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火烧山窑址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是一处西周末期至春秋时期烧造原始青瓷的古窑遗址。1984年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被德清县文物工作者发现。 2007年3月至5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火烧山窑址考古队,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近900平方米, 揭露窑床3条、灰坑10多个。
器物器型丰富
火烧山窑址器物成型方法有轮制、手制和泥条盘筑法。该窑址产品丰富,器物造型与同时期的陶器有了明显的不同,逐渐具有了自身的风格。从器类上看,可以分为 两大类。一类是饮食器,主要有碗、盘、罐、水盂、钵、盆等;另一类是仿青铜礼器,如卣、鼎、簋等。鼎的肩部设两对称的倒“u”形绞索状绹耳,腹部剔刻细密 的锥刺纹作装饰。簋的腹部设扉楞一对,或并有一对对称倒“u”形绞索状绹耳,施青褐色釉。
器物装饰工艺
火烧山窑出土器物纹饰多种多样,有与同期青铜器相似的云雷纹、勾连纹、水波纹、S形纹、锥齿纹、绞索状纹等。器物装饰手法多采用刻划、拍印、堆贴等工艺。该窑大部分产品釉色佳,器形规整,部分器物装饰纹样复杂。
火烧山窑西周晚期、西周末期的产品种类多、器型复杂、装饰繁缛,釉色极佳,仿青铜礼器产品及繁缛的纹饰较为多见。春秋早期是火烧山窑址的鼎盛时期,产品种 类丰富、制作精美,装饰有大量的纹饰,并且釉色较佳。仿青铜礼器的器物主要见于此期,腹部往往装饰有繁缛的纹饰,主要有:勾连云纹、细乱云纹、双勾线 “S”形、云雷纹、对称弧形纹等。纹饰个体较大、风格粗放、排列杂乱,且常见重叠拍印的现象。春秋中期以后仿青铜礼器的器物基本消失不见。纹饰无论是数量 还是种类均锐减,基本仅保留罐上的对称弧形纹和部分碗上的纵向细密水波纹两种,风格细密、排列整齐有序,重叠拍印现象较少见。
器物装烧工艺
火烧山窑址在烧造技术上,未发现垫具,部分器物底部粘有极厚的砂层,当为直接将器物置于窑床上。从春秋早期后段开始出现间隔具,但数量极少,春秋中期前段大量发现,主要是一种近似于圆锥形的托珠,三个一组使用,春秋中期后段以后则又基本消失不见。
最早纯烧原始瓷的窑址
浙江是原始瓷的重要产地,专家表示,火烧山窑址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纯烧原始瓷的窑址,揭露了属 于龙窑的窑床遗迹,该窑址不仅是迄今发掘的全国唯一一处最早利用山坡斜度筑窑烧制原始青瓷的窑炉遗迹,还可能是向成熟龙窑过渡阶段的形态,填补了中国陶瓷 史上的一段空白,为探索成就中国瓷器辉煌的龙窑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也对于探索中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