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楷书、隶书、草书书就秦汉唐宋,水墨、工笔、写意绘就古往今来……书法和绘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千百年来,作为收藏大项,字画收藏一直拥趸众多,种类也是包罗万象。在台州有这样一群字画收藏爱好者,专门收集本地乡贤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天台的陈卫星就是其中之一,“我想借此证明台州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想让更多台州人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
他收藏的本土乡贤珍品“木佬佬”
陈卫星的收藏室里书画“木佬佬”,细细说来,这些书画来头不小,大部分出自台州本地名人的手笔。清代水利专家齐召南的手迹、清晚榜眼喻长霖的画作、民国学者褚传诰的书画……从明清、民国到现代,这些乡贤或榜眼、进士,或工笔圣手、写意名家,或一代名臣、一方文豪,均为一时之翘楚。
在众多藏品中,记者看到了一幅别有风味的书画。作者以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菜作画,旁题“半亩只邀名士赏,一生不上美人头”,整幅作品用墨洒脱自然,意境清新隽永,展现出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力。
“这幅字画是清代梅谷和尚的画作,此画取白菜清清白白之意,象征他本身的朴质和高洁。”陈卫星告诉记者,梅谷是乾隆年间台州天台人,他少小时就能诗,有神童的美誉,及长后博学多艺——工花卉,善隶、楷二体,又工篆印,诗比贾岛,还通音律。
“梅谷和尚与著名文学家袁枚先生渊源颇深,史料中有袁枚三访梅谷的记载。”陈卫星笑着解释道,当时袁枚每游天台山,必寻其为伴,品茗操琴,诗文唱和,梅谷此画中的题诗正是来源于袁枚编著的《随园诗话》。
陈卫星说,除了本土乡贤本人的作品,他还收藏了一些与之相关的物件。他的藏品中有一幅楹联,上书“学道有才真可喜,当官持廉自不烦”,他介绍,这是由当时的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题写,赠与天台大学者、《天台县志》的编纂者褚传诰先生的。
他告诉记者,这样的乡贤藏品他一共收集了400多件,主要包括乡贤手迹和民国乡贤两个系列,“我收藏了100多位本地乡贤的手迹,这些人在《天台县志》等历史文献中都有被提及。”
收藏乡贤作品,只为台州文化留一脉
作为乡贤书画的拥趸,陈卫星与之结缘的原因,或许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我是个商人,免不了要应酬,时间一久对那些灯红酒绿有些厌倦,有朋友就建议我说去古玩店转转。”2008年,在朋友的影响下,陈卫星开始了他的收藏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为什么选乡贤书画一类,要从大学说起,那时我在天津念书,对家乡人、故乡物很是挂念,本土的字画刚好触到我心灵的那个点。”
从2008年到如今,这八年不长不短的时间里,他捡过漏,也吃过药,遗憾更有不少。譬如错过明代张文郁的手迹,这事就让他扼腕不已。
张文郁是明朝天台茅园(今莪园)村人,曾监修故宫三殿,官至工部左侍郎。在官场上,他以精明滑头著称,评价褒贬不一,天台就有句谚语说,“天台四奓佬,官大徐少保,好乐贾似道,奸臣张文郁,忠臣是鲁穆。”然而,陈卫星却觉得张文郁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说他是个能臣,官场上名声却不好;说他是个奸臣,可当时局动荡之时,他却毅然选择毁家纾难。
作为这么一个在历史上充满争议的人物,张文郁存世量极少的一些手迹无疑是珍品,陈卫星回忆道,“当时台州本地有人在卖他的手稿,我听说后连忙去买,结果主人回复说刚拿到杭州去了,我又急赶慢赶追到杭州,没想到最后还是失之交臂。”
“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陈卫星认为,乡贤身上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也映射着台州文化传承的脉络,在他看来,这些乡贤书画、手迹能更加直接地还原作者当时的生活情态,能追溯出不少当时的风俗故事、乡土历史,“对于当时文化、经济背景,以及本土文化发展的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
“我千方百计从民间收集台州籍,特别是天台籍名家的作品,正是想为家乡文化多留住一些宝贝。”他有些感慨地说。
民国乡贤的作品将成“黑马”
乡贤作品与本土文化血肉相关,是一方文化的缩影。然而,不同于如火如荼的字画市场,相对小众的乡贤字画在市场上却一直叫好不叫座。
在陈卫星的印象里,从他入行到现在,台州乡贤字画的价格最多翻了三倍,“之前每幅价格在几百到几千元左右,现在最多是几千到一万元。”
他说,也正因如此,乡贤书画造假者很少,不太会有鱼目混珠的情况,从而在浮躁的字画市场中保留了一方净土。
“不仅是假货少,乡贤字画性价比也很高,一千万元买大家的字画完全不够看,但如果买乡贤的字画,就绰绰有余了。”在陈卫星看来,乡贤字画收藏潜力巨大,特别是民国乡贤,未来有望成为一匹“黑马”,“民国时期各种新旧思潮迸发,当时的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另外,明清乡贤字画在市场上已经日渐稀少,而民国因为时间较近,留下的乡贤字画相对较多,更便于普通市民投资。”
那么,收藏本土乡贤字画有什么讲究?他表示,首先要了解它,“判断一幅画是否值得收藏投资,首先要看它在布局、节奏、内容上是否打动人,画作者的基本功是否深厚、学习前人的东西到不到位等。当然,画家的知名度也相当重要。”(记者 蒋韵 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