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娱乐圈遇上紫砂圈,紫砂拍卖的新纪录诞生了!2015年11月拍卖会上,巨力总裁、影视演员杨子以8000万元拍下“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加佣金最终成交价格高达9200万元,创造了中国紫砂壶拍卖最高纪录。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是中国一种传统茶壶】中国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宜兴紫砂矿土,因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好茶者认为,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
【紫砂壶源自文人茶道】紫砂壶大体上属于文人艺术,所追求的古朴雅趣也基本上是以往文人所追求的。梅尧臣、蔡襄、苏东坡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咏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随着茶道的发展,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名字和业绩与紫砂壶的兴衰交织在一起。
【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明代、清初,一些文人雅士吟诗作画、题诗记事于壶上,留言作为馈赠珍品,并有“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的说法。紫砂陶不仅具有独特的功能效用,更具有欣赏收藏的价值。紫砂壶是“世间茶具称为首”的泡茶器皿,它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相对的统一,内容适合、触觉舒服、形体完美、美观大方。紫砂以其特有的艺术图样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为人们称颂和珍视。
【历史上的制壶名家】紫砂壶始创娱明代正德年间,供春被誉为第一期时代的紫砂壶大师。清初紫砂壶制作工艺得到发展,产生了以陈鸣远、惠孟臣为代表的第二期紫砂壶大师。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在嘉庆、道光年间得到继续发展,以陈鸿寿和杨彭年最着盛名。当代的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顾老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制作工艺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紫砂收藏第一人:罗桂祥】罗桂祥上世纪50年代初便开始接触宜兴紫砂,从此他与紫砂壶结下了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至晚年,他共收藏紫砂壶八百多个品牌、七百六十多位古今名人的作品,其中包括顾景舟、时大彬、陈鸣远、杨彭年等人的作品,以及现代宜兴工艺师所制的各类茶壶、案头文玩、雕塑及其他紫砂器物,成为当代紫砂收藏界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
【价格攀升的热门藏品】紫砂壶集实用、欣赏、把玩、收藏、投资等功能于一体,成为收藏市场上备受瞩目。高端的紫砂壶作品成交价格达千万元以上,当代在世老一辈大师作品单件价格也达数百万元。中高档紫砂壶价格维持基本维持在20%左右的增幅 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专业职称作者的作品价格走势最好,普遍以每年30%至50%的幅度攀升。
那么,广大收藏爱好者投资收藏紫砂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紫砂壶收藏六字真经要熟记】选购收藏一把具有实用品和艺术品双重特性的紫砂壶,则需要从“泥”、“形、“工”、“款”、“功”、“名”六个字着眼去考虑。
【泥:消逝中的升值点】“泥”是紫砂壶价值的根本所在,一把用纯正宜兴紫砂泥做出来的壶才具有现实的使用、投资、收藏价值。由于不停地开采紫砂泥,使得紫砂泥的矿藏越来越少。在清朝末期,红泥中的极品——朱泥就已经绝迹。因此用纯正紫砂泥做的紫砂壶市场是非常具有投资或收藏意义的。
【形:方非式,圆不一相】紫砂壶的“形”千变万化,因为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紫砂壶皆由手工做成。紫砂壶不仅聚集了手工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更体现了手工匠人对紫砂壶的理解与期望。虽然紫砂壶“方非式,圆不一相”,但根据“越时髦越容易被淘汰,越传统越容易被流传”的规律,古朴传统造型的紫砂壶比造型奇特的壶更具有的收藏的意义及升值的空间。
【工:有工才有神、气、态】“工”是紫砂壶价值的灵魂所在。一把壶的制成要经过几十上百道工序。只有道道工序的精心制作,才能使壶恰如其分地体现紫砂泥的温润,做工精良的紫砂壶或给人高昂情绪的激发,或人气质内敛的含蓄,不仅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更具有区别于其他壶的“神”、“气”、“态”。
【款:价值也在印款中】“款”是指镌刻在紫砂壶上的诗词书画及印款,这些也包含在紫砂壶的价值之内。好的镌刻甚至是出自名人之手的镌刻,会大大提升紫砂壶的艺术性和收藏性。宜兴一位壶商,曾请一位知名人士在一壶上刻下“品茶论道”四个字,此壶的价值就非同类壶所能比拟。
【功:工好才能功好】紫砂壶的另一价值体现在紫砂壶的使用“功”能上。紫砂壶功能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四个方面。“功”好的紫砂壶在一定的程度上比“功”不好的紫砂壶具有较高的价值。
【名:人在壶先】紫砂壶的“名”是指壶的作者,名头响亮的人做出的然比一般匠人的壶卖价卖得高,所以在投资收藏紫砂壶时,非常有必要考虑制壶之人的名气。近几年来,顾景舟壶已经数次拍出天价,与顾景舟并称“紫砂七老”的蒋蓉、吴云根、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王寅春等六位老艺人的作品也有相当高的水准,他们大部分的作品在拍卖中也都能拍出不菲价格,在紫砂收藏市场上,人在壶先,大师就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