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步伐加快,日益壮大的收藏爱好者队伍也推动了文物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据了解,目前全国收藏人群已突破1亿,数量不容小觑。盛世兴收藏,随着市场的火热及交易的活跃,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为继金融、房地产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投资对象。
然而,伴随着文物艺术品收藏热潮的却是层出不穷的制假售假、虚假鉴定、拍假假拍、虚高评估、交易不透明等现象。文物艺术品鉴定队伍鱼龙混杂,鉴定证书满天飞。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制售赝品的不法分子有恃无恐,广大收藏爱好者深受其害,文物等艺术品鉴定市场“危机重重”。
文物艺术品行业乱象追根溯源是鉴定难问题。文物鉴定也好,艺术品鉴定也好,迄今没有标准,更没有规范,全凭鉴定者本人的“眼学”功底,且纯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目前,我国民间的文物鉴定既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自治,也缺乏法律层面的规范和监管。与文物鉴定有关的法律制度,如文物保护法、拍卖法、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管理规定、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等,对民间的文物鉴定几乎没有涉及,有关鉴定专家的资质、鉴定程序、法律责任等也是空白。因此,有人称目前国内艺术品鉴定市场处于无法律管、无机构管的状态。正是因为这种规则的缺失,形成了当前文物鉴定无门槛、无标准、无责任的状况,使得民间文物鉴定人员良莠不齐,这也难怪民间文物鉴定市场乱象丛生由来已久。
尽管我国文物艺术品鉴定市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谓乱象横生。但对此,我们应冷静查找结症所在,深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推进市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与繁荣。
对于如何有效地遏制文物艺术品鉴定乱象,业内专家认为亟待构建文物艺术品国家标准,让广大收藏爱好者“收藏有门”、“觅鉴有道”,有专业、权威、规范的行业标准可参照。
据悉,2015年4月,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与中国检验检疫学会正式签订了《关于共同完成国家文物艺术品国家标准的合作协议》,并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组建了国家艺术品质量溯源体系国家标准委员会。
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会长王炳新称,文物艺术品既然进入市场,那么其作为交易对象就一定回避不了标准问题,其他商品不仅有标准,还有相应的售后服务。“我们不赞成拍卖不保真、不为消费者负责及损害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行为,为了促进文物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不仅要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还应建立良好的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文物艺术品国家标准意义重大,不仅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求,也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王炳新坦言,相对于工业产品来说,为文物艺术品制定标准,难度系数太大,“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作为在国内有一定历史且有较高行业影响力的协会——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为有关部门制定文物艺术品国家标准提供专业、学术支持责无旁贷”。相信这一国家标准确立以后,将会对未来的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