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粮票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即使很多人没有经历过使用粮票的时代,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粮票的了解和熟悉,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还能够见到不少粮票,展示着粮票曾经的重要和辉煌。但是印制粮票的模子就很少见了。
“每次印完粮票,这些模子都会进行销毁,不然有人拿着这些模子乱印粮票的话,市场就乱套了。”日前,乐山粮票收藏爱好者李希跃和记者聊起了他刚刚收藏到的两枚“粮票印模”。
宝贝来历:一次收藏活动中得来
在乐山乃至四川省的粮票收藏圈子里,李希跃算得上小有名气,因为多年来一直在粮食局工作的原因,李希跃和粮票有过很长时间的接触。
1992年,粮票正式废止后,李希跃便选择粮票作为他的藏品。20多年来,他先后收藏了近万枚不同时期的粮票,发行地涵盖全国不少地方,算得上一位见多识广的粮票专家。
不过聊起自己最近收藏到的两枚“粮票印模”,李希跃依旧显得有些兴奋。
“主要是太难得了。”李希跃告诉记者,大约1个月前,他以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业委员会乐山分会首任会长的身份应邀去参加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并和粮票收藏爱好者们一道赛宝和交流。
在赛宝活动现场,两枚“粮票印模”引起了李希跃的高度关注,用他的话说就是“拿到手后就不想再放下了。”
“我先去问主人愿意卖不,不然被别人先买走就遗憾了。”见现场关注两枚“粮票印模”的藏友不在少数,李希跃决定抓紧时间主动出击。
在和藏友交流之后,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粮票印模”的主人愿意出售。
一番窃喜之后,李希跃和对方谈起了价格。
由于大家均为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业委员会的会员,也算是一家人,所以并没有太多的讨价还价,三言两语就敲定了价格,李希跃也如愿地赢得了这两枚难得的“粮票印模”。
宝贝难得:“粮票印模”留下来的不多见
“像这样的‘粮票印模’属于难得一见,甚至可遇不可求。”李希跃告诉记者,1953年11月,北京开始实行面粉计划供应,印发了“面粉购买证”,成为北京城镇居民最早的粮票。之后,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各级粮食部门也先后印发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用途各一、名称不同的粮票。同时,为切实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国家供应的粮食品种,除细粮外,还供应了相当部分的粗粮和杂粮。
“粮票在当时就和人民币差不多,属于可以流通的‘硬通货’,甚至在当时比人民币更厉害。”李希跃告诉记者,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很多用来印制粮票的印模在使用后都会立即销毁,避免有人拿去违规印制,扰乱市场。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地需要印制某种粮票,就需要提前向当地的上级粮食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包括印制的类别和数量都会在申报中明确,获得批准后才能制作相应的“粮票印模”,并严格依照批准的数量进行印制。
“一般印制完成后,印模都会‘拦腰剪断’予以销毁。”李希跃告诉记者,他这次收藏到的这两枚“粮票印模”的“销毁”方式却有些特别。
记者看到,这两枚“粮票印模”均为“简阳县种子粮专用票”,使用时间为1988年12月20日之前,其中一枚为“一市斤的麦子种子”粮票印模,另一枚则为“二市斤稻谷种子”粮票印模,两枚“粮票印模”也都加注了“分区使用”和“盖章有效”的说明。
在李希跃的提醒下,记者发现这两枚“粮票印模”的处理并没有“拦腰剪断”,而是只剪去了四只角,并且剪得都不算厉害。
“这可能是当时有人故意这样‘销毁’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两枚印模保存下来。”李希跃推测说,只不过当时想保存下来的人或许并不是为了收藏,可能只是为了好玩或者留个纪念什么的。
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此举却给如今的粮票收藏爱好者们留下了珍贵的宝贝。
“这两枚‘粮票印模’不但保存得相对比较规整,并且保存的品相也很好,属于难得一见的珍品。”李希跃表示,虽然它有些残缺,但是这也说明了它曾经的使命和价值,属于一种“残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