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根据艺术家张晓刚近四十年来的创作轨迹,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学习期、探索期、成熟期和转型期。
1、学习期(1977-1982年)
学习期是指张晓刚在四川美院求学的经历,但是在川美的现实主义绘画训练并没有让张晓刚像很多同学那样成为“伤痕”派画家或投身当时流行的乡土题材,他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语汇。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暴雨将至》、《天上的云》、《天地之子头像》系列作品,但此阶段的作品并未在二级市场露面。
2、探索期(1982-1993年)
张晓刚自四川美院毕业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期,年轻艺术家不满于当时中国美术界继承苏联社会现实主义的主流创作路线,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方向,成为对美术界的一场现代主义启蒙,张晓刚与毛旭辉、叶永青等艺术家一起组织的“西南艺术研究群体”是其中最早的区域性艺术活动之一。1989年以后,他将视角从西方主题移向个体生命在历史与集体命运中的脆弱与偶然,这种思索,也使他后来成为西方语境选择阅读中国艺术时的一个意识形态化的代表。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草原组画》、《桃花山》系列、《幽灵》系列、《遗梦集》系列、《生生息息》系列、《深渊集》系列、《天安门》系列等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生生息息》系列和《天安门》系列,《生生息息》系列共上拍了4件(次)作品,1件流拍,2件成交过千万元,尤其是《生生息息之爱》(三联幅)于2011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拍出了6656.852万元;《天安门》系列共上拍了3件作品,悉数成交,而且成交价均过千万元,其中1993年创作的《天安门》在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拍出1876.16万元。
3、成熟期(1993-2008年)
1992年,张晓刚赴欧洲游历后回国,开始创作奠定其艺术史地位的《血缘•大家庭》——取材于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照相馆纪念照,其中呆板表情的人物形象成为了其标志性的作品。张晓刚从1993年起开始创作《血缘•大家庭》系列,直到2008年仍在创作此系列作品。他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是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自1994年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作品在“第二十二届圣保罗双年展”上大获成功之后,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该系列作品成为了张晓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上拍的245件(次)张晓刚作品中,其中有超过90件(次)是《血缘•大家庭》系列作品,83%的成交率;另外从张晓刚27件(次)过千万元成交的拍品中也可以看出,其中有17件(次)作品都属于《血缘•大家庭》系列,而且张晓刚作品的最高拍卖记录也是由此系列作品所创造。在此阶段,他还创作了《里与外》系列、《同志》系列、《失忆与记忆》系列以及其他同类型的肖像作品。
4、转型期(2008年至今)
张晓刚曾经历过两次转型期,第一次是2008年创作的《绿墙》系列,该系列是以其父母的房间为素材创作的,张晓刚称父母当年很顽固,对绿色的墙壁一直不肯改。该系列将艺术家对内心的探索与带有中国集体记忆的独特的“绿色”结合在一起。第二次转型期是2011年创作的《红梅》系列,一改以往的脸谱式创作,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植物,它代表了文人中具有象征性的东西,张晓刚从个人的角度重新去体验梅花与我们的关系。在转型期张晓刚还创作了《车窗》系列、《天堂》系列以及一系列雕塑作品,但该时期作品上拍甚少。
综述:张晓刚不同时期的创作表现了艺术家不同时期的心境,《血缘·大家庭》系列成为了张晓刚的代表系列,脸谱化、符号化的创作则代表了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形态。除此之外,其他系列作品已很难超越《血缘·大家庭》系列,学术和市场已经把这个系列的作品推向了一个高度。(作者 张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