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嘿,需要交换徽章吗?”78岁的加拿大人巴克斯特最近每天都守候在里约奥运会主新闻中心门外,见到记者就上前“搭讪”。
“我是1988年开始交换和收藏奥运主题徽章的,从当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就开始爱上这一行,根本停不下来!”巴克斯特说。
与记者一样,巴克斯特与奥林匹克的缘分也与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有关。当年50岁的卡尔加里人作为志愿者,受到当地政府赠送,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枚奥运徽章。除受赠外,他还以25美分一支的价格从奥运主题专卖店中购买了一些。自那时开始,巴克斯特的奥运主题徽章收藏与交换之路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打开巴克斯特的收藏百宝箱,从卡尔加里冬奥会开始的各届冬、夏季奥运会系列主题徽章,几乎是应有尽有。不仅有多个体育代表团的官方徽章,而且还有不同项目的官方徽章,甚至还有各国主流媒体的主题徽章。
“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对我来说就像是节日一样,”巴克斯特说,“我喜欢跟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交流,感受不同奥运主办城市的风土人情,那是非常有趣的人生经历!”
谈及2008年奥运会,巴克斯特说北京是他最喜欢的奥运主办城市。开始以为这只是他的恭维,不过他介绍说,北京名胜古迹诸多、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这样的城市举办的奥运会是一次伟大的盛会。
除了伟大,北京留给加拿大老人的印象还有夜市便宜的啤酒,以及秀水街里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北京的夏天非常热,喝一杯冰镇啤酒感觉真得太棒了。在加拿大卖300美元的眼镜,在北京20美元就能买到质量非常棒的。在北京待的5周半时间,那回忆真得特别美好。”巴克斯特说。
谈到里约奥运会,巴克斯特表示,里约虽然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但人们不应该对这座城市抱有偏见。“对于里约奥运会,大家的认识也应该更客观。”他说。
巴克斯特退休前,曾在卡尔加里市政公园工作。他告诉记者,现在和他一样经常在奥运主新闻中心门前活动的“同行”中,有5、6个加拿大人,有20多个美国人,甚至还有中国人。不过,他搞收藏和交换徽章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赚钱。
“卖、卖、卖!这听起来是美国人典型的资本主义逻辑思维,我可不这样想,我来交换徽章,就是图个乐,我从来不卖手中的徽章,只是跟大家作交换,”巴克斯特俏皮地给记者指了指,“你看那边那两个老头,他们可都是百万富翁哦。他们现在只交换徽章,但等到晚上或者回到国内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悄悄地把一部分徽章卖掉。我和他们还真不一样。”
最后,看到记者手中的三枚新华社里约奥运会徽章,巴克斯特说他难以取舍,干脆全都换走。“10个换你3个好不好?”最后老人一跺脚,干脆用18枚他的收藏换走了新华社三枚徽章。
“里约后奥林匹克将走进亚洲,韩国、日本和中国将陆续举办三届冬季、夏季奥运盛会。如果身体状况允许,我希望还能再去北京,跟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包括你重新再换一批徽章。”夕阳下,巴克斯特的背影渐渐远去。
2022年,他或许还将来到北京,履行与奥林匹克的约定。(记者 林德韧 姚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