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越窑青瓷蟾滴,原称“三足蟾蜍水盂”或“三足蟾蜍形带托盘青瓷水盂”,为1983年12月10日出土于浙江省慈溪市彭东乡寺龙桥头泥沙中。全器十分完整,通高6.7厘米,系在荷叶形托盘中,上置蟾蜍形水盂组合而成。淡灰胎,质细腻,通体施湖绿色薄釉,滋润光亮,局部表微泐,足面依稀见有支钉痕。
从其轻盈端巧的器型特点来看,当属文房用具。清代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称:“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者则名曰‘滴’。”基此,本器应改称“越窑青瓷蟾滴”为宜。
蟾滴,造型可分上下两部分:上为水盂,下为荷叶形托盘。水盂呈立体的蟾蜍形,横长10.4厘米、高6.2厘米。蟾蜍躯体作扁圆状,昂首伸颈,口微启,水可从口中溢出,双目圆瞪,炯炯有神,头颈间有桃叶状角饰,颇富神奇色彩;后背微隆,器表满布象征赘疣的灵芝状乳钉装饰,两侧间施以如意形卷云纹;腹腔中空可盛水,上开置注水的圆孔;下腹部较为扁平,光素无纹;前有稍曲蹲的两足,趾间有蹼,后端弧收下敛,并有独足(肢)支撑如尾状;蟾蜍体态轻盈而又充满灵气,造型取其踌躇满志,以求一搏之势,生动逼真,栩栩如生,逗人喜爱。
下部的托盘作大口圆唇,浅腹坦敞,卧足。口径10.8厘米、足径3.5厘米、高1.5厘米。盘体呈两侧边缘稍内卷的荷叶形,内腹壁刻划纤细而清晰的叶脉,充分显示出惠风吹卷荷叶的一派盎然生机,将荷叶形托盘与蟾蜍形水盂巧妙地组合成蟾滴,可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1985年,这件蟾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于1989年入选《国家文物精品展览》,为越窑青瓷中极其罕见的国宝。
越窑肈始于商周,青瓷成熟于东汉,源远而流长。逮至晚唐、五代及北宋初,以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顶峰,被列为中国瓷窑之首。尤其是吴越国时烧造的“秘色瓷”,更属闻名遐迩的高档宫廷珍品。依此件蟾滴造型和釉色特点显为北宋早期孑遗,且具有“秘色瓷”遗风,恰为晚唐诗人徐夤盛赞越窑青瓷“窍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生动写照。其匠心独具的造型,玲珑典雅的神态,深奥奇特的寓意,令人遐思,玩味无穷。
蟾蜍,又称蝦蛤、蛤蟆、蟾诸、蛤蚆,属两栖纲,蛙科。在今日看来,好像形象丑陋,皮肤燥而多疣状黑斑点,特别是因它性情悠闲,行动迟缓而被俗称为“癞蛤蟆”或“疥蛤蟆”。然而,在我们的古人眼中,其貌不扬的蟾蜍,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闪耀着神秘的灵光,注入了神圣的法力,深深地烙印在古人的心中,成为顶礼膜拜的神物。认为蟾蜍可超度死者的灵魂,羽化升天成仙,以致在许多汉墓壁画、帛画和石刻上,常可看到神化的蟾蜍图像。
《抱朴子》曰: 蟾蜍寿三千岁者,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玄中记》称,蟾诸头生角,寿千岁;而民间又有端午敬祝蟾蜍,可避兵燹之说;甚至还有王乔食白蟾蜍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故事流传,反映出蟾蜍不但是长寿吉祥的象征,同时还具有祈福禳灾的魔力,故文献中有蟾蜍万岁,背生灵芝,为世之祥瑞记载。在清代东轩主人所著《述异记》中,还有“古谓蟾蜍三足,窟月而居,为仙虫”之类记述。
脍炙古今,盛传不衰的美女嫦娥因服食西天王母的长生不死“仙药”后,飘然飞奔月宫变为蟾蜍的著名民间传说,更为蟾蜍戴上玉蟾、天上月神、月精、人间仙虫等桂冠,喻为月亮的代称。《淮南子·精神训》云:“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曰:“蟾蜍,月精也”;李白《古朗月行》诗有:“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而金代元好问还专为蟾蜍作诗,称“小蟾徐行腹如鼓,大蟾张颐怒如虎”。
人间不起眼的小动物,被赋予神灵色彩,幻化成备受青睐的月宫宠物,擢为古往今来文人填诗赋词的歌咏偶像,于是前植桂树,琼楼玉宇错落有致,华贵富丽的广寒宫,又有了“蟾宫”之称。自唐以降,科举选官更益盛行,读书人应试中榜,则常被誉为“蟾宫折桂”。
这件青瓷蟾滴是文人雅士案前桌上不可缺少的文房用具之一,其上的蟾蜍形水盂,也称水注或砚滴,可盛水以备研墨之用,既实用而又十分美观。造型采用蟾蜍形象,显然蕴含着“蟾宫折桂”的美好愿望,祝福主人金榜题名,登科及第。
蟾蜍头上有角,暗喻长寿吉祥;而身作三足,也正同清代《述异记》所载:“俗语云,三脚蛤蚆无处寻”,“古谓蟾三足”相合(蟾蜍和青蛙一样有四足,只是从蝌蚪演变成蛙之时,短时间有尾和两足,古人不明底细,误以为“三足”,故有三足蟾蜍为世所珍之说),足见它是何等的名贵,寓意更是何等的深刻!杰出的越窑制瓷大师将情态优雅、形神兼备的蟾蜍,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符合文人雅士的美好祈盼心态和审美情趣,又是一件富含艺术美感、价值连城的越窑瑰宝。其独特新颖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灵性非凡的寓意,堪称中国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