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汪野亭四屏瓷板画 四条屏 76.5cm×24.5cm
天津美术网讯 瓷板画发轫于唐代,最初是以墓志的形式出现的,如曾出土有唐代越窑青瓷墓志瓷板。但在漫长的古代制瓷史中,瓷板的发展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古代制瓷技术下,瓷板的烧制是很困难的事,而在中国传统“经世致用”造物观的影响下,瓷板的实用功能很弱,以致无论官窑还是民窑均不愿意烧制。至明代中晚期时,瓷板的烧制数量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各类明式家具的兴起。明代中晚期是家具制作的顶峰期,特别是江南士人出于追求生活质量的需要而大量制作家具并热衷于对家具进行装饰,而瓷板成为镶嵌于屏风、床、桌等各类家具中的装饰物,这就使得瓷板的制作量有所增加并由墓志而进入家居生活当中。明代瓷板以青花瓷板为最多,也有五彩、斗彩及色釉等其他形式,瓷板画即从此期兴起,并且,瓷板画从家具逐渐步入建筑物,在一些建筑物中亦出现一些瓷板画装饰。清代时,无论是家具还是建筑物中的瓷板画均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清末时,在一批文人的倡导下,完全脱离依附体的纯瓷板画形式大量出现,并达到极为兴盛的程度。清末时期,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瓷画名家为首的新一代瓷画家,以浅绛彩装饰为主,创作了大量瓷板画,其以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纯文人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引起达官贵人与士人阶层的热捧。民国初年后,浅绛彩瓷板画陷入衰败以致销声匿迹,而新粉彩瓷板画则崛起。新粉彩瓷画家秉承清末文人传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瓷板画精品力作,其名家众多,最著名的当属“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为当时引领瓷艺潮流的主流产品,也使陶瓷艺术进入纯艺术的殿堂。当代瓷板画在“珠山八友”等瓷板画名家前辈已取得的卓越成就上继续壮大发展,方兴未艾。当代瓷板画风格非常多样,既有传统形式者,亦见大量创新力作,早已突破旧式文人瓷板画壁垒而形成多元发展格局。
“珠山八友”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即陶瓷界的“画派”现象。汪野亭是“珠山八友”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具有清新、雅丽的绘画风格,工画花鸟、擅山水,表现出中国画的泼墨韵味,典雅韵致,成为名噪一时的青绿山水画家。
身为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是民国瓷板画功不可没的艺术家,他所在的“珠山八友”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从而诞生了浓艳俏丽的新风彩。这些作于瓷板上的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晚清民国年间,江西景德镇一带聚集了不少创作瓷板画的艺人。一次偶然机会,一位客商预订瓷板画,瓷板画艺人王琦、王大凡联络同好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每人画一幅瓷板画,画完之后,很多人看了都非常惊讶和喜欢,请他们八人继续画。这样,他们后来就成立一个瓷艺社,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雅称“月圆会”。相约每月望日,月圆雅集珠山,以画会友,以会聚友,切磋画艺,称为“珠山八友”。
汪野亭先生的四版瓷板画,近来多方面受到业内关注。此作品与以往现身各类拍卖会及展览会的作品相比较来看,此四版瓷板画独树一帜,以上等木材为底,随着岁月越发古韵,因是民国时期负有盛名的珠山八友的汪野亭作品,更是在瓷板画中不可多得。以前的民国瓷板画作品在艺术价值上一直处于被低估的状态,造成被减少出产,随着时光流逝,物以稀为贵,瓷板画的产出少决定它逐年走俏,所以珠山八友作品的成交额近几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渐渐在收藏界有了极大的影响。
加上近现代著名绘瓷艺家汪先生著名的工笔,使得本品出类拨萃,具有很大的收藏竞争力。汪先生的此瓷板画在绘瓷技法上,采用油料,以水粉敷色,作品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在同时期中,可以称为瓷都景德镇瓷板画之上乘作,有瓷板画中之雅韵王者称号,加上汪野亭又是民国时景德镇陶瓷美术革故鼎新的著名陶瓷艺术家。他的山水画,一直都为后人所仰重、仿效,足足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目前汪先生的作品被浙江嘉兴路桥工程王先生和香港收藏大亨李先生所关注。真迹经曝光现身目前引多方咨询价位及报价。此作品由于委托方同为浙著名收藏人士,因此此作品以私下交易为主。
陶瓷以其易碎的特性决定,收藏历史少,但正是这样更使其成为不可多得收藏品,由于现代人的收藏价值观念的转变和艺术取向的改变,收藏民国时期的瓷板画作品,也越来越多,瓷板画也随着市场走俏,瓷板画的逐渐成为瓷板画收藏爱好家们的新宠,称为竞购的热门艺术品。据专家介绍,目前收藏界有观点认为,瓷板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在清代达到鼎盛阶段。而收藏市场上老的瓷板画多是清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不少民家制作的瓷板画受到藏友的热捧。目前,现代瓷板画行情逐渐走高,一些经营现代瓷器的人士邀请来自景德镇的名家,或是一些书画名家定制瓷板画,收藏爱好者的增加也使得现代瓷板画行情逐年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