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5月31日,阳光正好,在龙游县小南海镇团石农场一望无际的葡萄园里,一册册泛黄的连环画或躺或立,排成了长长的队伍。项柏清、徐小萍夫妇俩抱着一个个箱子,从屋里不断地捧出一摞摞有点受潮的连环画,细心地一本本摊开在阳光底下晾晒。在前几天,他们已经晒了一批。
20多年收藏连环画上万册
对于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最回味无穷的就是小时候爱不释手的连环画,项柏清夫妇亦是如此,20多年来,夫妇俩收藏了上万册连环画。每隔一两年,他们就会把书搬到太阳底下晒一晒,防止发霉。
出生于1956年的项柏清年轻时曾是一名电影放映员,干过乡镇干部,当过法庭审判员,上个月刚刚退休。这么多年来,无论工作岗位怎么换,但收藏连环画的热情从未降低。“小人书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有图有字,真的很有趣。”项柏清回忆,他第一次接触的连环画是《铁道游击队》,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从革命样板戏到四大名著,从武侠小说到儿童读本,他都不“放过”。
上世纪90年代初,项柏清发现连环画越来越少,从那时起便有意开始收藏。“有的是从古董市场上淘的,也有从朋友那转来的,再么就是废品店买来的。”项柏清说。
曾经为了得到一套8本装的革命样板戏连环画,他以一本200元至280元的高价买下,“足足花了我大半个月的工资呀。”项柏清说。有好多回,他在废品店里看到一箱箱的连环画,就会“缠着”老板转卖给他,“一箱就几千块,整箱整箱地扛回来。”
花在连环画上的心思多过家务
被项柏清淘回家的连环画往往能享受到最高的礼遇。一旦有空,项柏清就把新到手的连环画捧出来,然后低着头把小人书折角的地方一页页摊平压好,碰到有些封面掉了的,他就找来白纸和浆糊好好地糊上,然后写上书名。部分一套装订的连环画,收齐后,他定会好好地捆扎起来。项柏清开玩笑说,花在连环画上的心思远远多过帮妻子干家务。
好在,对于丈夫的痴迷,徐小萍也非常理解,“因为这也是我童年的记忆。”
“农场的这些是当时家里装修房子时搬过来的。”项柏清说,在城区的家里还有两大箱子,前几天看天气好,就搬到楼下晒了,结果引来路人纷纷驻足,许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蹲在地上,爱不释手地翻翻这本、瞧瞧那本,得知他不舍得转卖,让人好生遗憾呢。
“这是我的珍藏品,10多年前有人开价20万元我都拒绝了。”不过,项柏清说,若条件允许,也有那么一个场地,他非常愿意拿出部分连环画给同龄人“翻一翻”,让大伙一起回味回味儿时的记忆,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记者 邵美霞 章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