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古代科技不发达,很难有如今如此精细的测量器具。但我国的度量衡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和标准,记载不一。而且,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即 逐渐地由粗糙变成精细,由简单变成复杂。细观几个朝代的用于度量衡的器具,也许我们能对研究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了解相关藏品有所裨益。
天秤和环权
战国 楚 衡器
秤 杆由木杆和二铜盘组成,木杆呈扁条状,长27厘米,中间一孔,穿丝线为提纽。铜盘径4厘米,边缘有4个对称小孔,穿丝线后分别系于秤杆两端,成提纽天平。 环权共9枚,自小至大重量为0.6克、1.2克、2.1克、4.6克、8克、15.6克、31.3克、61.82克、125克。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组古代成 套衡具。据研究,各枚环权,分别为当时的一株、二株、三株、六株、十二株、一两、二两、四两、八两。当时楚的1斤约合现在的250克。楚国商业发达,度量 衡制度亦比较准确规范,当时楚国使用的货币是铜贝和黄金版,推测这种小型衡器用于称量供切割使用的黄金版。
这套相当于现在天平的称重器是当时楚国使用的衡器的代表。衡器是指测量器物重量的工具,这种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衡器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衡制单位很复杂,各国之间的计算方式和数值也不同,比较常见的是我们熟悉的斤两制。常用的单位从小到大为铢、两、斤、衡(10斤)、秤(15斤)、钧(30斤)、石(120斤)、鼓(480斤)。各国一斤的重量不尽相同。
彩绘骨尺、鎏金铜尺
汉 东汉 度器
汉 代计量沿袭旧制,其基本计算单位的制定称为“起度”。原始的起度一般以人体的某部位做标准,难以准确。汉代曾采用积黍为标准。不迟于司马迁时,又发明了以 律管为计量基准的方法。汉代用黄钟(五音之宫)律管作为标准,以汉尺9寸作为黄钟律管之长,以9方分为其面幂,把长度、容积和重量的相互关系确定了下来, 这就是所谓“同律度、量、衡”。汉代1尺为23.08864厘米,东汉尺的长度稍增,但总的说来,终两汉之世,尺度的变化不大。
嵩德宫铜铫
宋 辽 量器
这是一件由朝廷铸造的标准量器,筒身内2/3处有档隔,将铜铫分为上下两个皿状容器。上部容器容量为1047毫升,下部为500毫升。
铜环权
汉 新朝 衡器
此器铸造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此权为扁平环状,上刻“律石权,重四钧”六字和王莽诏书“黄帝初祖……同律度量衡……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八十一字。以自铭折算,每斤合249.6克。
铜斛
汉 新朝 量器
器身刻篆书81宇铭文,记载王莽在全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度量衡器的史实。
大铁权
秦 衡器
大铁权腹侧嵌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40字诏书。从大铁权的形制和诏文书刻的风格看,为秦始皇二十六年所铸。此铁权为现在所知秦权中最重的一个。
嘉庆十年铁权
清 衡器
这件铁权上有便于系绳的孔,并铸“嘉庆十年十一月官秤”。这种衡器在中国使用的时间较长,直至今天,不少小城市和村镇仍在使用。
陶量
秦 量器
秦代量器的质体有铜质、陶质和木质3种。此陶量外壁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40字诏书。这种陶量出土甚多,都是当时的标准器具。此器为秦代的半斗量,容970毫升,折算每升合194毫升。
为保证统一度量衡制度的推行,秦始皇采取了很多法律措施。他规定每年二月,对全国度量衡器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和统一。
铜方斗
汉 新朝 量器
此器上下边缘刻篆书铭文,外壁漆画黍、麦、豆、禾、麻纹。据铭文可知,此器铸造于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
此 方斗前外壁铸凸起凤纹。左壁有禾、麻,右壁有麦、豆,后壁柄下有黍等图形,可能均为漆绘。图形下底边分刻篆书“嘉禾”、“嘉麻”、“嘉豆”、“嘉麦”、 “嘉黍”等字。方斗上口横刻篆书铭文:“律量斗,方六寸,深四寸五分,积百六十二寸,容十升,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根据铭文内容实测,王莽时期所 用尺长为23.03厘米,与根据战国秦商鞅青铜方升测算的一尺23.2厘米大体相合;以16.2立方寸为一升,与战国秦商鞅青铜方升自铭16.2立方寸为 一升相合。这说明,自秦统一中国后,度量衡制曾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子禾子”青铜釜
战国 齐 量器
这件青铜釜平底侈口,腹部有双耳,是战国早期齐国的一件量器,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左关”青铜、“陈纯”青铜釜共称为“陈氏三量”。该青铜釜腹部有铭文9行,记录了其容量大小的参照标准。子禾子指的是战国初年齐国大夫田和,他后来取代齐康公成为了齐国的君主。
战 国时期,各诸侯国所用量器的大小和单位不同,就齐国而言,量制也是在逐步变化中。齐国旧量有豆、区、釜三种,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春秋末期,田 氏将家量改为五进制,即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并用大于公量的陈氏家量出贷粮食,用公量收,广得民心,由此壮大了田氏一族的势力,为以 后获取齐王位奠定了基础。(记者 曾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