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西方早期画家没有资格给自己画像
自画像作为艺术家自我描绘的肖像作品,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画像与风景画一样也是从西方宗教绘画中逐渐分化出来的,这一分化过程不仅标示 着绘画艺术的类别细化趋势,还关乎绘画者的身份地位,从单纯艺术门类来说,自画像能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艺术本身也是一种促进。
早期从事绘画活动的西方画家并没有被上等社会当做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者,画家们只是被视作卑微的手工艺人甚至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当然也更无资格把自 己的形象描绘于画面中,因此自画像在西方早期绘画中鲜有所见。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崛起的时代,达芬奇、丢勒等著名绘画艺术家强烈地表达着自我。起 初画家们只是在绘画作品的一角留下自己的形象以作生动的签名,后来画家自我形象所占据的画面空间越来越大,并逐渐将自己的形象置于画面中央。这绝非是画家 简单的自娱自乐,这显示出艺术家社会地位与自信力的提高,画家们所展示与炫耀的社会地位、自身涵养、服饰仪态等实际上已经在向更为成熟、生动的自画像题材 迈进,成为重塑自我理想与愿望的鲜明写照。
自画像的历史经历了近8个世纪,随着画家自我意识的增强、审视自身的表达方法不断更新、对生命的领悟愈加深刻,自画像艺术也不断传承、发展,终于成为艺术家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之一,历史上涌现出众多自画像大师,如达芬奇、丢勒、伦勃朗、库尔贝、凡高、毕加索等。
自画像价格往往高于画家其他题材作品
历史上留下的自画像,大部分都不是为了销售而画,这就导致了画家自画像作品数量稀少,但同时也决定了名家自画像作品极高的收藏价值。名家自画像的数 量一般在画家作品中占了极小比重,即使像凡高一生画了几十幅,在他存世作品中仍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由于数量稀少,自然会吸引众多收藏家的极大关注。 1998年美国纽约市场上曾出现凡高的《没胡子的自画像》,最后拍出7150万美元的高价,这远远高出其大多数静物画的价格。艺术大师莫奈一生中只画过两 幅自画像,一件自画像收藏于日本东京的Bridgestone艺术博物馆,而当另外一件《手持调色盘的自画像》于2013年在伦敦苏富比“印象主义与现代 艺术”主题拍卖会上亮相时,竟立即以224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刷新了莫奈作品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
收藏家一掷千金争夺艺术大师的自画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膜拜心理所致,购买一幅自画像就像购买了艺术家亲笔撰写的精选自传,让藏家和艺术家能够有一 次亲密接触。其次,由竞拍让艺术家的神话得以永存,这也是众多收藏家对名家自画像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据悉,名家自画像的价格明显高于画家的其他作品,主 要原因是其附加值更高,正所谓名家身价有多高,其自画像的身价就有多高。另外,名家自画像也是研究画家艺术和生平的重要原始资料,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 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
新晋“名家”自画像要审慎收藏
近年来,中国传统的名家自画像频繁进入拍卖场并拍出高价,哪些名家自画像具有收藏价值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名家自画像非市场热销的商品画,所 以几乎没有同时代仿品。现今能见到的赝品,多是近年来的新仿品。新仿品多是当代人使用现在的材料,依据出版物上的图片摹仿而成。在民间书画市场和小型拍卖 会上常能见到新仿的名家自画像,这类东西价格一般都不高。对于刚入门的收藏者而言,这些名家自画像应谨慎考虑,例如,金农的一幅“自画像”曾在一场拍卖会 上以区区1万多元成交,而真品则陈列在故宫博物院中。
分析人士表示,早期名家自画像作品很少,收藏门槛较高,收藏者不妨将目光投向近现代画家创作的自画像作品。这类作品有一定市场价值,在一些拍卖会上 都有不俗的行情。但有关专家还表示,除了赝品外,新晋“名家”自画像收藏也面临潜在风险,考虑到艺术家的昙花一现在中国屡见不鲜,他们建议收藏者仍需谨慎 购入新晋艺术家的自画像作品。还是那句话,在传统书画和写实油画市场开始萎缩的今天,收藏者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审美素质,拿准自己的喜好,另一方面,还要洞 悉并顺应市场变化,尽可能收藏精品,自画像也不例外。
培根自画像出现欲再破艺术品价格纪录
据最新消息,由艺术大师弗朗西斯·培根于1975年创作的《自画像》以及1980年创作的《三联自画像习作》两件画作将于2015年7月1日现身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之夜晚拍专场,其中单件画作的估价高达1500万英镑,约合1.42亿元人民币。据称,即将上拍的培根《自画像》(1975)创作于培根 的艺术巅峰时期,那时的培根已是60岁有余,但画作中的他看起来却倍显年轻;而在另一件培根《三联自画像习作》(1980)中,培根的头向下低垂,展示出 的是其对生与死的困惑。
2013年,培根的《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曾以1.424亿美元打破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纪录。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上拍的培根《自画像》艺术水准不在前者之下,很有可能再破价格纪录。
自画像是画家深刻的内心独白
画家为何都热衷于自画?善于自画的凡高曾说:“我变得越丑、越穷、越有病,我越要通过创造明亮、有序、灿烂的色彩来复仇。”分析人士表示,名家自画 像能真实地记录画家的形象和特点,比如凡高的自画像能画出自己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画家是一个异常敏感的群体,他们走 进自己的画面,然后再以旁观者的目光来打量自己、审视自己。作为人生际遇和艺术生命的真实写照,自画像不仅是忠于画家内心的默示,同时也是彰显艺术家思想 境界的镜中独白。
但也有观者认为,画家的自画像往往和其本人并不像。对此有评论认为,艺术大师创作自画像的时候,将自己完全托付给了面前的镜子,作品呈现的可以是真 实的自我,也可以是艺术家幻想中的自我。自画像不仅是艺术家对自己的理解和需求的表达,更是艺术家表达内心的一种独特方式和对自我的一种诠释。通过研究自 画像,能更深入了解艺术家的精神内涵。伦勃朗画质疑自己、审视自己的自画像,凡高画严肃悲怆、好像有股生命之火郁结胸中挥霍不出的自画像,这些都使得画家 的自画像成为其众多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同时,名家自画像的题材十分特殊,画家对自己十分了解,很容易抓住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细节往往是旁人不易观察且很难 捕捉到的。像凡高的自画像中总有一股自信和乐观,而一般人眼里的凡高却总是忧郁而疯狂的。
善于“自画”的中国画家
在中国画家中,许多对自画像也是情有独钟,最典型的当推张大千。张大千一生画过许多幅自画像。在2007年西泠印社秋拍中,一幅张大千创作的《钟馗 自画像》最终拍出了77万余元。据称,《钟馗自画像》是张大千34岁生日那天,以自己为模特儿创作的自画像,并题诗揶揄自乐,在张大千自画像中极具特色。 2004年香港佳士得推出张大千的《自画像与黑虎》,画面中张大千及黑虎的形象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是张大千作品中难得的精品。拍卖时,各路买家竞投踊 跃,争夺激烈,最后以422.27万港元成交。
徐悲鸿被视为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从其流传最广的素描自画像中,可以欣赏到徐悲鸿的写实功力。除了他作于不同时期的油画自画像外,他的油画作品如 《蜜月》《远闻》以及《抚猫人像》里都有他自己的形象。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徐悲鸿在1934年创作的《木桧下自画像》立轴以210多万元成 交。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徐悲鸿的另一幅《自画像》成交价也超过了210万元。近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善于自画,他画中人物寥寥几笔,神态便呼之欲出。齐白石的《老当益壮图》是他的自画像,表达出白翁的精神世界。早在1995年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齐白石的《老当益壮图》就拍出了63.8万元, 而到了2007年京城的一场春拍中,相同题材的作品拍出了132万元,价格翻了一番。
20世纪前期,包括旅法画家潘玉良在内的中国女性画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自画像的热衷和擅长,以此形成自己艺术演绎的主线索——将自我作为画面 叙述的题材。2005年香港佳士得推出了潘玉良的《自画像》,结果藏家争夺相当激烈,终以964万元被人买走,此价创造了潘玉良作品的最高拍卖价。还有一 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陈逸飞。2008年阳光艾德拍卖公司在国内举办首场拍卖会,陈逸飞的《艺术家与众多美女》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上,陈逸飞在众美女的环 绕下双手抱胸笑对观众,十分罕见。这是一件没有完成的自画像作品,作品的名字是收藏者欧洲马勃洛画廊取的。据称,陈逸飞一生只画过两幅自画像。在创作手法 上,陈逸飞采用大色块平涂,这是陈逸飞在绘画艺术语言上的新探索。经过各路买家的激烈竞投,《艺术家与众多美女》最后以2408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