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从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白釉瓷算起,白釉瓷已经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其间经历两次飞跃式的发展,第一次在唐代,当时最为著名的窑口为内丘邢窑,“白如雪”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第二次,则在北宋,生产白瓷从河北内丘、巩县发展到遍布整个中原,包括山西的霍窑、介休窑,河南的当阳峪窑、定窑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定窑。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楼钢称,白釉瓷第一高峰在北宋,跟宋代理学密切相关。
发现最早白瓷在北齐
真正飞跃发展在唐代
1971年在河南安阳北齐的范粹墓(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中出土了一批泛淡青色的白釉瓷器,是现今发现最早的白釉瓷器。对于这里的“淡青色”,在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楼钢看来,这是其胎釉中所含的铁质仍较高所致,“烧制白釉瓷器的工艺仍未完全过关,尚处在初创阶段”。
虽然隋代制作技巧有所提高,但是其产地仍局限于河北内丘一带,并未普及,且已发现隋白釉瓷传世器物极少,未能完全反映当时白釉器的全貌。
真正飞跃发展,是在唐代,最为著名的窑口就是邢窑,其生产的瓷器主要特征是“白如雪”。“邢窑的白釉瓷器又有粗细之分,粗者居多,细者只占少数。细白釉瓷胎骨坚实、致密、釉色细润洁白,厚处呈水绿色。粗白釉瓷胎质较疏松,胎外均孵化妆土。”楼钢介绍称。
由于唐白釉瓷的极大成功,故烧制白釉瓷的风潮迅速由北向南发展。五代时候南唐国的宣州窑烧制的白釉瓷器洁白如雪,坚致细密,仅看正面,可与北宋定窑给北宋宫廷的贡器媲美。
宋代瓷器在设计制作过程中
注重自然和内涵是重中之重
五代到北宋年间湖北湖泗窑既烧制南方的青釉瓷,亦烧制北方的白釉瓷。
楼钢分析称:“白瓷的发展有两条主线:第一条:白釉—青白釉—亮青釉;第二条:白釉—卵白釉—甜白釉。第一条主线的发展遵循隋唐—两宋—元明这个时间顺序。而第二条主线的发展遵循隋唐—元代—明清这个时间顺序。”
他介绍,中国白釉器发展第一高峰在北宋。“这个时候,北方的白釉产区大大扩展,已从河北内丘、巩县发展到遍布整个中原,包括山西的霍窑、介休窑,河南的当阳峪窑、定窑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定窑。”他补充强调,南方许多窑厂虽然亦开始尝试烧制白釉瓷,但以“青白釉瓷”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景德镇的湖田窑。
“现在看到传世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还有龙泉窑之中的名品,几乎全部都是‘天然去雕饰’,完全靠着形体和釉色以及整体的温润含蓄来表达内在美、含蓄美,湖田窑青白釉中的精品在这点上做得尤其到位。”楼钢告诉收藏周刊记者。
对于中国历代对瓷器推崇白釉色,楼钢进一步分析称,中国传统文化到宋代已经发展到顶峰,儒与道均已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全面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儒与道虽有认知上的不同,但是有一点却又极为相似,就是儒道都讲求“顺应自然”,提倡“淡泊”,要求人们做到“内敛”“修身”。宋代理学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认为“人欲胜则天理灭”。这样的人文理念和精神必然会反映到生活之中,影响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从宋代瓷器看,无论是五大名窑——柴汝官哥定,还是五大民窑之中的钧窑、耀州、龙泉、湖田(磁州不在此列),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注重自然、注重内涵的表现是重中之重。
元代以后单色釉器进入低潮
瓷器生产以青花和彩瓷为主
由于北宋灭亡以后,大量的手工艺工匠们纷纷逃难南迁,故北方各窑工艺水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楼钢介绍:“与北宋定窑相比较,金代定窑已经完全失去了当时的风光,胎体变厚,釉层变灰而不再细腻,且由于资深的工匠匮乏,刻花工艺已成凤毛麟角而大量以印花工艺取代。”
元代以后,中国瓷器生产主要是以青花和彩瓷为主,单色釉器进入低潮,渐渐退出主流市场。元代的白釉器主要是景德镇的枢府釉,学名“卵白釉”。这是一种釉层肥厚、釉面呈失透状的白釉器,大多带有印花装饰,由于许多器物中带有“枢府”字样的铭文,故人们常将其称之为“枢府釉”器。
明、清两代,由于宫廷祭祀的需要,景德镇成功烧出釉面晶莹剔透、釉层细密紧致的白釉器,而明代早期的甜白釉器制作工艺特别精细,为后来清代脱胎瓷器的制作技术开了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晚期至清代早中期,福建南部的漳州地区烧制一种白釉器,俗称“漳窑”,由于“漳窑”白釉泛黄而接近米色,因此有称之为“米窑”。“漳窑非常特别,它专门制造各类仿古代青铜器形成的瓷器,如觚、鼎、盉、盘、爵杯等,造型端庄,富有特色。”楼钢进一步补充,“明代福建烧制白釉器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窑口,就是德化窑和漳窑。”(作者 梁志钦)
名词解释
白釉瓷是指施白釉装饰的瓷器。烧制白釉瓷需要的工艺比烧制青瓷要复杂,主要是要大大降低胎釉的含铁量,使其减至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