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众多名家书画亮相诚轩2016秋拍当代精神:李秀实与墨骨油画作品展在京举办风骨——中国当代青年写实油画艺术展开幕岳阳市民收藏多份红军长征红色文献资料天津美院第二期剪纸艺术培训结业 学员感叹收获多浅谈​文房​收藏新亮点:古墨大都会拍卖馆藏中国瓷器的社会效应古籍雕版缘何得到藏家重视古籍雕版缘何得到藏家重视资本发力内地拍卖寡头身影浮现钱松喦的艺术及市场走向 后市有较大市场潜力扬州迄今最大牙雕作品《江山万里图》完成邵国伟:中钞鉴定标准拥有先天优势天津美院第二期剪纸艺术普及培训班开班考古揭示明清御窑瓷器落选品处理法英国沃尔萨尔新艺术馆面临关闭风险《沈鹏草书张九龄感遇诗四首》新书发布在京举行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发行艺术品作假风波愈演愈烈 韩国出台新法律整治绩溪古城墙下现大量古钱币 引市民抢宝时光·春意-窦洪伟、窦士萍五大道系列作品欣赏高清图:中国著名油画家张世范的人体艺术高清图:中国著名油画家张世范的油画艺术组图:大漠之风-著名画家马明作品欣赏高清图:大漠之风-著名画家马明作品欣赏著名书法家赵寅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书法家赵寅做客天津美术网水墨澄怀-包头水墨画院中国书画名家作品欣赏著名书法家彭英科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书法家彭英科做客天津美术网高清图:世纪归鸿—天津美院办学110周年教师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视频:著名画家李根友做客天津美术网著名画家李根友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弘扬书法艺术,架设友谊桥梁 第十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在天津开幕高清图:“辉光日新—画家走近道德模范”美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谁收藏了这些民国书信:收藏家容庚的故事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10-20 15:10

  

容庚1947年作行书五言诗

  

容庚刻田白石闲章

  天津美术网讯 容庚,生于1894年,1983年去世。本名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收藏家,在篆刻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

  琉璃厂是个大学堂

  容庚于1922年北上求学,在北京学习、工作和生活二十多年,这段时间是他学术研究的巅峰期,他研究金文和青铜器的代表作《金文编》和《商周彝器通考》就是这段时间完成的。学术研究离不开史料,研究青铜器更离不开出土文物,容庚之所以能成为青铜器研究大家,故宫的藏品首居其功。

  1926年,容庚被聘为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古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是鉴定委员中最年轻者,因为他精通金文,可以通过文字辨别古铜器的年代及其真伪。当时中国博物馆尚未完备,公家所藏仅故宫一家,除此之外,便是私人所藏和琉璃厂、隆福寺等处文物市场了。如果说故宫是文物的海洋,那么琉璃厂就是一所大学堂,是流动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容庚的个人收藏是从这里开始的,他的学术研究也由此进一步登堂入室。

  容庚最早逛琉璃厂,以购买书籍为主,他当时是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生,不过一介寒士,如1925年1月1日容庚日记载:“饭后与三弟游市场,购得旧抄本茅鹿门批本《韩文集选》残本一册,价铜元二十枚,罗复庵行书联一对,价四角。”1月26日又记:“逛琉璃厂,购《康南海戊戌遗笔》一册。”

  1928年4月28日,容庚在日记中写道:“余向不入古玩铺之门,以囊中羞涩,爱而不能得,徒系人思也。”正是这一天,他与范天祥、明义士逛琉璃厂,在尊古斋购得一昜兒鼎(价五十元)、一三羊镜、一得志玺、一宗妇簋。这是他购青铜器之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收藏从无到有,从简到丰,他的《金文编》由此得到充实,他也从此开始了编撰《商周彝器通考》的历程。

  热衷收藏书画作品

  书籍、铜器之外,容庚最热衷收藏的是书画作品。

  1926年9月,容庚与谢国桢、王振铎拜访张伯英,借得王羲之书帖,编辑成《二王墨影》付印,从此对与王羲之、王献之有关的碑帖倍加留意。1933年11月,容庚购宝书堂《兰亭稿》,1938年9月10日,容庚日记载:“九时半至文奎堂,阅《兰亭八十种》,佳甚。尽录其题跋,即午饭亦未食也,四时乃毕。还价千六百五十元,有允意。”第二天,“属文奎堂送《兰亭叙》至琉璃厂,同往请罗复广审定。复广极言其佳。”9月12日,他即付款1650元给文奎堂,购下《兰亭八十种》,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1939年,容庚据此编成《兰亭集刻》,并作《八十三种兰亭记》。1943年3月,他从书商倪玉书处借得《兰亭阁》一卷,马上开始校、临《二王帖》。正因为得益于这一批收藏和持久的研究,上世纪60年代,容庚才敢于在自己家中与康生就《兰亭序》版本问题据理力争,毫不相让。

  抗战爆发以后,容庚心绪烦闷,教学研究之外,常以笔墨为乐,寄情于书画之中。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被日军占领,容庚重回上斜街东莞会馆,此地与琉璃厂咫尺之遥,他常常留连于厂甸、隆福寺等地,这个时期购入的明清书画难计其数,从日记中可见一斑。以此为基础,后来容庚写成皇皇巨著《颂斋书画小记》。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容庚开始购藏、研究丛帖,他说:“所居密迩琉璃厂,时至观复斋、富华阁、翠墨斋假丛帖观之,并编录其目,或选购一二。”1953年,容庚“复至北京,丛帖不为时尚,有用作爆竹原料者,收复百余种,如贫儿暴富矣。”容庚研究丛帖成《丛帖目》,而其所藏前不久由广州博物馆编成《容庚藏帖》,共170种270余函。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岳阳市民收藏多份红军长征红色文献资料
• 浅谈​文房​收藏新亮点:古墨
• 古籍雕版缘何得到藏家重视
• 古籍雕版缘何得到藏家重视
• 邵国伟:中钞鉴定标准拥有先天优势
• 考古揭示明清御窑瓷器落选品处理法
• 陈碧岑手稿揭秘鲁迅名诗诞生始末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
• 八个方面看你的邮票是否值钱
• 2毛钱一套的《西游记》如今拍卖价涨6万倍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