每个时期出版的作品和相关画家的生平事迹都有记载。吕明现在想起来都十分兴奋。吕明依据史料整理自己的藏品,也逐一拜访材料上记载的老画家们,请他们讲述过去的历史,“就像搬开了一块大石头,前路豁然开朗。”
藏之悟
人生百年藏品不朽
在吕明心中连环画是一代人的情结:“连环画就像我曾经的初恋,就算年华老去,在内心最深处也会有一处珍藏着,不会因变得忙碌、富有而割舍。”吕明认为,研究一门学问,决不会两三年一蹴而就,如果努力一生能在某一领域取得少许成绩,在某些方面填补空白或有所突破,就可视为成功。收藏亦然,不可能拥有全部,若能珍藏研究好其中一点,也是成功。人生不过百年,藏品是不朽的。(王姝雅 陈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