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像臧坤坤的作品最早是通过雅昌,当时有个栏目会介绍一些年轻艺术家。通过这个平台我看到臧坤坤的作品,就想办法跟他取得联系。坤坤卖出去第一张画就是我收的,当时他刚从天津美院毕业,还没有和画廊合作。就这样陆陆续续我收了臧坤坤大概6、7张的作品……”80后藏家宗龙的语速极快,和他聊天最好不要打断他,因为他一讲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购买臧坤坤第一张作品时,宗龙并不认识这位刚毕业的艺术家,也没有见过面。当然,后来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好到称兄道弟的那种。然而作为一个80后、一个藏二代,作为一个西安的藏家,宗龙最早介入收藏并不是当代艺术,而是书画。
臧坤坤 《教化的意义》90×130CM
藏二代:从书画转向当代艺术
“我是西安人,这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和书画市场有着极其深厚的积淀,最早我是从书画入手的,认识了很多所谓的书画界的朋友。去北京、上海这些城市看美术馆、博物馆,发现当代艺术对我的启发特别大,逐渐开始对当代艺术比较关注,越走越近,慢慢从书画领域中跳出来了。最关键的一点是我在当代艺术面中,不管是看video或者是架上绘画,都能产生很强的共鸣,这也是为什么喜欢当代艺术很主要的一个原因。而且在收藏的过程中本来很多愉快的事情,可能交很多朋友,和画廊之间的交易,我觉得都是非常愉快的。”
宗龙收藏 王俊作品
宗龙的父亲经营着一家投资公司,同时是位知名收藏家。早先还在英国曼彻斯特念书时,其实宗龙就对艺术耳濡目染。尽管本身所学的管理专业和艺术没有太大的关系,他还是会经常去美术馆看展览。宗龙还找到当地的一个华人艺术中心,结识了几位华人艺术家,通过经常的联系,会定期去观看英国当地的展览。“这个华人艺术中心的老师很多都是当代艺术家,会带我去逛一些画廊,像白立方、蛇形画廊这些都经常会去,包括泰特美术馆。”
大概2008年的夏天,念完书回国的宗龙开始介入收藏。为了在当代艺术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宗龙去了中央美术学院的研修班。“通过课程认识了皮力、赵力等老师,他们当时给我们的信息量是蛮大的。像当时在皮力老师的画廊里购买了一些艺术品,包括现在市场上比较当红的仇晓飞、陈彧君这些艺术家。”
和很多“新手”藏家一样的是,宗龙坦言自己也交过“学费”,有过短暂盲目追求市场明星的高价作品的冲动阶段;不一样的是,宗龙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不会因为收藏了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就把其作品夸上天。对于艺术家和作品,他有着自己冷静的判断,他说他只认艺术家重要时期的重要作品。
陈彧君《临时建筑–后花园 No.1》180x360cm 2009年
叶永青《伤痕》 200X200cm 2007年
对话宗龙:
收藏的三个方向
雅昌艺术网:2008年你回国,那个时间点是拍卖的高峰期吧?
宗龙:那时和现在不太一样。现在很多新入行的藏家从画廊入手,但那时我们最早介入主要还是通过拍卖行获得讯息,当时拍卖行的力量是非常大的,现在整体是有一个反转,就是画廊的力量远远超过拍卖行。
雅昌艺术网:当时进入到收藏,有没有选择一些市场明星的作品?
宗龙:当时是买了很多,跟着市场随波逐流的情况下买了很多作品。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媒体或者是策展人,拍卖公司的推荐购买作品。现在购买作品首先最重要的是你看到一个作品的时候,试着能不能把这件作品放到美术史的点上作比较,这是特别关键的一点。还有就是这个作品的画面和他的观念性是否达成一致,观念是否重要?或者语言是否有创新?慢慢的开始有自己的判断,不像以前完全是根据别人的判断,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梁铨《茶渍》 茶汁 墨 193×109cm 2005年
雅昌艺术网:您现在当代艺术这一块的收藏有多少数量?在收藏方面,你有什么指定的方向吗?
宗龙:数量应该是有300多件。我购买作品现在主要是三个方向,第一个是当代水墨这一块。之前我买了很多当代水墨的作品,包括像谷文达、李津、刘庆和,这些作品都是当时有购买。艺术家重要的作品其实正好是跟他的现实状况是有很多的联系的,当时没有成名之前时的那个状态,和作品是形成一致性的。但很多艺术家成名之后,可能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作品和人没有办法形成一致性,这是我在这块的反思。水墨作品我已停止购买了,有一些作品我想也会考虑出售。
还有一个方向是年轻艺术家这一块,主要还是像蜂巢、唐人、林大、站台等这些画廊推出来的年轻人,都会持续关注,跟进购买。另外一个就是摄影作品我一直在收,而且我想把摄影这一块做一个梳理。比如像90年代的张洹、王庆松、海波、张大力的作品我都是在购买的。
何云昌《金色阳光》
雅昌艺术网:他们早期作品都通过哪些渠道获得?
宗龙:一般来讲是拍卖或者是一些藏家手上私下的交易。这种可能在画廊购买的几率会比较少一些,因为这些作品大部分是90年代的作品,基本上通过藏家之间倒手买的,在这个领域中,我想把这个体系整理处理。
因为我认为中国有一部分很重要的艺术家停留在那个时代,比如说张洹,我觉得不管是他的代表作还是成名作,都是停留在90年代做行为艺术的阶段,而那个阶段的作品恰恰大都通过摄影方式留存。之后的一些《工厂》、《香灰》的作品我个人认为并没有早期作品有价值。中国有一部分好的艺术家,艺术巅峰期是在那个过程当中的,像王庆松,包括艾未未等。
冷广敏《浅层》 120x160cm 2013
且走且看,谨慎观察年轻艺术家
雅昌艺术网:现在是会着重收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吗?
宗龙:年轻艺术家作品一直都是高度关注的,包括到现在这个节点上很多画廊的年轻艺术家,像这段时间林大艺术中心的艺术家蔡磊就不错。
李青 《大家来找茬·抓娃娃机》(两图有八处不同)200×150cm×2
雅昌艺术网:在年轻艺术家这里,你都怎么进行挑选?
宗龙:我在购买一个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主要是有自己判断的几点,第一是作品中的观念性。在当代艺术中,观念性是至关重要的,作品是否是一个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角度出发,在大格局下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个点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绘画语言上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或者说艺术家整体的状态和他的作品是否是一致的,这个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像梁铨,为什么我购买他的作品?因为我认为首先他的作品和他的人是高度一致的,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每天下午就是喝茶,然后宣纸,整个是这样的状态。他对市场是一点都不关注,如果画廊不找他合作,这个艺术家可能很难被人发现。当然每个艺术家的方向不太一样,像站台中国推出的周轶伦。周轶伦这种艺术家和梁铨是反方向的态度,这种艺术家很热衷找艺术的茬,玩艺术、搞艺术,做很多过激的事情。这都是不同的,包括他的作品画面和风格也是高度一致的,但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共通点,艺术家作品的绘画语言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性,这是很关键的。周轶伦在绘画语言上也有他自己独特的东西在里面,都是好的艺术家,只是不同的方向。
雅昌艺术网:那你觉得蔡磊的作品呢?
宗龙:蔡磊我是这么想的,他的作品打动我的一点是我作品在视觉方面的观赏性非常强,视觉冲击力非常大,但是蔡磊也有他的问题,因为蔡磊第一他是很年轻的艺术家,研究生刚毕业,他早期的作品我当时也看过,并不像现在的作品那么优秀。但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艺术家,相比早期作品,蔡磊的转型,在展览上受到很大的欢迎,可能市场反响会比较好,这并不代表蔡磊在未来会有持续尚佳的表现。因为这个是没有人敢保证的,像蔡磊这种年轻艺术家只能持续观察,这并不代表他未来的作品还会那么好。对年轻艺术家来讲还是要走一步看一步,真的是很难判断未来到底能走多远?他们都在变化,并没有定性,但是老的艺术家已经定性了,可以给他一个大致的判断,我是这么想的。
臧坤坤《室内Ⅱ》120×150CM
西安当代艺术的藏家群体正在扩张
雅昌艺术网:作为西安人,你觉得西安现在的氛围是怎样的?
宗龙:大致说一下,有几个点。我们西安早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西安不仅仅是局限于当代艺术,更容易接触到的是古玩行业,古城有大量的古玩,包括青铜器、铜镜、家具、唐三彩等,古城有天时的条件。另外,西安也是个书画大省,长安画派有一定的历史和影响力,包括石鲁、赵望云他们都曾创造了辉煌的记录。
但是这两年发现一个事情,之前购买传统艺术的藏家,也在慢慢发生变化。虽然书画市场一直是持续不断,他们寻求另外的,也会觉得是不是收的作品有问题,或者说并没有根据美术潮流往前走?每个人也在思索。包括西安美院的影响力,包括现在华侨城的OCAT,凯伦老师在那边当执行馆长,对整个西安当代艺术大的格局都是一种肯定。
很多藏家目前慢慢转型,我身边有不少西安本地的新藏家开始扩张,跟我的过程非常相似,逐渐从收藏书画和古玩的角度转到当代艺术,真是蛮多的。我现在有很多朋友以前买过很多的书画,现在都在买一些很新锐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是跟站台、唐人这些画廊合作购买。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需要一个过程,如何让藏家成功转型这个更重要。整体的状况是特别积极向上的感觉。
雅昌艺术网:你父亲也是一个著名收藏家,你和你父亲之间的收藏会有一些交集吗?
宗龙:当然有一些交集,不过我父亲的收藏跟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更多地去关注85新潮这些艺术家,年轻艺术家这一块的购买力相对没有我关注的多。他更多关注的是成熟的艺术家,或者是有一定年龄的,但是长期被忽略的,需要被人重新发现的老艺术家。毕竟我父亲那一代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判断年轻艺术家出现到成长的过程。(记者 张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