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在山东青岛市崂山脚下几间简易的房屋和工棚内,65岁的杨敏和丈夫张新宽收藏了大大小小这样的汉画像砖5000多块,加上汉画像石和汉陶灶有近万件藏品。
这是杨敏夫妇30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藏品来自全国13个省份。2007年,杨敏夫妇自筹在这创建了青岛崇汉轩汉画像艺术博物馆。这个地方虽不起眼,却是全国收藏汉画像砖数量最多、体系最全的博物馆,为一研究民间汉画的项目提供了15卷拓片中的6卷,两本专业汉画著作中有七成素材取自这里。
30多年前,杨敏夫妇和文物一点不沾边。张新宽在部队工作,一次帮地方修路时,发现老百姓(603883,股吧)把许多有图案的青色大砖砸碎铺路。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汉画像砖,但看到砖上精美的图案,觉得很可惜,就劝老百姓不要砸,并组织部队拉两车石子换回了18块完整的汉画像砖。
当得知那是不可再生的珍宝时,他便产生了抢救性收藏汉画像砖的念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张新宽和杨敏从老百姓砖砌猪圈、院墙、“石凳子”和“餐桌”收起,后来又在一些专业展会上收集,30多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杨敏告诉记者,画像砖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内容大都比较简单。到了汉代,画像砖成了人们抒发感情、彰显个性和记录生活的载体,汉代人在砖上创造了一个集神话、历史和现实为一体的五彩浪漫世界。
记者在杨敏夫妇创建的博物馆内看到,汉画像砖的内容既有汉代各种礼仪,如持盾礼、持戟礼和持帚礼等,又有展现汉代文化艺术繁荣的包括角抵戏、建鼓乐舞和长袖舞、下棋对弈等,并有斗牛、斗熊和射虎等体育运动,以及仙鹤、龙和仙鹿等神话传说和体现科技进步的观象台等。
“汉画像砖内容丰富、构图简洁、线条飞扬、气韵生动、写意传神,是古代雕塑、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很高艺术价值、考古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一些国内顶尖美术、建筑和历史专家都被这些精美的画面所折服。”杨敏说,“但现在依靠我们的力量很难推动这些珍贵文物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杨敏告诉记者,几十年来他们夫妻的积蓄已全部用来购买汉画像砖,现在租的房子放不下所有藏品,有些只能放在院子里用一层层塑料包起来,冬天挨冻,夏天受潮,看着非常心疼。另外,虽然开起了博物馆,即使免费,也很少有人来,也很少有人知道,因为这个博物馆不仅位置偏僻,还要穿过一个部队医院。
即使是这样简陋的条件也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房东不同意再租给他们。他们被迫去附近的花卉大棚租了一块地方,这几天正愁怎么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藏品搬过去。
“这些汉画像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不仅给我们讲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教给我们很多古训。例如,我们在20年间偶然得到了两块残砖,拼在一起发现正好是一块砖的两部分,上面可以看到“有光德”三个字,很可能是古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杨敏说,“我们真心希望这些记载历史的珍贵的汉像画砖能有个好归宿,完美地留存给后代。”(记者 徐冰 张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