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编者按:
山西小寨村,依山傍水,远近闻名。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前身“冀南银行”的诞生地,这里曾是新中国金融的摇篮。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发展根据地经济,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中全会上指出:要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的伪币及破坏法币的政策作斗争,允许被隔断的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1939年,冀南银行正式成立。
冀南银行总行在山西小寨村驻扎了9年,共发行冀钞2000余亿元,为边区军民提供财政物资供给,对发展边区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组为华北银行,随后又与北海银行、晋西北农民银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如今,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冀钞偶有出现,对于收藏界而言,其不仅是一段收藏史佳话,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最好证明。
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下,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战场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日寇严酷封锁下,根据地军民生活处于极端艰难困苦中。
万般危急之时,毛泽东同志决定在被隔断地区设立地方银行,发行纸币与敌伪经济展开斗争,同时,推行农村信贷,发展生产,保障抗日根据地的军需民用。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六中全会扩大会议报告中指出:“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的伪币及破坏法币的政策作斗争,允许在被隔阻的地方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
在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上党银号基础上,我党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与冀南行政公署通过一段时间的积极筹措、精心准备后,1939年10月15日,在长治市黎城县东崖底村,冀南银行召开成立大会,总行就设在附近的小寨村,而其印钞厂则分散在距总行方圆10多公里的西村、宽嶂、东坡、庄上等的大山里的多个村落,借老百姓的石屋秘密印刷抗战货币。
《回忆冀南银行九年》一书里这样描述道:“印钞厂的成立,正处于抗日战争初期,印钞厂最初是在山西黎城县小寨沟、庄上、东坡、西村等地,这些地方在山西来说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山高谷狭,人烟稀少。”
为增强冀钞的信誉度,冀南区、太行区和太岳区,在黎城县西井镇联合召开冀南银行准备金展览大会。展出大量的银圆、元宝和黄金,宣传冀南银行不但有准备金,而且实力雄厚。随之将冀钞推出,占领了一定的市场。
1941年,随着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冀南银行发行的冀钞被确立为晋冀鲁豫区的本位货币。
步入小寨,在村中大庙路北,迎面就是“冀南银行”旧址展览馆,展馆大门中央上方悬挂着“冀南银行新中国金融的摇篮”匾额。院内的南墙有一彩绘的八角碑亭,亭内有一“冀南银行纪念碑”,碑亭对面是一座两层楼只有十几间房的展馆。
在太行山里南陌村的几年当中,印钞厂不断遭到日军的刺探和偷袭,村妇救会主任申春娥家不远处的菜窖就是印钞厂的一处秘密“金库”,她的丈夫胡大宝是八路军义务守库员,日军将她抓获时,侵略者当众强暴她,让其说出暗藏钞票的地方,宁死不屈的她,被杀害时年仅23岁。
敌人又将该村的29名村民推进一个山洞里,用点燃的干柴杂草堵在洞口熏烧了一整天,活活将29人烧死在洞内,酿成根据地历史上的“南陌惨案”。
在这里,根据地的老百姓,就是银行金库的“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银行金库“铜墙铁壁”
其实,八路军冀南银行的西村印钞厂,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三面环山,村东是唯一能进山的出入口。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山路攀爬,笔者在向导蔚张有师傅的带领下才找到厂址。
只见坐北朝南的几排残墙断垣的房屋大约有20余间,紧贴山壁,顺势而建,经过数十年的风雨剥蚀,印钞厂厂房早已没有了屋顶。向北约200米,有一院石屋六七间,保存较好。据蔚张有介绍说,这里早就荒废了,来这里的道路太难走,一般很少有人过来。
在下山路上,蔚张有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他说:1940年底,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两个八路军战士和我父亲,还有三头毛驴分别驮着印刷设备和印油纸张,向西村后山行进,山路太难走,大雪覆盖了道路,天地白茫茫一片,一不小心,一头黑驴和牵着驴的八路军小战士滑落下山崖,当第二天蒙蒙亮,人们在数丈深的山崖下找见他们时,满身是血的小战士已经牺牲。
告别小寨,继续沿着干河石滩向黎城东南前进,经过源庄、寺底、北河南、五十亩、石背底五六个村落后,北山脚下“茅岭底”进入眼帘。
在冀南银行原工会文教委员李文的回忆文章里面提到:“冀南银行的第二印刷局第三印刷厂,厂址在太行山区的一道山坳里,原在西辽城,后移到了茅岭底。岭下是水流湍急的漳河,我们在漳河畔度过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大部分岁月,直到全国胜利,工厂才由太行山迁来京津。”
解放战争时期的二局三厂是太行山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厂子,拥有号称太行天字第一号的胶版印刷机和多台电动大石印机,并且引漳河水为动力,担负着印刷钞票和军用地图的重要任务。
据统计,冀南银行成立后,以小寨村为总行中心,业务范围覆盖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还在各乡村办起了信用合作社,当时的工作人员近2000人,覆盖人口达5000万左右。有效地扼制了高利贷,推动了减租减息运动。
从1939年成立到1948年8月,9年间冀南银行发行冀钞总额2000余亿元,按当时华北人口5000多万计算,每人平均4025元。
自1939年到1947年,冀南银行在边区发放春耕、救济、发展等贷款100余亿元,数额之大,居各个边区银行之首。而且,据统计,到1947年10月时,“冀南银行”在总行之下,已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区行、26个分行、173个县支行,辖区人口3000余万,已成为实力雄厚的解放区银行,“冀钞”逐步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的通用货币。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冀南银行”业务区域已经进一步扩展,成为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后盾。
到1948年冀南银行与晋察豫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时,“冀钞”仍然作为华北地区的法定货币。同年12月,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北海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冀钞”才退出流通市场。
在此期间,冀钞始终保持了稳定的币值,不但赢得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信任,而且敌占区也有好多人用法币高价兑换冀钞。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当时的冀南银行已经具有十分科学的货币管理方法和金融手段。
收藏市场的传奇故事
如今,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冀钞已经成为比较稀有的钱币品种,由于其记录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的特殊历史,成为金融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因此,也获得了收藏者的追捧。
但由于“冀钞”发行量较大,且其有19种面值,包括壹角、贰角、贰角伍分、伍角、壹元、伍元、贰拾元、贰拾伍元、伍拾元、壹佰元、贰百元、伍百元、贰仟元等,因此,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虽偶有出现,但拍卖价格在近几年中保持平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冀钞”的收藏,防伪尤其要紧。因为在发行冀钞的过程中,往往使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技术,也就是说其是雕匠用刻刀,在印刷滚筒的表面按照原稿图文进行手工雕成的,因此,冀钞往往线条清晰、纸币层次感强。此外,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在制版时也实施秘诀防伪,雕刻凹坑的深浅决定了钞票图文的浓淡层次,因此,背面触摸起来有明显的凹凸感,这也是判断冀钞真假的方法之一。文/刘志良 田秋平