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有着“连环画情节”的李刚开始花费大量积蓄陆续收藏连环画。二十多年过去了,其私人藏馆内已收集了体裁丰富的两万册连环画,其中最小尺寸的仅有“手掌大”。
兰州青年李刚的连环画藏馆里,古朴的木质书柜、墙体书架与玻璃柜台上,均整齐码放着或以故事系列、或以年代区分的各类连环画,似“藏书阁”般壮观。
1979年出生的李刚,有着浓厚的“连环画情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他开始花费大量积蓄收藏连环画。二十多年过去了,他私人藏馆内已收集了体裁丰富的两万册连环画,其中最小尺寸的仅有“手掌大”。
近日,中新网记者在李刚的连环画藏馆看到,古朴的木质书柜、墙体书架与玻璃柜台上均整齐码放着或以故事系列、或以年代区分的各类连环画,似“藏书阁”般壮观。
“蕴含中国‘50后’至‘80后’几代人青春记忆的连环画,又称‘小人书’,是目前第五大收藏品。”李刚介绍,连环画起源于汉代的连续性石版画,而后演变为明清古典小说中的插图,这是其雏形,直至新中国刚成立时,连环画才作为扫除文盲的工具书广泛推广。
李刚解释,所谓“扫盲”,是说连环画不仅能供读书人学习,也能供不识字的大人、小孩阅读。中国传统特色的连环画题材包罗万象、谈古论今,画工精美,里边的人物栩栩如生,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翻阅连环画如同在观看电视连续剧。
“购买连环画的顾客大致分为三种,即:具有怀旧情怀的人群、喜欢美术艺术的人群与收藏投资的人群。”李刚回忆,当年他工资挣到1000元的时候,就果断拿出800元购买连环画,仅留200元作为生活费。不过截至目前,当时投资的那些连环画价格已然涨了50倍。
谈及建立连环画藏馆的初衷,李刚坦言是想“以书会友”,唤醒大家对连环画的特殊情感,为喜爱阅读它的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为美术爱好者提供一些绘画资料。
李刚说,作为收藏品,连环画的“品相”越高价值越大。他随手拿起一本水浒传《闹华山》告诉记者,“品相”上乘,首先是指连环画还没有被翻阅过、书面像钢板一样平、书角都是尖的,其次再看绘画功底,出版社与年代。
“连环画兴起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因此哪些故事订阅的人多自然就出版得多。例如:在20个故事组成的系列丛书里,有的故事出版百万册,有的故事出版万册的,当人们要收集一整套连环画时,这些万册故事,就相当于邮票收集中的精邮票,出版数量更少的被称为孤品,一般更不容易得到。”李刚解释道。
48岁马永红,是一名连环画爱好者,平日最喜欢聊斋、三国等古典体裁的作品,家中藏有不少连环画。他认为,连环画的收藏价值,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因此淘书亦是淘宝、淘心情的过程。(作者 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