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2亿元全球寻找流失宝物 2亿元修缮府邸建筑
天津美术网讯 从2005年10月中旬起,北京恭王府斥资4亿元对府邸进行150余年来首次大修,由此,王府首度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强烈关注。王府在中国清代历史中占有何种地位?斥巨 资修缮王府意欲何在?一系列问题引起各界争议,争议焦点更集中于4亿资金的具体使用上。对此,记者采访了恭王府管理中心有关人士。
修缮原因
恭王府是百余王府中唯一幸存
王府文化研究曾是空白
恭王府管理部门表示,国家共拨付4亿元巨额大修款项,正因恭王府已成为目前唯一幸存的王府史料,对于研究清史有着特殊价值。
据记载,整个清朝大概有100余座王府,新中国成立后,保存完好的王府已寥寥无几。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谷长江介绍,个别王府虽然保存基本完整,维修保护 也不错,但被挪作他用,如醇亲王府府邸现为国家某机关办公用地,克勤郡王府现为一座小学。而恭王府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王府特征的建筑 群,已成为能对社会全面开放的唯一皇家王府。
恭王府始建于1776年,当时是清代乾隆朝大学士和坤的私宅。1799年,和坤获罪赐死后,嘉庆皇帝将此宅赐庆郡王,改称庆王府。1851年,恭亲王奕訢搬入,并改为恭王府。
恭王府换过3代主人,留下多元的文化遗迹,故有“一个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称。
在近日国内首次召开的“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内外20多名专家、学者第一次探讨了王府文化定义。恭王府管理中心文物管理部主任鲁宁 说,不同于帝王宫廷,也有别于普通民居,王府因具有独特的生活、分爵制度、匾额、福文化、祭祀制度、大殿陈设、饮食,以及弦索音乐和戏剧等文化现象,近些 年逐渐成为关注热点,而对此的研究在我国曾是一项空白。
寻宝
2亿元全球寻找恭王府流失宝物
文物是研究王府文化的重要内容。据记者了解,国家财政拨付的4亿元中,将有2亿元专门用于文物回收。200多年来,那些曾被府主精心收藏的稀世珍宝今在何 方?这是这座深不可测的府邸留给后人的一个悬念,也是大修面临的一个残酷现实。“几年前,这里原来流传下来的老文物一件都没有,房屋修好了,但大殿里面却 是空的,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场面。”鲁宁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恭王府史料和流失文物,并将每年自筹1000万元资金回购文物,以配合正在进行的首次府邸大修。
“为了寻找恭王府文物的下落,我们专程去了一趟日本、欧洲8国、台湾。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 料,日本诸多博物馆收藏有恭王府文物,包括书画、碑帖,在美国的博物馆,有恭王府流失的青铜器,在台北收藏有恭王府紫檀家具33件。”与此同时,一本书为 寻找恭王府历史上最大规模文物流失的下落提供了线索。
查实
2000多件文物被日本古董商掠夺性买走
经人介绍,这本名为《清代皇室宝物流出》的书最早出现在谷长江主任手中,该书作者是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学者富田升教授。富田升通过研究中国近代史,记载了 中国大量艺术品流失海外的经历。书中某页记载了这样一个事实:“1912年3月,一位名为山中定次郎的日本古董商,从恭王府通过小恭亲王溥伟掠夺性购走一 大批恭王府旧存文物,目前下落不明。”
鲁宁告诉记者,循着这个线索,他们专程赴日访问了富田升教授。今年8月,富田升教授受邀参加“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富田升讲述了他所调查的恭王府流失文物现状,王府旧藏文物流失情况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其后国民政府成立。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至此,统治中国长达267年的大清帝国覆灭。
在清朝统治之时,满族的王公贵族作为特殊的阶层享受朝廷俸禄,得到供养,然而,随着清朝的覆灭,这些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依靠变卖家产度日。
与此同时,一个专门从事文物经营的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在北京扎下了他的大本营,并在19世纪中末期成立了自己的商会。随日本军国主义对东亚的侵略, 山中商会以收集中国文物为主要经营目的踏入中国境内,成为当时在中国的最大日本古董商人,在中国上海、北京设立了专门收购机构。
山中定次郎除在琉璃厂收购中国文物外,还与各王府建立了以收购为目的的紧密业务联系。
而在恭王府流失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当时的恭王府府主、小恭亲王爱新觉罗·溥伟。清王朝覆灭后,按《王室优待条例》,“大清皇帝辞位后,其原 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鉴于此条例,“溥仪将清宫古物赏赐亲信近臣或银行抵押,甚至在退位朝廷内务府公开拍卖,民国政府没有阻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恭亲王溥伟一方面由于生计所迫,更重要的是要在日本人的支持下追 随退位的宣统皇帝复辟满清政权,因而急需复辟活动经费。当时,皇亲国戚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宗社党”,党派中一部分希望用和平谈判方式复辟,另一部分人坚持 用武装推翻袁世凯,而武力派的代表人物正是溥伟。当时他需要钱买军火,因此联络上了日本古董商。
1912年3月23日,溥伟将恭王府原藏的除书画外的大批文物卖给了山中定次郎。据资料记载,古董所卖款项达到40万大洋,估算2000多件。这笔交易成为山中定次郎在中国收购文物最为得意的一笔业务,也成为了恭王府文物流失规模最大的一次。
难点
757件被集中海外拍卖
恭王府流失文物多数下落不明
山中定次郎将恭王府文物运回日本分类。1913年2月27日后的三天,几乎全球的大古董商云集美国纽约,参加来自中国恭亲王所藏536件文物的拍卖。拍 卖会异常火爆,所有拍品无一流拍,单件成交价最高达到6400美元,总成交额达到28万美元,创下当时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
此后,山中商会又在英国伦敦成功拍卖恭亲王旧藏文物263件,拍卖同样非常成功。在日本国内,恭王府文物也成为收藏家们的收购热点。
这批恭王府文物的销售为山中商会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利用这笔资金,山中商会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日本最大的跨国性公司。
但在二战日本战败后,这个公司受到一次严重打击。1945年,美国政府作为战胜国之一对日本进行了严厉制裁,没收了山中商会在美国的不动产,同时罚没了其大批在美国古董店中存放的中国文物。
通过富田升教授协助,恭王府管理中心人员在日本大阪找到了山中定次郎第四代后人山中让先生。据他说,当时家族被美国没收的总资产折合8600余万美元,那次重创使富裕的山中家族转向没落。而原来保留在山中商会的少部分恭王府旧藏文物,也在美国没收后不知去向。
山中让先生在自家库房里找到了当年纽约举行大型拍卖会时人手一本的拍卖会图录。图录在近百年后重现了恭王府旧藏文物的样貌,包括此后找到的英国拍卖会图 录,记录了所有拍卖的恭王府文物的图片和英文简介。记者发现,在书页的空白部分,还可以看到当时买家用铅笔标注的拍卖价格。
通过这两本图录和部分历史资料可以看出,小恭亲王溥伟于1912年售出的恭王府旧藏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木器、兵器、珠宝、杂项共7大类。
鲁宁告诉记者,查找文物信息是目前他们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恭王府过去文物的等级究竟如何划分?品种和数量大概多少?我们先得收集这些基础信息,才能为 海外征集打下基础。去年9月开始,我们面相社会征集王府文物并公布了捐赠奖励办法,截至目前,管理中心共收到信息过万条,但查实的还不到10条。摸清下落 的几件文物已被各大博物馆收藏,无法回收,而绝大多数仍在私人手中收藏。”
最有价值的流失文物是书画类,鲁宁说,那些流失的恭王府书画在先秦到现在的中国美术史上,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有重要地位。而除了已查实的最大宗文物流失去向外,恭王府究竟有过多少文物,目前仍然无法计算。
古建
2亿元修缮王府府邸建筑
规格
府邸将重现同治、光绪时期鼎盛场面
除文物回购外,另外2亿元大修款将对三路大殿所有建筑进行修缮,总面积达3.1万多平方米。据报道,恭王府将被建成中国首座王府博物馆。恭王府的修复将 达到一个怎样的规格?鲁宁特地强调:“全部工程预计2008年前完成,但后来通过论证,以及和国外大型文物修复机构的专家探讨,我们将不以2008年为最 后限期。施工原则以历史原状为准,修复后的府邸将重现其在同治、光绪时期的最鼎盛场面。”
罕见
某些建筑资料需要在国外寻找
然而,资料的稀缺同样使府邸修复困难重重,工作人员不得不在海外寻找线索。
恭王府管理中心古建修缮部副主任李中国告诉记者,恭王府共计5.6万平方米,目前只开放了2.8万平方米花园部分。府邸现在都是空房间,里面的隔扇也都已经不知下落,也没有留下任何资料,其中,银安殿修缮难度最大。
王府的特殊性造成了历史资料的缺乏。鲁宁告诉记者:“过去的老百姓能够串门,故宫文物保存较好,留下了很多资料。而王府在清代是一种特殊群体,不能随意 进出。当时的中国相对封闭,只有一些国外记者和公使能到王府做客。那时已有照相技术,但国内没有人可以留下这些资料,去过王府的外国人回国后写了一些回忆 录,描述了他们在王府看到、接触到的一些东西。另外,1925年后恭王府被卖给了天主教办学,一些教士、牧师拍过有关恭王府的照片,我们已经在国外的一些书上找到了那些照片。”
最近,管理中心还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资料中发现,1936年梁思成先生组织中国营造学社绘制的恭王府实测图,这些资料对恢复原貌将起到巨大作用。
传说
恭王府古建筑之谜
“福”字石碑
恭王府虽在故宫城外,但也处于宫故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俗称“龙脉”。园内有一座假山,山内有一个秘云洞,正中有一块康熙皇帝写的“福”字碑,被称恭王 府“三绝”之一。传说,康熙为给久病的母亲治病,写了个“福”字,母亲拿到字后身体日渐恢复。后来福字突然失踪,在和坤被抄家时,人们发现这个字被刻在了 石碑上,原始的纸已经没了踪影。当时有人想把这个字拿回故宫,但无法做到,因为石碑一直连到山底,上面盖着房子,山成两条龙的形状,如果要把“福”字去 掉,龙会倒,房子会塌。
9999只蝙蝠
和坤自称是万福之人,因此特别中意“福”字,蝙蝠就是取“福”字的意思了。据不完全统计,恭王府内有9999只蝙蝠样式的雕刻和装饰,建于石山上的福厅更像一只展翅的蝙蝠,中厅像蝙蝠的身子,侧厅像蝙蝠的翅膀。
大戏楼
恭王府里的建筑暗藏很多奇怪设计,比如戏楼里的藤萝。奕訢入主后在大戏楼的墙壁上画满了树藤一样的图案,相传这是奕忻仿造西洋立柱雕花的设计,而在那个时代,这种装饰并不多见。大戏楼不仅是娱乐和联络感情的场所,据最新考证,恭王府戏楼也用于吃饭。后造楼
后造楼是一座将府邸和花园分开的建筑,楼二层的窗户花样完全不同。传说,和坤造此楼是为藏宝之用,此楼当年内藏和坤的金银财宝、珍珠玉器、绫罗绸缎不计其数。相传和坤不用记录,看窗户就知道所藏财宝的类别,后人称其为“什锦窗”。
备忘录
恭王府流失文物下落
宋易元吉聚猿图(乾隆御物)
1927年溥儒将该作品售与日本人,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
明文征明园池图册
《董庵藏书画谱》1928年记载,这部书画谱是斋藤悦藏收藏品的图录。上面登载的照片与原来的尺寸相同,一共有10张。不知现藏何处。
宋戴琬花鸟画册
《唐宋元明名画大观》1929年记载,这本图录是为了纪念昭和天皇登基的展览会图录。该作品没有印记,登载的照片只有一张。不知现藏何处。
唐颜真卿自书(建中)告身帖[乾隆御物]
此作品最初在中国抵押给日本三菱,1930年以三万日元卖给了中村不折。现藏于书道博物馆。
明祝允明临黄庭经卷
明祝允明和陶饮酒诗册
明仇英梅花公主图立轴
清方琮设色山水图
清李世倬仿赵千里听泉图立轴
清张照临来天马赋帖
1931年时,藏于山本悌二郎。
北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卷[乾隆御物]
1931年时,藏于山本悌二郎。后售与波士顿美术馆。
南宋陈容九龙图卷[乾隆御物]
本图在清代初期是耿昭忠的藏品,后被乾隆皇帝收藏,由清朝内府传下来后,赐给了恭亲王。1917年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唐韩干照夜白图卷[乾隆御物]
1936年溥儒将该作品售与上海叶某,此人后转卖给英国人。现藏于大都会美术馆。(作者 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