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第六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引发对城市化的思考大华禅画:版画作品推广展亮相颐和悦馆制砚名家:顾琢黄铭有几何东苕溪商周窑:中国制瓷史上第一座高峰 齐白石《五蝠行云图》兼论齐白石的艺术道路上海明轩2015秋拍推出张大千力作《文会图》薛松个展《开门见山》将在香格纳新加坡开幕《河原温》陆平原个展2016年1月8日开幕首枚生肖猴年铁画艺术邮票亮相芜湖新手请进:油画保存收藏小技巧 访古陶瓷鉴赏、收藏家喻德江画家马继忠专访:创作无偿捐赠给国家冷军等7位艺术家作品在武汉展出张峥嵘:为民间艺术奔走疾呼美国艺术家用一张图画出整个宇宙美术馆上市 是圈钱噱头还是生存突围王尔健在当代国际艺术双年展上获大奖端砚收藏家:悠悠端砚缘国画中的三分天下:画风不同怎么在一起1980年版猴票整版市价高达100万 单枚1.2万高清图:丹青谱·张俊、吕少英、阚传好国画作品跨年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著名画家姬振岭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画家姬振岭做客天津美术网 视频:著名画家张永敬做客天津美术网著名画家张永敬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迎新年-津南区美术书法精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高清图:巾帼翰墨-天津市妇女书法提名展在市文联展览馆开幕著名画家刘峰2016丙申年挂历-雄浑大气 朴实自然高清图:著名画家刘峰2016丙申年挂历-雄浑大气 朴实自然视频:在传承中创新 贾冰吾的冰雪水墨视频:著名书画家孟宪奎喜收爱徒暨庞博拜师仪式高清图:自游·自在—石增琇水彩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高清图:天津师范大学书画院举办迎春美术作品展高清图:“色墨生象—学院派画家小品艺术展”在天津国墨书画馆开幕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徐悲鸿:收藏古画不如选择冷坑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12-28 11:24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达仰  奥菲利亚
达仰 奥菲利亚
 得陈嘉庚襄助收藏恩师名作
 得陈嘉庚襄助收藏恩师名作

  天津美术网讯 在其诸多藏品中,达仰的《奥菲利亚》和唐代的《八十七神仙卷》的收藏经历最为坎坷。

  1919年,徐悲鸿赴法国留学,在留学期间他收藏了他的老师——达仰的油画作品《奥菲利亚》,画中人物取材于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女主角,她是一场王室斗争中无辜的牺牲者。

  徐悲鸿被达仰的这幅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慈悲之心深深打动。当他决定买下此画时却身无分文,因为他留法时期非常贫困,朝不保夕,哪还有钱买画呢?他在画前久 久地徘徊着,想到千疮百孔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百姓,悲天悯人的呼声使他收藏的欲望越发强烈,于是,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买下此画。他请求画店老板为他保留此 画,自己先回去凑钱。他的真诚打动了老板,老板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时限不超过3个月。

  徐悲鸿满怀信心地为筹集画款奔走,但筹集这样一笔 巨款又是何等艰难!在一位新加坡的朋友黄孟圭先生的相劝和帮助下,徐悲鸿与黄先生一同启程前往新加坡,黄孟圭先生将徐悲鸿介绍给华侨巨商陈嘉庚先生。当徐 悲鸿接到陈嘉庚先生的二千五百元现大洋赠款时,他的激动和喜悦,简直难以言表,便立即将这笔钱汇往巴黎的画店,他朝思暮想的收藏终于如愿如偿。此画现藏北 京徐悲鸿纪念馆。

  为了报谢陈嘉庚先生,徐悲鸿又画了题材为马克思和托尔斯泰的油画,赠给陈先生所办的厦门大学。在法国留学期间,徐悲鸿还收藏了达仰的《男人体》、康泼夫的《在包厢里》《观剧》、具拉尔的《女人像》等等。

  徐悲鸿既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他一生酷爱收藏,很多重要的藏品都历尽坎坷而得来。徐悲鸿执着于收藏的风雅往事,亦是后人解读其艺术人生及其文化价值的重要视角。

  1953年,徐悲鸿在北京逝世后,夫人廖静文女士及家人将他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1300幅,以及他收藏的唐、宋、元、明、清绘画精品1200余幅和书籍资料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如今,这1200多幅徐悲鸿书画藏品一直珍藏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供世人赏鉴。

    20万巨款与十幅绘画让吴道子名作失而复得

  徐悲鸿

  (1895-1953年)

  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简介

  《八十七神仙卷》为唐代吴道子之作,是他画道教壁画的粉本,为白描人物长卷。全长2.88米、宽30厘米,卷之上端亦经割损三四厘米。画面描绘了一浩荡的神仙队列在云中行进,去朝拜元始天尊。此卷在历经了唐、宋、元、明、清的各朝流传之后,于民国初年又流失海外。

  此卷是徐悲鸿在一次香港展览时偶然得到。

  那是1937年的香港大学之展,徐悲鸿的好朋友许地山邀请他去看一位德籍夫人的收藏。当徐悲鸿发现此卷时,眼睛陡然一亮,手指因激动而在颤抖。他即刻拿 出了随身携带的不足一万元钱和自己的七幅作品作为交换,回到住所他便在画上加盖了“悲鸿生命”的红色印章。兴奋之余提笔书跋道:“……呜呼!张九韶于云 中,奋神灵之逸响,醉予心兮予魂,愿化飞尘直上,跋扈太空,忘形冥漠,至美飚举,盈盈天际,其永不坠耶,必乘时而涌现耶!不佞区区,典守兹图,天与殊遇, 受宠若惊,敬祷群神,与世太平,与我福绥,心满意足,永无憾矣。”

  可谁也没有想到,1942年,此卷在日军空袭昆明时不幸丢失。它仿佛 晴天霹雳,使徐悲鸿陡然病倒。两年后,徐悲鸿得知此画下落,兴奋异常。他不顾病体,日夜忙于作画和筹款,先寄去20万现金,又一次次寄去自己的作品十幅 后,使《八十七神仙卷》终于又回到自己身边。望着眼前逐渐展开的长卷,徐悲鸿万分惊喜,双手像紧紧握住了阔别已久的故人在颤抖着,激动得两颊通红。虽然画 卷展露出一丝残缺风尘,“悲鸿生命”的印章被挖去,题跋也被割去,但当他看到87位神仙安然无恙、飘飘欲飞的优美体态时,依然激动不已,当即赋诗道:“得 见神仙一面难,况与伴侣尽情看。人生总是葑菲味,换得金丹凡骨安。”1948年,徐悲鸿将《八十七神仙卷》重新装裱,请张大千先生和谢稚柳先生写了跋。

  收藏古画从不计较价钱

  徐悲鸿的收藏见解有独特之处。他认为:在收藏古画时,对于那些作品脍炙人口的画家,虽然他们的名气很大,遗迹也流芳百世,但是市场上不可避免的是伪品泛 滥,倘若追这个时髦,赶这个热门,势必会陷入“古董鬼”设下的圈套。不如选择“冷坑”,也就是无名作者,虽然他们名望微小,但作品精湛。这些作品往往不为 人知,或者不见著录,甚至无收藏款识,一旦被发现即光彩夺目。

  北宋的《罗汉像》是徐悲鸿从霉烂纸堆中拯救出来的闪光作品。闲暇之时徐悲 鸿习惯逛旧货摊儿、小市场,他曾在一家小市场上的破纸堆里买到一幅谁也没有注意的画,画面虽然既霉且烂,但以徐悲鸿高超的鉴赏能力,基本识别出它是北宋的 《罗汉像》。他毫不犹豫地买下此画,经过重新装裱,果然画面楚楚动人。

  徐悲鸿收藏古画时,从不计较价钱,只要画好便千方百计地把画买 下。也从不讨价还价,爽快的性格招来很多画商的上门推销,总是天不亮就围满了徐悲鸿的家门口,等房门刚一打开,画商蜂拥而至。按老规矩,徐悲鸿总是先请他 们吃早餐,吃罢早餐后,他们便一一展示自己带来的藏品,徐悲鸿一旦看中便慷慨解囊。

  他还主张“未足者增之”。在他1948年收藏的清郑 板桥的《竹石图》右侧裱边处,题有“戊子始夏,悲鸿得之,为补六笔,不能自已,罪过”之语。他认为,此作画面中,竹子主要集中在画面左侧,唯一伸向右侧位 于山石右上方的竹竿上,竹叶过于稀疏,破坏了画面的均衡感与节奏感,于是,他在稀疏处补画了几片竹叶,以弥补其认为的不足。

  徐悲鸿常常 自己动手修复古画。1948年春,徐悲鸿购得明文征明小青绿山水《秋到江南图》,虽然他认为“此乃衡山先生生平杰构之一”,但“徒以年久,绢黯损失不 少”,因此“谨按衡山原意,为染白云”,并言“对比显然精彩倍出,欢喜赞叹,不能自已。爰详志经过以示来者,知我罪,我全不计也。”(记者 韩帮文)

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制砚名家:顾琢黄铭有几何
• 东苕溪商周窑:中国制瓷史上第一座高峰
• 首枚生肖猴年铁画艺术邮票亮相芜湖
• 新手请进:油画保存收藏小技巧
• 访古陶瓷鉴赏、收藏家喻德江
• 端砚收藏家:悠悠端砚缘
• 1980年版猴票整版市价高达100万 单枚1.2万
• 鼻烟壶:藏者的珍贵文玩
• 收藏品频现升值陷阱 应警惕
• 沉香投资收藏一定要量力而行
首届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山水画展览
  •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